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金資產管理

(知識密集型投資活動)

鎖定
基金資產管理是在基金投資目標和投資原則指導下,按照一定的投資規則和程序,把通過發行基金份額募集的資金,分散投資到證券、不動產、實業及實物等資產中,取得投資收益。基金資產管理是集現代會計、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為一體的高度綜合的知識密集型投資活動。
中文名
基金資產管理
原    則
基金投資目標和投資原則
元    素
目標
屬    性
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

目錄

基金資產管理原則

基金資產管理必須遵循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動性原則,基金髮起人在這三個原則的指導下制定投資目標,即確定基金的投資對象、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不同性質的基金具有不同的投資目標,如收益型基金追求穩定的當期收入,而成長型基金注重資產的長期增值。 [1] 

基金資產管理基本要素

(1)目標。基金投資組合管理最重要的要素即投資目標。不同的目標決定着不同的行為;沒有目標,必然導致行為混亂。因此投資基金第一步就要確定明確的投資組合管理目標。 [2] 
(2)計劃。有了目標後,基金應制定周密的投資計劃。投資基金必須事先確定它準備承擔多大風險,然後通過周密的計劃使投資組合在這個風險水平約束下帶來最大可能的收益。
(3)時機選擇。時機選擇是投資能否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證券市場隨着整個政治經濟氣候的變化而波動,所以基金必須選擇恰當的時機執行投資計劃,也就是儘量在證券價格最低時買進而在價格最高時賣出。
(4)理性主義。在進行投資決策時,基金應採取理性主義的態度。因為投資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減少風險,同時時刻為持有受益憑證的投資者着想。不能輕率地承擔不必要的風險。風險是和收益成正比的,承擔風險要有相應的收益作補償。特別是收入型基金平衡型基金更應注意這一原則。
(5)調整。基金在確定投資組合後,並非一勞永逸,一方面是基金的目標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各種證券也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基金必須不斷地檢查自己投資組合中的證券是否都是最理想的證券,並及時地把自己不滿意的證券賣掉,替補進較理想的證券。

基金資產管理步驟

(1)制定投資策略。確定基金投資目標、投資範圍,並進一步制定投資策略。 [1] 
(2)證券分析。分析投資範圍內證券的類型。基金資產的管理一般有兩種類型,即穩健型和進攻型。穩健型的管理一般以持有高成長、業績優良的證券為主,以期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這類證券持有時間較長,改變證券組合的頻率很低。進攻型管理以市場熱點為主,選擇短期內有題材、有上漲空間的證券,以期獲得短期資本收益。這類證券持有時間短,頻繁轉換。在國際證券基金管理中,巴菲特是穩健型和進攻型管理的傑出代表。
(3)投資組合的修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後,原來合適的投資組合可能不再是一個最佳的組合。這一方面是因為證券市場瞬息萬變,很多市場情況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基金管理者對未來的預測會發生變化;另一方面基金持有者對風險與收益的態度也會隨時間改變。所以基金管理者將根據各種變化調整原來的投資組合,以制定出一個最符合現實情況、滿足持有人需求的投資組合。在調整投資組合時,基金管理者需要考慮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包括經紀人佣金和買賣價差。只有在新的投資組合未來的增值能夠彌補交易成本的前提下,才可以進行投資組合的調整。
(4)評價基金的表現。對基金評價的最直觀指標是基金的單位淨資產值,它的計算方法是用基金的淨資產總值除以發行在外的基金份額。基金管理公司投資得當,投資組合中的證券價格上升,基金的單位淨資產值就會上升;如果投資失誤,證券價格下跌,基金的單位淨資產值就會下降。僅僅通過分析單位淨資產值來評價基金的表現會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通常還採用比較分析的方法。比較分析法是通過將本基金的收益率與其他投資組合的收益率相比較來評價基金的表現。被比較的投資組合應與本基金的投資組合在性質上類似,承受的風險水平大體相當,與本基金具有可比性。在找到這樣一個評價標準後,就可以通過兩者的收益率的比較來評價本基金的表現。如果本基金的收益率高於平均水平,則説明基金表現良好;如低於平均水平,就要考慮基金的管理者是否稱職了。
參考資料
  • 1.    .2.0 2.1 任淮秀.投資銀行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版.
  • 2.    .吳鏑,曹榮.股經:中國股票終極投資策略 第3卷.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