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督教青年會

(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會服務團體)

鎖定
基督教青年會(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縮寫 YMCA)簡稱"青年會"。基督教新教社會活動機構。以基督徒為核心,但歡迎不同宗教信仰者和非宗教信仰者加入。美國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委員會所下的定義是:"世界性的聯誼組織,由共同對耶穌基督的忠誠團結在一起,其目的是發揚基督的品格和建立一個基督教的社會。"青年會的宗教目標是力求明確其目的,發揮它所尋求的影響,對理想一致或希望參加活動的人一概予以接受。會員的成分因國別及國情而異,有新教教徒、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其他教派教徒。 [1]  旨在增進青少年在精神和身體等方面的健康,以及提供社會福利,後來發展為世界性組織。 [2]  現已蓬勃發展於世界各地,約110個國家有青年會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中文名
基督教青年會
外文名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簡    稱
Y.M.C.A
成立時間
1844年6月6日
性    質
全球性基督教青年社會服務團體
總    部
瑞士日內瓦

基督教青年會發展歷程

基督教青年會初創時期

1844年,第一個青年會由22歲的英國布店職員喬治·威廉斯( George Williams )創於倫敦。其宗旨是提高在布業和其他行業工作的青年人之精神境界。宗教集會和諮詢人員到城市為青年提供諮詢是其主要活動,而第一個活動中心為一間閲覽室。1851年,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Montreal)和美國的波士頓組織類似倫敦的青年會。
青年會活動逐漸從單純以宗教活動為號召的青年職工團體,發展成以“德、智、體、羣”四育為宗旨的社會活動機構。首先將四育思想完整提出並定為宗旨的是紐約基督教青年會。1854年,美國和加拿大聯合成 立了“基督教青年會北美協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Y.M.C.A. in U.S.A. and Canada),互相支持和鼓勵組織新的青年會。同時,歐陸也逐漸有此想法。 [1] 

基督教青年會形成時期

1855年,在巴黎召開青年會的世界會議,代表們來自比利時、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荷蘭、瑞士和美國,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世界基督教青年會"。 [1] 
1866年總幹事麥克班尼(Robert R.McBurney)正式將四育定為宗旨:“青年會之內容為德育、體育、智育、羣育(spiritual,mental,physical,social)諸部。蓋所以求完人之幸福,使身、心、靈俱臻理想之發達也”。
美國青年會在1886年嶄露頭角,後在美國逐漸發展成為進行廣泛社會活動的機構。1912年和1924年,又先後在加拿大和美國單獨成立全國委員會。19世紀70年代中期,創辦的幾個青年會取得成功;這些組織和其他一些組織從1889年開始,受到北美一個兄弟會秘書處的援助。日本的青年會在19世紀80年代後期先引進到教會學校,然後到大城市,也獲得北美的援助。1892年,在埃及開羅組織青年會,其工作人員由英國支持。創始相似的亞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青年會都已成長。現支持的重點放在青年會的自我領導以及與其本國的國家發展本身。1964年,開始接受婦女和少女為會員。該會提供旅舍、運動和休閒設施,為無職業者提供職業訓練,從事毒品諮詢服務,為兒童和青年舉辦各種露營活動。過去,該會與軍隊廣泛合作。1984年,不列顛和愛爾蘭的基督教男青年會建立海外發展機構"青年關懷"(YCare)。
1876年,該會由美國傳入中國。1949年前,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 of China)在經濟、人事上同"基督教青年會北美協會"關係密切;此後實行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其宗旨是:發揚基督精神,養成完全人格,團結青年同志,建設完美社會;其會訓為: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會徽為紅色等邊三角形,中間有一條藍橫,四條等長的線段表示德、智、體、羣四育全面發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是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的團體會員,其活動一直積極而活躍。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宗旨:“團結青年同志,發揚基督精神,培養健全人格,建立美滿社會。”
20世紀後,青年會逐漸從對個別青年施加影響,擴大成為對整個社會推行改良主義、參與政治活動和社會活動的基督教的外圍團體了。 [1] 

