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

鎖定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是2015年3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卓新平、蔡葵。
中文名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
作    者
卓新平
蔡葵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5年3月1日
定    價
68.00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16154908
紙    張
膠版紙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內容簡介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系201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與北京燕京神學院聯合舉辦的國際合作論壇的會議論文集。海內外基督教的著名學者圍繞“和諧社會與基督教的理解”、“基督教與中國文化”、“宗教對話與經典研究”、“基督教對和諧社會的可能貢獻”、“基督教的‘中國化’:實現和諧的努力”、“共在:生態與社會和諧”、“對和諧的神學理解”七個主題展開了深入且多元的討論,集中探討了基督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可能的貢獻、應有的努力、已有的資源等問題,是新時期基督教適應社會的有益探索。 [1]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圖書目錄

序/卓新平
一、領導致辭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國際論壇致辭/卓新平
發揮基督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積極作用的幾點思考/蔣堅永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國際論壇開幕式致辭/蔡葵
二、和諧社會與基督教的理解
基督教在當代中國所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文化挑戰/趙林
倡導構建一種中國特色的和諧神學/劉金光
“公民基督徒”與基督教中國化問題/李向平
基督教生根中國的研究——從神學的非希臘化、中國化到天國實踐在中華/梁燕城
三、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關於佛教與基督教中國化歷程的簡要比較/王曉朝
諸子心願的高峯/蘇晉雲
基督教在中國本色化、關連化或脈絡化之必要性與可行性——從中國教會歷史發展觀點檢討之/林治平
《資政新篇》來源考/周偉馳
四、宗教對話與經典研究
梵二會議關於非基督教宗教的教導/羅明嘉
寬恕不可寬恕的——十字架的和好與和平/江丕盛
社會公義的承載者是有信仰的個人——以500年前的德國社會為例/劉新利
五、基督教對和諧社會的可能貢獻
中國社會與殷切款待/曹偉彤
從和諧的視角看基督教在當代中國的挑戰與機遇/黃保羅
試論中國特色基督教理論和實踐/霍克功
持久的訓導主題:追求和平與正義——若望二十三世教宗和他的《地上和平》通諭/王美秀
六、基督教的“中國化”:實現和諧的努力
基督教差異性與和諧社會/魏克利
和諧社會——經濟人與德蘭修女/張介
丁光訓“三自觀”再詮/唐曉峯
七、共在:生態與社會和諧
基督教生態倫理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啓示/王福義
和諧與本色: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本色策略之研究/王成勉
諾斯替主義、混合主義和宗教共同體——試論宗教間關係範式的演進及其政治含義/張新樟
八、對和諧的神學理解
鮑恩的人格主義上帝觀及其對中國神學家的影響/錢寧
教會合一與社會和諧:奧古斯丁駁斥多納圖派的歷史啓示/花威 [1] 

基督教與和諧社會建設作者簡介

卓新平,1955年3月生,湖南慈利人,土家族。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哲學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宗教學會會長.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1988年當選為德國(歐洲)宗教史協會終身會員,1996年當選為歐洲科學藝術研究院院士,2000年至2004年任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研究理事會副主席,自2003年任國家社科基金宗教學評審組組長,2006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08年任國務院學位辦哲學組成員,2011年當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兼任浙江大學全球化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已出版個人學術著作25部,合著及主編著作數十部,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是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蔡葵,現任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副主席、北京市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主席、北京市政協委員。同時還擔任北京市政協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