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蘭迪爾

(英國作家J.R.R托爾金小説《精靈寶鑽》中角色)

鎖定
埃蘭迪爾Elendil)是努門諾爾忠貞派的領袖、阿爾諾王國的建立者、剛鐸王國與阿爾諾王國的初代國王、埃西鐸與阿納瑞安的父親。在第二紀元3429年 - 3441年的最後聯盟大戰中,他與諾多至高王吉爾-加拉德並肩作戰、反抗索隆。最終,在末日山的決戰中,埃蘭迪爾和吉爾-加拉德都被索隆殺害。
中文名
埃蘭迪爾
外文名
Elendil
別    名
“忠貞者”埃蘭迪爾
“長身”埃蘭迪爾
民    族
努門諾爾
籍    貫
貝烈瑞安德 伊甸人後裔
主要成就
建立阿爾諾王國
阿爾諾王國與剛鐸王國的初代統治者
出    生
第二紀元3119年,生於努門諾爾
死    亡
第二紀元3441年,死於巴拉督爾圍城戰

埃蘭迪爾人物經歷

埃蘭迪爾密謀逃亡

第二紀元3119年,埃蘭迪爾出生於島國努門諾爾 [2]  。他的父親是阿門迪爾:阿門迪爾是第十八代安督尼依親王,亦是忠貞派的領袖。同日益墮落、蔑視維拉的大多數努門諾爾人不同,忠貞派依然尊崇維拉,善待精靈。
第二紀元3209年,在埃蘭迪爾九十歲的時候,他的長子埃西鐸(又譯為:伊熙爾杜)出生了;第二紀元3219年,他的次子阿納瑞安出生。
第二紀元3262年,時任努門諾爾國王阿爾-法拉宗對“黑暗魔君”索隆發動了戰爭。索隆畏懼努門諾爾的威勢,因此不戰而降,並被作為俘虜、押回努門諾爾。然而,這卻正中索隆下懷:他很快就身脱囹圄、攀至高位,並且蠱惑了絕大多數努門諾爾人,誘騙他們信仰魔苟斯。他甚至成功地説服了阿爾-法拉宗,哄騙他去攻打維拉居住的阿門洲。
但是,阿爾-法拉宗的籌謀被阿門迪爾察覺了,他對此深感震驚恐懼。於是,他召來兒子埃蘭迪爾,吩咐他做好逃離努門諾爾的準備:因為人類絕不可能擊敗維拉,這樣的戰爭只會導致努門諾爾的毀滅。在吩咐完畢之後,阿門迪爾帶着三名僕人,乘船西航,希望尋求維拉的寬恕:可是他從此就杳無音信。
於是,埃蘭迪爾做了所有父親吩咐的事。他在努門諾爾島東岸的羅門娜港備好了九艘船(四艘屬於他自己,三艘屬於埃西鐸,兩艘屬於阿納瑞安),並將許多忠貞派以及大批的貨物轉移到了船上。這些貨物中,包括了安努米那斯權杖、巴拉希爾之戒、“玉樹”寧洛絲的幼苗、埃蘭迪爾的佩劍納熙爾、埃蘭迪爾米爾,以及七顆帕藍提爾。
就這樣,埃蘭迪爾做好了隨時動身的準備,沒有牽扯進彼時的各種邪惡行徑。由於他深愛父親阿門迪爾,所以他經常偷偷前往西海岸眺望:但除了國王集結的艦隊以外,他什麼也沒有看見。

