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督教東山堂

鎖定
基督教東山堂位於廣州市越秀區寺貝通津9號,原名為東山浸信會堂,建於光緒三十五年(1909),1999年7月被列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隱身於東山小洋樓中的東山堂為兩層白色花崗石砌成的哥特式教堂建築,美觀、莊重、大方。每到禮拜日,虔誠的信徒們必相聚於此,向神聖的基督傳遞自己的心聲和祝願。 [1] 
中文名
基督教東山堂
外文名
Tung Shan Christian Church
類    別
人文景觀
地    點
廣州市越秀區寺貝通津路7號 [1] 
始建於
宣統元年(1909)
別    名
東山浸信會堂
面    積
3300 m²

基督教東山堂歷史文化

東山基督教堂 東山基督教堂
早在清道光十六年(1836)美國波士頓浸信會即派遣傳教士來廣州建堂傳教,但因遭清政府拒絕而阻留於澳門。鴉片戰爭後,傳教士在不平等條約的保護下進入廣州,在東石角和南關等地租賃民房設堂傳教,但屢遭居民搗毀,珠江上傳教的紫洞教船亦被擊沉。同治九年(1870),美國基督教南差會在市內五仙西購置鋪屋建立福音堂。不久即因該地過於繁喧,不宜傳教,加上教徒日增,教堂已不敷應用,乃將舊址出售,在今寺貝通津9號購地重建教堂。新堂奠基於光緒三十四年(1908),翌年建成。同年5月2日成立東山浸信會。當時所建為葵棚結構臨時建築,後因兩次被大風吹倒,且前來參加宗教活動的教徒日益增多,在東山的幾所教會學校的師生也常來此進行禮拜祈禱,遂於1923年7月動工擴建,至1927年4月16日竣工,舉行隆重的獻堂典禮,改名為基督教東山浸信會堂。

基督教東山堂教堂改建

改建的東山堂坐西朝東,佔地330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為兩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美式建築。有禮拜堂、副堂、主日學堂等建築及寬闊場地。堂內有一個有1300個座位的圓形大廳,是信徒教友祈禱禮拜的地方。
鐘樓。 鐘樓。
1960年全國實行教堂大聯合,該堂與其他幾間教堂合併,易名為基督教東山堂。“文化大革命”期間教堂停止活動,1979年9月30日恢復開放,為廣州市基督教首間恢復宗教活動的教堂。復堂後,常為教徒舉行洗禮活動,設有詩歌班、按立執事等。宗教活動有主日崇拜、星期三晚證道會等。基督教東山堂。教堂的鐘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