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因轉移法

鎖定
基因轉移法是將外源重組DNA分子轉入細胞中的方法。自1973年S.N.Cohen等人將pSC101與R6-5 DNA在體外重組形成嵌合質粒,引入大腸桿菌細胞中,建立分子純系增殖系統以來,到廣泛應用的外源基因轉移方法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利用質粒載體進行轉化。第二類是利用病毒載體進行轉染和感染。第三類是藉助於細胞融合、染色體轉移、脂質體轉移、磷酸鈣沉澱或細胞顯微注射等非載體方法將基因轉移至培養細胞中,主要用於真核細胞的遺傳工程。 [1] 
中文名
基因轉移法
所屬學科
基因
所屬學科
生命科學
定    義
將外源重組DNA分子轉入細胞中的方法
名稱: 基因轉移法
主題詞或關鍵詞: 基因 生命科學
載體轉移基因的做法,一是將含有外源基因的根瘤農桿菌與受體原生質體共同培養;二是將含有外源基因的質粒和受體原生質體用聚乙二醇處理轉化,最後由轉化體育成轉化植物。在植物中,利用載體轉移外源基因的技術主要應用於雙子葉植物,如番茄、甜菜、棉花、大豆等。微注射法就是在顯微操作儀的幫助下,用微針直接對細胞進行注射的一種基因轉移法。它最早用於動物細胞的基因轉移,並因轉基因“巨型小鼠”的產生而聞名。不論動物或植物,都能利用微注射法直接將外源基因注入到一個受精卵(合子)的核內。如果成功,合子便能發育成胚,胚又能進一步發育為成熟的個體,即稱轉基因動物或轉基因植物。
參考資料
  • 1.    李慶臻.科學技術方法大辭典: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