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埋葬的利劍

鎖定
《埋葬的利劍》是2009年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京旭、水能沉。
中文名
埋葬的利劍
作    者
於京旭、水能沉
出版社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5月1日
頁    數
355 頁
定    價
36.00 元
ISBN
9787807425991

埋葬的利劍編輯推薦

根據本書改編電影故事片《埋葬的利劍》〔暫名〕
美國好萊塢與中國江西出版集團·中視精彩影視傳媒機構聯袂邀請,讀者諸君趕卦醉美視覺藝術盛宴。
一部直逼中美文化底藴,還原歷史本真的文學鴻篇,一部展示兩代軍人愛恨,再現英雄形象的藝術鉅著。
本書是一本描寫越戰時期中、越、美三國特種兵叢林戰的長篇小説,展示兩代軍人的愛恨,再現英雄形象的藝術鉅著。

埋葬的利劍內容簡介

埋葬的利劍是於京旭等編著的一部小説,故事是寫塵封四十年的戰爭傳奇,硝煙散盡後的尋親歷程,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蕩氣迴腸的戰地情懷。描寫張國棟和卡爾·安德森的查找兒子的工作極其艱難。每到一處,線索總是中斷,而每一次又都峯迴路轉。就在他們的調查過程中,一次次地再現當年發生在叢林中的一場又一場慘烈的搏殺。最終他們都找到了自己兒子的殘骸,而且還是同歸於盡的。 [1] 
1995年,中國離休的老將軍張國棟和美國的退休老將軍卡爾·安德森同時到達越南,他們互不相識,卻為了同一個目的而來,那就是尋二十六年前在越戰中失蹤的兒子的遺骸。張國棟的兒子叫張建華,曾是特種兵教官;卡爾·安德森的兒子叫卡爾·湯姆,也是特種兵。張國棟由精通英語的孫兒張崇武陪同,安德森由孫女艾麗絲陪同。兩位老將軍根據自己掌握的線索,在越南有關方面的配合下開始了調查。兩位老人不期而遇,交談中他們都有一種強烈的感覺,兩個兒子也許就是當年的對手。於是他們決定,信息、情報資源共享,聯合調查。
二十六年前,張建華由於特殊原因越境來到了越南。被安排到越南一處秘密營地擔任特種兵教官。
卡爾·湯姆是美國第一批踏上南越土地的綠色貝雷帽部隊的一名上尉軍官。他作戰勇敢、能力超羣。美軍為了弄清胡志明小道的具體位置、偵察出越共方面的重要作戰物資囤積地,掐斷物資補給生命線,決定派出一支小分隊秘密潛入越南北方,偵察出戰略目標後指引空軍進行轟炸。這支十個人的小分隊的指揮官就是卡爾·湯姆。他們分乘兩架直升機,在轟炸機羣的掩護下,潛入了北越。
越南北方的軍事情報部門得到情報,針鋒相對,張建華擔任了小分隊的副隊長。
最終,他們找到了兒子的遺骸。張建華和卡爾·湯姆是同歸於盡的。卡爾·安德森在兒子的遺骸上找到了身份牌;張國棟在兒子的遺骸下找到了一塊鏽得不成樣子的懷錶,這塊懷錶是他在朝鮮戰場上繳獲的戰利品。
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人間最悽慘、悲哀的事情。張國棟捧着懷錶告訴卡爾·安德森,他們的兒子死於同一時刻。中國有句古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但是中國這句古話指的是異姓兄弟,不想卻應驗在兩個敵手身上。卡爾·安德森感到遺憾,他認為這不是年輕人的錯,他們都是真正的軍人、是英雄。張國棟問卡爾·安德森,兒子死了再也不能復生,我們活着的人該怎麼辦呢?卡爾-安德森回答:我認為這個世界應該回到你們中國那句古話的真正含義中去。兩位老將軍告訴孫子、孫女和在場的所有人,中美兩個國家不要戰爭,要和平、合作。因為中美兩國和平相處將是世界的福音,如果這兩個世界上的大國之間發生戰爭,將是世界的災難,人類的災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