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關街道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下轄街道)

鎖定
城關街道,隸屬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地處乾縣中部。東與陽洪鎮接壤,南連大楊鎮,西鄰新陽鎮,北接陽峪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119.1平方千米。 [3] 
城關街道境內有著名的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唐昭宗乾寧二年(895年)設乾州,州取境內乾陵之名,乾縣承繼其而得名。 [4] 
截至2020年6月,城關街道下轄8個社區、28個行政村 [2]  。2011年,城關街道總人口11.7322萬人,農業總產值達到1.7億元,工業總產值達到8.9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8億元。 [3] 
中文名
城關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咸陽市乾縣
地理位置
乾縣中部
面    積
119.1 km²
下轄地區
8個社區、2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縣城西大街24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3300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D
人    口
11.7322萬人(2011年)

城關街道歷史沿革

因主要轄區在乾縣城區而得名。
城關街道電子地圖 城關街道電子地圖
唐光宅元年(684年),在此置奉天縣,為奉天縣治所地。建中元年(780年),築奉天城,為唐京西軍事重鎮。乾寧二年(895年),兼置乾州,後歷為州、縣治所。
民國二年(1913年),撤乾州設乾縣,為縣治所地。
1949年5月,乾縣解放,為城關鎮直屬。
1955年,劃為一區。
1956年,改為城關鄉。
1958年,屬新華公社。
1959年,改為城關公社。9月,東街村3個生產隊劃歸城關管理區,管區遂改名為城關鎮。
1961年,另沒城關管理區,專管城鎮居民。
1971年5月,城關鎮與城關公社合併,稱城關公社。
1984年,改設城關鎮。
2001年,撤銷乾陵鎮、長留鄉,併入城關鎮。 [3] 
2015年6月28日,撤銷城關鎮,設立城關街道。 [1] 

城關街道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二元、花口、北寺、亓父、張家堡、中留、小留、巨州、鐵爐、下林、兩南、柳池、金嶺、豹峪、馬家坡、丈八、木卜、趙後廟、亓母、石馬、南仁、北仁、石馬、北巨、秦家莊、袁家莊、邀駕宮、孫段32個行政村;下設132個居民小組、263個村民小組。 [3] 
截至2020年6月,城關街道下轄8個社區、28個行政村 [2]  。辦事處駐縣城西大街24號。 [3]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424001005
121
東大街社區
610424001006
121
西大街社區
610424001007
121
南大街社區
610424001008
121
北大街社區
610424001009
121
花口社區
610424001011
121
工業區社區
610424001012
121
青仁社區
610424001013
121
三元社區
610424001203
122
北街村
610424001204
122
東街村
610424001205
122
北寺村
610424001206
121
西街村
610424001208
122
南街村
610424001211
122
丈八村
610424001213
122
花口村
610424001218
122
乾陵村
610424001219
121
金嶺村
610424001222
121
南仁村
610424001226
122
巨洲村
610424001227
122
秦袁村
610424001236
122
鐵爐村
610424001238
122
小留村
610424001241
122
木卜村
610424001246
122
青龍村
610424001247
122
北巨村
610424001248
122
北仁村
610424001249
122
亓父村
610424001250
122
邀駕宮村
610424001254
220
四白村
610424001255
122
夾道村
610424001256
220
大橋村
610424001258
122
賈趙村
610424001261
122
高陳村
610424001262
122
吳村
610424001263
220
南北村
610424001264
121
龍馬村

城關街道地理環境

城關街道位置境域

城關街道,地處乾縣中部。東與陽洪鎮接壤,南連大楊鎮,西鄰新陽鎮,北接陽峪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0千米,總面積119.1平方千米。 [3] 

城關街道地形地貌

城關街道地處渭北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過渡地帶,北依梁山,南鄰平川,地勢略旱西北高、東南低的態勢。境內北部屬於斜坡旱腰帶地區,東、南、西三面比較平坦。地形北高南低,北部為丘陵山脈,南部為黃土平原。主要山脈有梁山,境內最高峯為乾陵北主峯,位於梁山山脈,海拔1047.9米;最低點是黃巢溝底,位於乾陵主峯四側,海拔650.1米。 [3] 

城關街道氣候特徵

城關街道氣候屬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多年平均氣温12.7℃,1月平均氣温為-1.7℃,極端最低温為-17.4℃;7月平均氣温為26.1℃,極端最高氣温41℃。無霜期年平均21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18.7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37.9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 [3] 

