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市與文化遺產

鎖定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是華中科技大學建設的慕課,於2018年11月19日在中國大學MOOC首次開課,於2018秋冬在智慧樹網首次開課,授課教師為夏增民。據2022年1月智慧樹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8學期、累計選課4.14萬人,累計學校199所,累計互動33.93萬次。 [1-2]  據2022年1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8次。 [3-4]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共九章,包括城市與人類文明、城市與文化遺產等內容。 [4-5] 
中文名
城市與文化遺產
外文名
CI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類    別
慕課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智慧樹網
授教老師
夏增民
首開時間
2018年11月19日(中國大學MOOC)、2018秋冬(智慧樹網)
建設院校
華中科技大學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性質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背景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生活逐漸成為中國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成為人們的共同願景,瞭解人類城市文明成為很多人的精神追求。留住歷史根脈,傳承中華文明已是當下社會的共識,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保護城市的文化遺產,延續城市的文脈,進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格以及發揚城市的文化精神,應該是一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目標。 [2]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定位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以中國歷史城市為考察對象,從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等角度,探究城市與環境、政治、經濟和人的關係,發現城市中的歷史遺存和文化遺產,展示中國歷史城市的景觀、風貌和個性,探索延續城市文脈,發揚城市文化精神,創建宜居、和諧、繁榮、秩序新型城市文明的新途徑。 [4] 

城市與文化遺產適應專業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適合歷史學類、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習。 [2]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簡介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共九章,第一章介紹城市與人類文明的概念,以及關注城市和城市的文化遺產問題的原因;第二章介紹長安在各朝代興盛的原因和輝煌的歷史;第三章介紹了武漢地區城池,以及武漢城建設和發展;第四章介紹南京的起源和整個發展史;第五章介紹杭州的起源和整個發展史;第六章介紹洛陽的興建、發展、繁榮、衰落的情況;第七章介紹開封悠久的歷史底藴;第八章介紹泉州的起源和整個發展史;第九章講述中國保護歷史城市文化遺產的問題、措施和必要性。 [4-5]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大綱

注: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在智慧樹網平台、中國大學MOOC平台的課程大綱基本一致,但中國大學MOOC平台在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的每一章末尾安排“單元測驗”內容。
智慧樹網&中國大學MOOC課程大綱
第一章 導論:城市與人類文明
1.1城市與文明
1.2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第一章單元測驗
第二章 巍巍帝都:長安
2.1第一古都:長安
2.2豐鎬與咸陽
2.3漢長安城
2.4隋唐長安城
2.5大唐長安文化(上)
2.6大唐長安文化(下)
第二章單元測驗
第三章 江漢朝宗:武漢
3.1武漢政區內早期的城邑
3.2漢代以前今武漢地區的政區設置
3.3唐宋時期的武漢
3.4明清時期的武漢
3.4.1明清時期武昌、漢陽的城市形態
3.4.2江中沙洲變遷與武漢城市格局
第三章單元測驗
第四章 六朝金粉:南京
4.1南京地區早期的城邑
4.2六朝時期的南京
4.2.1東吳的石頭城與建業城
4.2.2東晉南朝時期的建康城
4.3從南唐江寧府到明初首都(上)
4.4從南唐江寧府到明初首都(下)
4.5金陵風物:南京的歷史文化遺存
4.5.1石頭城、六朝石刻和雞鳴寺
4.5.2玄武湖、秦淮河和夫子廟
4.5.3明孝陵、中山陵和中華門
第四章單元測驗
第五章 東南巨屏:杭州
5.1杭州城市的早期發展
5.2名人與名城
5.3南宋都城臨安府
5.4元、明、清時期的杭州
5.5詩畫江南:杭州的歷史文化遺存
5.5.1名塔與名寺
5.5.2名人古街名吃
第五章單元測驗
第六章 宅茲中國:洛陽
6.1從成周到洛陽
6.2漢魏洛陽城
6.3北魏洛陽城
6.4隋唐洛陽城
6.5北宋洛陽城(上)
6.6北宋洛陽城(下,含金元以來的洛陽)
6.7中原遺韻:洛陽的歷史文化遺存
第六章單元測驗
第七章 七朝都會:開封
7.1從大梁到汴州
7.2北宋東京城
7.2.1北宋東京城(上)
7.2.2北宋東京城(下)
7.3開封城的沒落
7.4河汴勝蹟:開封的歷史文化遺存
7.4.1鐵塔
7.4.2大相國寺
7.4.3龍亭、延慶觀和山陝甘會館
第七章單元測驗
第八章 閩海流風:泉州
8.1雲山百越路:三國至五代時期的泉州
8.2每歲造舟通異域:北宋時期的泉州
8.3漲海聲中萬國商:南宋時期的泉州
8.4市井十州人:元代時期的泉州
8.4.1元代泉州的國際地位
8.4.2元代的外來宗教
8.5刺桐花謝刺桐城:明清時期的泉州
8.6温陵風景:泉州的歷史文化遺存
8.6.1宗教文化建築
8.6.2古橋與古塔
第八章單元測驗
第九章 結語:城市與文化遺產
9.1歷史城市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9.2保護歷史城市及城市文化遺產的措施
9.3城市文化遺產的價值及保護城市遺產的意義
第九章單元測驗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4-5] 

