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裏金納

鎖定
埃裏金納(John Scotus Eriugena,約810—880)是加洛林文藝復興最後的集大成式的代表人物。埃裏金納是愛爾蘭人,早年在修道院接受教育,精通希臘文。
中文名
埃裏金納
外文名
John Scotus Eriugena
出生日期
約 810年
逝世日期
880年
845年,查理大帝的孫子,法蘭克國王禿頭查理請他出任宮廷學校校長。877年禿頭查理死後,他回到英格蘭。他的主要著作有851年寫作的《論神的預定》和在865年前後寫成的《自然的區分》等。但是,真正建立他作為偉大集大成式學者聲譽的,則是他對《狄奧尼修書》的翻譯。
埃裏金納(Johannes Scotus Erigena,約810一約877)亦譯“厄里根納”。中世紀前期愛爾蘭哲學家和神學家。在5世紀一11世紀的哲學史中具有突出地位。在翻譯和傳播古希臘經典著作方面起過重要作用。850年在西法蘭克王國國王禿頭查理(Charles le Chauve,843-877年在位)的宮廷教書。855年,他把偽狄奧尼修的著作從希臘文譯為拉丁文,並作了註釋,以後又依據此書觀點提出他自己的哲學體系。由於反對極端命定説和聖餐派觀點,在生前(860)和死後(1225)都遭到羅馬教皇的譴責。哲學上深受新柏拉圖主義影響,具有泛神論傾向,其中心概念是自然,它表示一切實在的總和。把自然分成四個層次。第一是非被創造者但能創造一切的自然,即上帝。上帝是萬物的基本原理,只有他才是真實的存在,其他事物的存在僅在於分有他的存在。第二是被創造的但也能進行創造的自然,即上帝心中的理念。上帝以這些理念為原型,創造一切特殊事物。第三是被創造的但不能進行創造的自然,即物質世界的個別事物之總和。它們存在於上帝的心靈之外,是上帝的自我呈現。第四是非被創造的也不創造的自然,即作為世界之目的的上帝,萬物最終被精神化,並與上帝結合成一體。還提出,上帝是超驗的,無論使用什麼詞彙,人們都不能對他加以描述。對他有所肯定,便是予以限定,這樣上帝就不完滿。人至多隻能説上帝是“超本質”和“超存在”的,例如上帝是智慧的,又不是智慧的,這看來是矛盾的,但兩者都是正確的,上帝是智慧的又不是智慧的,因為它是超於智慧的。其他的上帝的屬性也是這樣,因而對上帝下肯定的定義,不如下否定的定義,以指出上帝的屬性是無限的、永恆的、不變的本質,是一切事物的本質。人們用於衡量有限事物的質、量、空間、時間等範疇是不能運用於説明上帝的。他認為世界是在上帝之內,世界是永恆的、被創造的。上帝與世界沒有區別,但又指出上帝具有超越的本質性和廣義的自然概念,認為一切事物從上帝本質出發,通過實存而回到永恆之中,人是小宇宙,從植物分有生長與營養,從動物分有感覺與情感,從天使分有理性,因而人可以與其他被創造物相適應。基督降世拯救了人,使人與神復歸於和好,重歸於自然區分的第二階段,即回到上帝創造時的模式。這種説法世稱否定神學。但他又認為,神聖的啓示和哲學推理可獲得相同結論,基督教理論是邏輯上互相聯繫,能被證明的體系。這是一種理性主義神學。他以這種觀點説明美學問題,認為神的法律所規定的次序是先了解造物主和他的不可言説的美,然後再遵從智慧的意向,從意藴或精神性的角度去觀照世界,並把世界的美解釋為表現了對造物主的讚美。主要著作有《論自然的區別》、《論預定論》。 [1]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