埃蘭迪爾逃離浩劫

第二紀元3319年,阿爾-法拉宗終於準備好了攻打阿門洲的艦隊。與此同時,埃蘭迪爾拒絕了國王的召集,也逃過了索隆前來捉拿他的士兵。在阿爾-法拉宗的艦隊啓航之後,他和忠貞派的成員登上了航船,泊在大海上靜待。
阿爾-法拉宗的宣戰招致了恐怖的後果。“獨一之神”伊露維塔毀滅了阿爾-法拉宗的艦隊,同時也毀滅了努門諾爾島。滔天的海水吞沒了努門諾爾,島上的所有居民都沉入汪洋,唯有埃蘭迪爾和他的追隨者逃過了浩劫。他們的船隊被狂風和巨浪拋來拋去,最後被拋上了中洲的海岸。就這樣,他們成為了努門諾爾僅存的倖存者。
不過,在顛沛流離的航行之中,這支船隊失散了。埃蘭迪爾被衝上了中洲北方林頓地區的海岸,而他的兩個兒子,埃西鐸與阿納瑞安,則被打上了南方的海岸。後來,他們分別在北方和南方建立起王國:這就是阿爾諾王國與剛鐸王國南北分立的緣由。
據説,當埃蘭迪爾抵達中洲時,他用昆雅語説了這樣一段話:
埃蘭迪爾説的內容
“Et Eärello Endorenna utúlien. Sinome maruvan ar Hildinyar tenn’ Ambar-metta!
我越過大海,來到中洲。我與我的子孫後嗣將在此地居住,直到世界終結。”
三千餘年以後,埃蘭迪爾的第三十九代直系後裔阿拉貢,在自己的加冕典禮上覆述了這段話。

埃蘭迪爾奠立王國

被衝到林頓地區的埃蘭迪爾,得到了彼地的精靈王吉爾-加拉德 [1]  的援手。隨後,埃蘭迪爾與族人順着舒恩河而上,於第二紀元3320年建立起了阿爾諾王國,埃利阿多的大部分土地都被納入了王國的領土;而埃蘭迪爾登基成為阿爾諾王國的第一代國王。同年,他的兩個兒子在南方建立起剛鐸王國,但埃蘭迪爾亦被視為剛鐸王國的國王。換言之,埃蘭迪爾是兩個王國共同的至高王。
埃蘭迪爾和族人在暮暗湖湖畔建立起了王國的首都安努米那斯城,在北崗建立起佛諾斯特城,在阿蒙蘇爾上修起瞭望塔;而吉爾-加拉德幫助他們修建了埃敏貝萊德的丘陵上的白塔。埃蘭迪爾隨後將自己攜帶的三顆帕藍提爾,分別安置在安努米那斯城、阿蒙蘇爾和埃敏貝萊德的埃洛斯提力安塔上。
那時,埃蘭迪爾經常會前往安放有帕藍提爾的埃洛斯提力安塔。憑藉帕藍提爾,他可以望向大海彼岸,以此紓解自己對努門諾爾的思念。大約也是在這個時候,埃蘭迪爾撰寫了《阿卡拉貝斯》(“努門諾爾淪亡史”),記述了努門諾爾毀滅的慘痛歷史。

埃蘭迪爾最後聯盟大戰

第二紀元3429年索隆攻陷了剛鐸與魔多邊界的米那斯伊希爾要塞,並暗中準備着給予宿敵剛鐸以毀滅一擊。為了與其勢力抗衡,精靈與人類的最後聯盟於第二紀元3430年建立,締盟雙方為諾多族至高王吉爾-加拉德和剛鐸與阿爾諾之王埃蘭迪爾。
埃蘭迪爾之子伊熙爾杜成功逃出米那斯伊希爾後立刻奔向北方的阿爾諾尋求父親的幫助,其弟阿納瑞安則留守剛鐸。阿納瑞安的軍隊堅守了歐斯吉利亞斯一段時日,甚至還一度將索隆的大軍趕回魔多,但他卻沒有足夠的軍力來和索隆相抗衡。
埃蘭迪爾和他的摯友吉爾-加拉德意識到如果想要將中洲從索隆即將帶來的毀滅中拯救出來,他們的力量必須聯合在一起。兩人進行商議後,吉爾加拉德率領大軍從林頓出發,灰港的奇爾丹也領軍同行。埃蘭迪爾召集了一支阿爾諾人軍隊,兩軍在風雲頂上的阿蒙蘇爾會合,隨後便向埃爾隆德治下的幽谷進發。在後來的戰鬥中,埃爾隆德擔任着吉爾-加拉德的副官一職。
第二紀元3431年精靈與人類的各路人馬在幽谷彙集,其軍容之壯盛為中洲所未見。大軍很快便向魔多挺進並於第二紀元3434年穿過迷霧山脈,沿着安都因河南下。途中又有不少戰士加入了大軍,包括阿姆狄爾率領的洛絲羅瑞恩精靈、大綠林之王歐洛斐爾及其子瑟蘭杜伊的部屬、卡扎督姆的都林一族矮人以及少數來自其他地方的矮人。
大戰十分慘烈,人類阿爾諾王國與剛鐸王國的初代統治者埃蘭迪爾與林頓精靈至高王吉爾-加拉德戰死,在千鈞一髮之際,埃蘭迪爾之子埃西鐸揮劍斬斷了索隆的手指,索隆肉身消散,戰爭勝利,危機暫時解除。