城市與文化遺產開課信息

智慧樹網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秋冬
2576
第2次開課
2019春夏
5203
第3次開課
2019秋冬
3748
第4次開課
2020春夏
7651
第5次開課
2020秋冬
11700
第6次開課
2021春夏
6502
第7次開課
2021秋冬
待定
第8次開課
2022春夏
招生中
據2022年1月智慧樹官網顯示,該課程授課教師均為夏增民,學時安排均為28學時。 [1-2] 
中國大學MOOC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授課老師
學時安排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8年11月19日-2019年02月11日
夏增民
3小時每週
6157
第2次開課
2019年03月18日-2019年05月28日
3595
第3次開課
2019年09月09日-2019年12月29日
2小時每週
5864
第4次開課
2020年01月28日-2020年05月31日
2-3小時每週
15321
第5次開課
2020年08月31日-2020年12月07日
3-5小時每週
2216
第6次開課
2021年01月04日-2021年06月07日
1-2小時每週
4939
第7次開課
2021年07月05日-2021年12月06日
3-5小時每週
7670
第8次開課
2022年01月17日-2022年05月17日
待定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3-4] 

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特色

課程設計原則
1、考慮所選取歷史文化名城的典型性和知名度;
2、考慮所選取歷史文化名城在歷史上的持續性發展和當代地位;
3、體現城市的地域特徵、民族特色和時代風貌。

城市與文化遺產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概況;
2、認識城市的發展規律;
3、展示中國特色城市的景觀、風貌;
4、增強保護文化遺產的意識。 [4] 

城市與文化遺產學習預備

城市與文化遺產預備知識

學習城市與文化遺產課程需要了解一些古鎮、古城、古都、歷史城市、城市史以及地理學、傳統文化和歷史城市地理的相關知識。 [4] 

城市與文化遺產學習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劉紅嬰等
2003年
《中國七大古都》
陳橋驛
2005年
張凡
2006年
李孝聰
2007年
王景慧、阮儀三、王林
1999年
張松
2008年
林志宏
2012年
《中國城市史》
何一民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
單霽翔
2015年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4] 

城市與文化遺產考核標準

  • 智慧樹網平台
平時成績30分
平時成績=學習進度分(5.0分)+學習行為分(25.0分)。
章測試成績10分
單項類目名稱
卷面分
單項滿分
第一章單元測試
60
1.0
第二章單元測試
65
1.1
第三章單元測試
65
1.1
第四章單元測試
70
1.2
第五章單元測試
70
1.2
第六章單元測試
70
1.2
第七章單元測試
70
1.2
第八章單元測試
75
1.2
第九章單元測試
60
0.8
見面課成績20分
見面課成績得分=見面課實際得分/見面課總分*權值。
單項類目名稱
單項滿分
世界遺產武當山
5.0
湖北工業遺產概覽
5.0
西安文化遺產旅遊巡禮(上)
5.0
西安文化遺產旅遊巡禮(下)
5.0
期末考試成績40分
期末考試得分=期末考試實際得分/期末考試總分*權值。
採用線上期末考試形式作為期末考試成績。
試卷:教程考試。 [6] 

城市與文化遺產教師簡介

夏增民,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華中科技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副所長,從事中國歷史地理、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及教學,開設有中國歷史地理、城市與文化遺產和中國史綱等課程。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