城關街道水系水文

城關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漠谷河,境內流長26.3千米。 [3] 

城關街道自然資源

2011年,城關街道農業耕地面積60429畝,其中水澆地3.4萬畝。 [3] 

城關街道自然災害

城關街道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水、冰雹、乾旱、雨澇、大風、霜凍、雷擊等。洪澇災害平均每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2007年8月,涉及多個行政村,受災户數達到1200餘户。 [3] 

城關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轄區總人口11.732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1580人,城鎮化率35.4%,另有流動人口2000多人。總人口中,男性61008人,佔52%;女性56314人,佔48%。2011年,城關街道人口出生率8.7‰,人口死亡率5.1‰,人口自然增長率3.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85.07人。 [3] 

城關街道經濟

第一產業
2011年,城關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1.7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8.8%。
城關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城關街道糧食生產4.25萬噸,人均362千克。其中小麥3.5萬噸,玉米0.7萬噸。
城關街道主要經濟作物為果樹、蔬菜。2011年,城關街道果樹面積達7000多畝,其中蘋果面積4300畝,北部葡萄面積3000畝,南部露天蔬菜及西部露地大葱千餘畝。
城關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奶牛、羊、雞為主。2011年,城關街道生豬飼養量20000餘頭,牛飼養量2850頭,羊1500頭,雞120萬羽。2011年,城關街道生產肉類300噸;畜牧業總產值5675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33.4%。 [3] 
第二產業
城關街道工業以化工、鑄造、機械加工、建材業為主。2011年,城關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8.9億元,比上年增長8.2%。有工業企業54家,職工34325人,個體私營企業35户,實現工業增加值2.1億元。 [3]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商業網點544個,從業人員954人。2011年,城關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4億元。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郵政局2個,代辦所4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雜誌累計發行3.1萬份。郵政業務總量達到3102萬元,其中純收入1103萬元。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2個,固定電話用户2.3萬户,互聯網用户1.3萬户。 [3] 

城關街道交通運輸

城關街道境內有西平鐵路(在建)、福銀高速公路、乾扶旅遊專線穿境而過,312國道沿本鎮東側通過,一環、二環公路環繞城區,有乾興、乾普、乾臨、乾姜等線路客運班車。 [3] 

城關街道社會事業

城關街道文化事業

城關街道
城關街道(5張)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鎮有文化站、綜合文體廣場各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98户,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2.3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達215人。羣眾性文化組織8個。22個村配備了數字影像放映設備。 [3] 

城關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幼兒園15所,在園幼兒1795人,專任教師88人;小學23所,在校生15890人,專任教師7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4所,在校生9325人,專任教師3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城關街道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5.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5.3%,比上年提高了3.2%。 [3] 

城關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44個,固定資產總值100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54名,其中執業醫師212人,執業助理醫師132人,註冊護士110人。2011年,城關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6.10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開展老年體檢工作,60歲以上老人體檢率達到99%。 [3] 

城關街道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學校體育場地23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3%。 [3] 

城關街道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城關街道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710人,農村五保供養35户,農村醫療救助24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0人次,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60人,撫卹事業費比上年增長15%。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萬人,參保率98%。 [3] 

城關街道歷史文化

乾陵
乾陵,是陝西關中地區唐十八陵之一,位於陝西省咸陽市乾縣縣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陵園規模宏大,陵域佔地“周八十里”(《唐會要》)。陵園有內外兩重城牆,其中內城南北牆各長1450米,東城牆長1583米,西城牆長1438米,總面積接近240萬平方米。
乾陵建成於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龍二年(706年)加蓋,採用“因山為陵”的建造方式,陵區仿京師長安城建制。除主墓外,乾陵還有十七個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員與功臣。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個,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沒有被盜的陵墓。1961年03月04日,乾陵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6] 

城關街道風景名勝

乾陵博物館
乾陵博物館 乾陵博物館
乾陵博物館,是國家AAAA級景區 [5]  ,位於陝西省乾縣乾陵東南方的永泰公主墓處,1978年建立。它的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乾陵文物管理所。乾陵是唐高宗李治(628—683年)與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624—705年)的合葬之地,是全國唯一的一座夫婦皇帝合葬陵。陵地距古都西安80千米,西(安)蘭(州)國道順陵而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