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南公園

(福州城南公園)

鎖定
在台江區國貨路旁,因為地點在城南而得名,簡稱南公園 [1]  。它原是清初靖南王耿繼茂的別墅,稱耿王莊,佔地4.2萬平方米,其中湖面約佔一半,有台榭林泉之勝,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中文名
城南公園
地    址
台江區國貨路旁
耿繼茂卒,其子精忠襲職仍用耿王莊之名。後因耿精忠夥同吳三桂等起兵叛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兵敗受磔刑而死,其別墅也沒於官府。清同治五年(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把園改設為桑棉局,提倡百姓發展蠶桑,一時桑樹成蔭,紡織業發展。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卒於福州。人們便在園左側龍津境大王廟附近立左公祠(現福州木雕廠廠址),並在園內的荔枝亭題聯:“亭館問誰家,數里鶯環排綠樹;蠶桑興美利,沿村衣被勝黃綿。”對左宗棠提倡蠶桑深表懷念。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桑棉局在園內植桑樹,並辦乙種蠶業學堂於左公祠。王凱泰督閩,又在園內栽種梅花,並把此園改名為繪春園。園內台榭參錯,林木蔭鬱,有桑柘館、荔枝亭、藤花軒、望海樓諸勝。明代所種的數十株荔枝樹現仍存活。“五四”運動時期,園中建立國貨陳列館,立“請用國貨”碑於館側。民國時期,在公園後端建立先烈祠,以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60年代初,又移清代所建的鳳池書院木牌坊為園門。2000南公園縮為2萬平方米,園內湖塘依其曲折壘砌堤岸,圍以石欄杆,並架兩座石拱橋,修湖心涼亭,築臨湖的雙層船樓,還新闢旱冰場,設碰碰車、碰碰船、小賽車、兒童樂園、舞廳等場所,南公園成了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公園雖在鬧市,一進園門,環境便十分寧靜清幽。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