埃蘭迪爾身後事

在最後聯盟大戰結束之後,埃西鐸(也譯為:伊熙爾杜)即位成為南北王國的至高王。但在他前往北方、執掌王權之前,他首先回到剛鐸王國,整頓國務,並指導自己的侄子美尼爾迪爾。
就是在這段時間裏,埃西鐸領着美尼爾迪爾以及其他友人,來到了剛鐸王國中心地帶的阿蒙安瓦爾山。他們在山頂修建了一座墓丘,以埋藏埃蘭迪爾的骨灰匣。埃西鐸隨後宣佈此地為聖地,除去剛鐸國王,其他人均不得造訪(除非他們與國王隨行)。他又建議美尼爾迪爾:以後的歷代國王,在自己的繼承人成年之後,應當帶繼承人前來埃蘭迪爾之墓,為他講述修築墓地的經過,以及其他國王應該知道的事情。
這在後世形成了一種慣例,每位剛鐸國王(以及執政宰相)都會帶繼承人造訪埃蘭迪爾之墓:但埃蘭迪爾之墓的存在,則是僅有統治者知悉的秘密。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了第三紀元2510年:彼時的宰相奇瑞安將卡倫納松的土地贈給了洛希爾人,埃蘭迪爾之墓不再位於剛鐸王國的中心,而是北方邊境。於是,奇瑞安遷走了埃蘭迪爾的骨灰匣,它此後被安置在米那斯提力斯城的陵寢之中。

埃蘭迪爾家族譜系

埃蘭迪爾傳承

努門諾爾的第一位王,即它的建立者是埃雅仁迪爾之子埃爾洛斯,他被稱作塔爾-明雅圖爾。
第二紀元3319年,當時的努門諾爾的統治者是塔爾-明雅圖爾的後代阿爾-法拉宗,越發衰老的阿爾-法拉宗變得愈加懼怕死亡,最後,他在索隆的唆使下帶領着他籌備多年的艦隊向西方進發,並最終到達了維林諾。然而就在阿爾-法拉宗踏上這片土地,甚至宣告這片土地歸屬於他時,大地震顫了。由於擔心維林諾本身受到破壞,而又被禁止傷害或強迫人類,眾維拉在這一刻放下了他們對阿爾達的治理權,曼威在塔尼魁提爾高山之上呼喚一如,而一如展示了祂的力量。阿門洲和托爾埃瑞西亞從世界中分離出去,世界的形狀被徹底改變,由平面變成了圓形。而阿爾-法拉宗和他的部下被崩塌的山巒活埋,囚於“被遺忘者之穴”中。從海水中打開的裂隙吞沒了努門諾爾,於是努門諾爾島就此沉沒。最後一位王后,塔爾-帕藍提爾的繼承人塔爾-彌瑞爾在攀登美尼爾塔瑪的途中被海水淹沒。
阿門迪爾之子埃蘭迪爾帶着少數忠貞派逃出了這次浩劫。阿門迪爾在阿爾-法拉宗出征前就預料到了這個結局,他讓兒子帶着親信迅速離開,逃往中洲,而他自己卻帶着三個最信任的僕從前往西方,希望可以同他的祖先“明輝”埃雅仁迪爾一樣前往西方乞求維拉的原諒。然而,阿門迪爾離開之後,他的結局便再無人知曉。

埃蘭迪爾來源

努門諾爾初代統治者是埃爾洛斯,他是埃雅仁迪爾與埃爾玟的兒子,他還有一個哥哥就是幽谷精靈國度的統治者“愛隆王”埃爾隆德,因為埃雅仁迪爾是半精靈,所以他的兩個兒子也是半精靈,半精靈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是人類還是精靈,最終埃爾隆德選擇成為精靈,埃爾洛斯選擇成為了人類,並且成為了島國努門諾爾的初代王。
參考資料
  • 1.    J.R.R.托爾金.精靈寶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 2.    J.R.R.托爾金.精靈寶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努門諾爾淪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