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多城

鎖定
基多位於厄瓜多爾的北部,離赤道僅24公里,為厄瓜多爾的首都,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處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僅次於玻利維亞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 [1] 
儘管1917年爆發了大地震,但是基多城仍是拉丁美洲保存最為完好的、改動最少的歷史中心。內部裝飾精美的聖弗朗西斯科和聖多明各修道院以及La Compania耶穌學院是基多巴洛克式(Baroque School of Quito)的完美典範,它把西班牙、意大利、摩爾、弗蘭德以及本土藝術融為一體。
中文名
基多城
外文名
City of Quito
位    置
厄瓜多爾基多Quito
建築類型
市中心
入選時間
1978年

基多城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料
遺產名稱:基多城(City of Quito)
入選時間:1978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v)
地理位置:N00 00 14 W78 30 00
遺產編號:2
遺產描述
基多城是厄瓜多爾的首都,位於該國北部,坐落在海拔3,000米的安第斯山脈的高原上,是在16世紀一個印加城市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基多城離赤道僅24公里。是世界上距赤道最近的首都。因地處高原,海拔高度2852米,是僅次於玻利維亞拉巴斯的世界第二高首都,基多城是個引人注目的歷史中心,儘管歷經了1917年的地震,但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變化最小的歷史中心。
基多地勢高峻,氣候宜人,四季如春,是理想的避暑勝地。基多市分為新城、舊城兩部分,西南部是舊城區,許多地方保留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的建築風格。新城座落在基多的北部,一片繁華景象。基多共有大小教堂和修道院87座,著名的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孔帕尼亞耶穌大教堂等。聖弗朗西斯科教堂被視為巴羅克式建築風格的傑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築的典範之一。
1978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v),基多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准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厄瓜多爾的首都基多城海拔2850米,是在16世紀一個印加城市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儘管歷經了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變化最小的歷史中心。聖弗朗西斯修道院和聖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亞的教堂和耶酥會學院,連同這些建築華麗的內部裝飾都成為了“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純正典範,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爾人、佛蘭德和當地藝術。 [2-3] 

基多城遺產簡介

基多城是16世紀在印加城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儘管經過1917年的地震,基多仍然是拉丁美洲保存最好,改變最小的歷史中心。聖弗朗西斯修道院和聖多明各修道院,拉孔帕尼亞的教堂和耶酥會學院,連同這些建築華麗的內部裝飾都成為了“基多巴洛克風格”的純正典範,完美地融合了西班牙、意大利、摩爾、佛蘭芒和當地藝術的精華。
城內保留着若干幢白房子,矮矮的,房頂蓋着因年久而褪色了的紅瓦。每幢房子都有一扇鐵木結構的大門,通向寬敞的內院,院內的噴水池周圍用灰色鋪路石嵌入黃色牛骨組成各種幾何形圖案。從市中心起到近郊四野,沿着該城不拘一格的輪廓線,一條條窄窄的街道,兩邊佈滿幢幢小屋,像叉開的手指那樣,曲曲彎彎伸展開去,直達幾近3000米的雲端高處。也許是空氣稀薄的緣故,才使基多人採取了那種慢節奏,給人留下了那麼閒暇的時間感。基多的舊城區在城南部,因為城裏遺留着許多著名的歷史建築,而被譽為“安第斯大博物館”。這裏的教堂、修道院、赤道紀念碑不管是在建築上,還是在美學史上都具有較高價值。
印加文化的發祥地
基多是厄瓜多爾歷史名城。現為厄瓜多爾的首都,皮欽查省省會。古時,印第安人在此曾建立基多王國。1487年併入印加帝國。15世紀末成為印加帝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534年為西班牙殖民者佔領。1830年厄瓜多爾獨立後定為首都。它以保存有大量殖民地時代建築物和美術工藝品而聞名。
厄瓜多爾在公元1830年前叫基多,現基多為首都名。基多,西班牙語為“赤道”之意,因赤道穿過該國而得名。世界上雖有印度尼西亞、民主剛果等十多個國家都是赤道穿越之國,但唯獨厄瓜多爾被人稱為“赤道之國”。基多城西部原野上森林高大茂密,鬱鬱葱葱;東部高峻的羣峯,終年積雪不化,陽光照射,銀光閃閃。基多是拉丁美洲的一座古城,與秘魯古城庫斯科齊名,同為印加文化的發祥地。印第安人在這裏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11世紀時這裏為基多王國所在地。15世紀末,它已成為印加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這裏有着光輝燦爛的印加文化遺蹟,精緻而豪華的宮殿、雄偉莊嚴的太陽神廟,無不顯示了印加帝國建築技術的高超水平。1534年,西班牙殖民者攻佔了基多,使基多淪為殖民地,這一時期,城市又出現典型的拉美殖民地時代的文化藝術。基多有新舊城之分。舊城在西南部,依然保持着西班牙小城市的情調:低矮的房子,圓而尖的屋頂,屋前有個小花園,狹窄陡斜的街道,彎彎曲曲的小巷。新城在北部,是另一番景象。講究的別墅式住宅,高樓大廈拔地而起。 [3] 
典型建築介紹
基多城 基多城
基多老城在西南部,街道用鵝卵石鋪砌。市中心是獨立廣場,也稱大廣場。廣場中央有英雄紀念碑。廣場南面是基多86座教堂中最著名的天主教堂,始建於1550年,建成於 18 世紀,有灰石壘砌的迴廊和綠瓦高圓頂閣。整個建築是阿拉伯、波斯和摩爾人建築風格的混合體。外牆上有以金葉鑲嵌的基多城創造人的名單,圍牆內有厄瓜多爾解放者蘇克雷將軍的墳墓。東北角為舊市政大廈。西北角有殖民地時代的各種建築。在聖佛朗西斯科廣場西北角的聖佛朗西斯科大教堂和天主堂,收藏有印第安人、歐洲人的雕塑和繪畫名作,其中“基督的洗禮”羣像極其珍貴。城東南有聖多明各廣場,又稱劇院廣場或蘇克雷廣場,廣場中心建有蘇克雷將軍的塑像。坐落在市中心的孔帕尼亞大教堂建於 1722~1766 年間,被譽為美洲巴羅克式建築藝術的典範。此外還有聖奧古斯丁修道院、1535年建立的藝術學校、1769年建立的中央大學等。基多因地處赤道還有“地球中心”之稱。1744年在基多城以北24公里處三面環山的高地上豎立了著名的“赤道紀念碑”,碑用赭紅色岩石建成,連底座高10米,頂上有石刻地球儀。後又在27公里處豎立新赤道紀念碑。基多城的古蹟反映了拉美不同時代的發展特色。

基多城基多城建築詳情

建築師:羣眾
建築方法:承重石砌建築
氣候類型:温和氣候
建築環境:高海拔地區
建築風格:基多巴洛克式(Baroque School of Quito)
描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