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蒂·格林

鎖定
基蒂·格林(Kitty Green),1970年8月18日出生,導演、編劇。
2013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烏克蘭不是妓院 [11]  ,該片獲得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人權電影網絡獎-特別提及。2015年,擔任紀錄片《The Face of Ukraine: Casting Oksana Baiul》的導演 [12]  。2017年,執導紀錄片《童心無歸處 [10]  ,該片獲得第7屆澳洲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獎 [16]  。2019年,執導劇情電影《助理》,該片獲得第37屆耶路撒冷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處女作獎 [7]  ,她憑藉該片入圍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7]  、第46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路易斯·羅德里爾基金會導演獎 [6] 
中文名
基蒂·格林
外文名
Kitty Green
出生日期
1970年8月18日
星    座
獅子座
職    業
導演、編劇
代表作品
烏克蘭不是妓院
童心無歸處
助理
主要成就
第30屆哥譚獨立電影獎觀眾選擇獎(提名)
第19屆哥倫布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突破影人獎(提名)
第46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路易斯·羅德里爾基金會導演獎
第37屆耶路撒冷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處女作獎
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基蒂·格林演藝經歷

基蒂·格林
基蒂·格林(6張)
2013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烏克蘭不是妓院 [11]  ,該片講述了烏克蘭女性反對性別歧視和父權主義,發展女權運動,支持女性的故事,獲得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人權電影網絡獎-特別提及。
2015年,擔任紀錄片《The Face of Ukraine: Casting Oksana Baiul》的導演 [12] 
2017年,執導紀錄片《童心無歸處》,該片講述了世界上最轟動的一起謀殺案——美國六歲選美小皇后瓊貝妮特·拉姆齊的死亡之謎 [10]  ,入圍第7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 [15]  、第33屆聖丹斯電影節 評審團大獎紀錄片獎,獲得第7屆澳洲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獎 [16] 
2019年,執導由朱莉婭·加納主演的劇情電影《助理》,該片講述了簡為一位娛樂公司高層擔當助理的工作過程,獲得第37屆耶路撒冷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處女作獎 [7]  ,她憑藉該片入圍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7]  、第46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路易斯·羅德里爾基金會導演獎 [6] 

基蒂·格林主要作品

基蒂·格林參演電影

    • 助理2019

    • 童心無歸處2017

    • The Face of Ukraine: Casting Oksana Baiul2015

    • 烏克蘭不是妓院2013

基蒂·格林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助理》
電影
2017年
《童心無歸處》
紀錄片
2015年
《The Face of Ukraine: Casting Oksana Baiul》
紀錄片
2013年
《烏克蘭不是妓院》
紀錄片

基蒂·格林編劇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2019年
《助理》
電影
2017年
《童心無歸處》
紀錄片
2015年
《The Face of Ukraine: Casting Oksana Baiul》
紀錄片
2013年
《烏克蘭不是妓院》
紀錄片

基蒂·格林獲獎記錄

影視類
  • 2021    第30屆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獎[2]     助理    (提名)    
  • 2021    第30屆哥譚獨立電影獎觀眾選擇獎    助理    (提名)    
  • 2021    第21屆紐約在線影評人協會獎年度十佳影片獎[1]     助理    (提名)    
  • 2021    第19屆哥倫布影評人協會獎最被忽視影片獎[5]     助理    (提名)    
  • 2020    第19屆哥倫布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突破影人獎    助理    (提名)    
  • 2020    第46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最佳影片獎[6]     助理    (提名)    
  • 2020    第46屆多維爾美國電影節路易斯·羅德里爾基金會導演獎    助理    (獲獎)    
  • 2020    第37屆耶路撒冷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最佳處女作獎[7]     助理    (獲獎)    
  • 2020    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影片獎[8]     助理    (提名)    
  • 2020    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助理    (提名)    
  • 2020    第12屆印第安納電影記者協會獎最佳原創劇本獎    助理    (提名)    
  • 2020    第11屆心田電影獎真正動人影片獎[9]     助理    (獲獎)    
  • 2017    第33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紀錄片獎    童心無歸處    (提名)    
  • 2017    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全景單元[14]     童心無歸處    (提名)    
  • 2017    第7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紀錄片單元[15]     童心無歸處    (提名)    
  • 2017    第7屆澳洲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獎[16]     童心無歸處    (獲獎)    
  • 2013    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人權電影網絡獎-特別提及    烏克蘭不是妓院    (獲獎)    
  • 2023-8    第71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貝殼獎[17]     皇家酒店    (提名)    

基蒂·格林人物評價

在電影《童心無歸處》中,編導基蒂·格林借了這樣一個標杆性的事件,用獨特的紀錄片的方式,濃縮了事件20年來,美國多元文化導致的思想認知的停滯。她遊走在紀實和非紀實風格之間,通過有關這一案件的選角過程,去探討每個人心中對於案件真相的解讀 [13]  (騰訊娛樂評)
雖然電影《助理》全片都沒有出現上司的正臉,卻讓觀眾感受到了上司高壓下緊張恐怖的氛圍 [4]  ,導演兼編劇基蒂·格林撰寫的劇本僅僅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便巧妙地傳達了“怪物”上司對下屬可怕的情緒和身心操縱,她故意使用冷冽的灰色和棕色來拍攝該片,除了冷漠的對話和電腦鍵盤的敲擊聲外,導演沒有在該片中增添任何多餘的聲音,營造出一種讓人透不過氣來的壓抑氛圍 [3]  (Roger Ebert.com、《the arts desk》綜合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