基督教青年會巴黎本旨

1855年8月22日,世界基督教青年會開第一次大會於巴黎,決定各國青年會宜有一共同宗旨方針,訂立“巴黎本旨”,共同恪守。巴黎本旨是:基督教青年會之旨趣,在聯合同道青年,即凡願按照聖經,奉耶穌基督救世主,心信躬行為其門徒,更願協力推廣天國於青年之間者。

基督教青年會康帕拉原則

第6屆青年會世界協會大會1973年7月18日至25日在烏干達首都康帕拉舉行,再次確認“巴黎本旨”,並通過附加的“康帕拉原則”:“巴黎本旨是表達基督為此一聯合各宗派之世界性團契運動中心,一致採取開明的會員政策,以廣納不同的信仰、年齡、性別及社會背景人士。”
”青年會“應致力於:1、追求人類的平等和公正,2、追求並維護以博愛和理解為特徵的人類關係;3、追求和維護青年會之間和社會及其組織、機構內部誠實、深刻和創新的環境;4、建立和維護展現基督體驗及深度的領導和活動方式;5、實現人的全面發展。”1998年7月在德國召開的青年會世界協會第14屆大會對青年會作如下定義:“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基督教性質的、普世的志願活動,它面向所有人,又尤為重視青年的真正參與。它致力於達成基督教中的理想境界——用愛、和平與和諧建立公正的、萬物美滿生活的人類社會。”

基督教青年會面臨挑戰

1998年7月13日 —19日在德國召開14屆世界基督教青年會大會,通過下列原則:在第三個千年來臨之際,我們認定YMCA的使命將繼續以1885年通過的“巴黎本旨”為基本依據,並對YMCA作出如下定義:它是一個世界性的、基督教性質的、普世的志願活動,它面向所有人,又尤為重視青年的真正參與,它致力於達成基督教中的理想境界—用愛、和平與和諧建公正的、萬物美滿生活的人類社會
我們號召YMCA所有成員依據各自背景情況,重點關注需優先考慮的某些挑戰。依據1973年制訂的“康帕拉原則”,我們得出以下挑戰:分享耶穌基督教誨,致力於促進人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及社區的完整。開展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青年和婦女)的賦權運動,讓他們以更強的責任心,在不同層面發揮領導作用,為建設一個平等的社會而工作。支持並推動婦女及兒童的權利。鼓勵不同信仰和意識形態的人們進行對話和合作,認可人們不同的文化背景並推動文化的復新。團結那些貧困的、被驅逐的、面臨消亡的人們,以及受壓迫的少數民族、種族及少數宗教派別的人們開展工作。調解矛盾,致力於促進人們的參與和進步,這對於其實現自主極有意義。保衞上帝創造的萬物不受損壞,為後代保存、保護地球的資源。為充分應對以上的挑戰,YMCA將發展各層面的合作的模式,以實現自給自決。

基督教青年會國際會訓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出自猶太教、基督教的經典《聖經》中耶穌基督説的一句話,意思是:不役使別人為我服務,而是我要為別人服務。)

基督教青年會國際會徽

青年會不同時期會徽 青年會不同時期會徽
青年會1881會徽:外環為五大洲名稱。X與P為希臘文縮寫,其意義為表徵主基督。中心是表徵聖經,引用約翰福音17章21節的經訓:“使他們都合二為一”,以聯合同道青年達致建立天國在人間之目的。
青年會1896年會徽:三角外邊代表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神聖,內邊代表人的德智體三育均衡成長。雙環的外環表示生命及宇宙秩序的完整和統一,內環則代表信誓、友誼和愛心。
參考資料
  • 1.    丁光訓、金魯賢.《基督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71頁
  • 2.    盧龍光.《基督教聖經與神學詞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5月,第56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