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鎖定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Ernesto Pérez Balladares)(1946年6月29日——)巴拿馬政治家、商人、總統。
中文名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外文名
Ernesto Pérez Balladares
國    籍
巴拿馬
民    族
白人
出生日期
1946年6月29日
畢業院校
聖母大學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
職    務
政治家 商人 總統
出生地
巴拿馬 巴拿馬城
信    仰
天主教
主要成就
參與組建民主革命黨
擔任巴拿馬總統
任內推行自由市場經濟和推行私有化政策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早年經歷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巴利亞達雷斯1946年出生於巴拿馬首都巴拿馬城,在巴拿馬國內完成小學和中學學業後前往美國求學,就讀於聖母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1970年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71年~1975年在花旗銀行巴拿馬和中美洲分行擔任信貸官員。之後被掌握實權的奧馬爾·埃弗拉·托里霍斯·埃雷拉將軍任命為經濟和財政部長,並幫助托里霍斯將軍組建民主革命黨,以及完成與美國的運河條約談判。1982年巴利亞達雷斯當選為民主革命黨總書記,但在1984年因與掌權的曼努埃爾·安東尼奧·諾列加將軍發生衝突,而被迫流亡西班牙。1989年巴利亞達雷斯擔任諾列加將軍支持的候選人卡洛斯·杜克的競選經理。美國入侵巴拿馬之後,巴利亞達雷斯曾被短暫拘留,但不久便被釋放。之後重新步入政壇,試圖重振因諾列加的關係而形象不佳的民主革命黨。 [1]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總統生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當選總統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1994年,巴利亞達雷斯作為民主革命黨總書記參加了當年的總統大選,他在競選期間嚴厲批評了前任總統吉列爾莫·恩達拉·加利馬尼的腐敗和效率低下,並提出人民掌權的口號,為了平息民眾對民主革命黨人的擔憂,巴利亞達雷斯保證將國家的安全部隊置於文人政府的控制之下。當年5月,巴利亞達雷斯領導的人民團結聯盟以33%的得票率贏得大選,並於9月正式就職。 [1]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政治和解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巴利亞達雷斯上台以後,立即作出政治和解和撫平政治創傷的姿態:任命反對黨人士擔任政府職務,12個政府部長中有4位來自其他黨派。這一舉動為巴拿馬政治和解和民主化進程樹立了一個先例。雖然他主張建立必要的國防力量,但鑑於軍隊地位問題仍懸而未決,而各派政治力量又都有自己的意圖和打算,巴利亞達雷斯政府還是於1994年10月推動批准了一個新的憲法修正案,正式廢除了常備軍,但設立了建立“特別警察部隊”的條款,以在“外來侵略威脅”的情況下保衞邊防安全。巴拿馬也成為拉丁美洲第二個沒有軍隊的國家。 [1]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為政舉措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巴利亞達雷斯執政初期按照承諾推行了一套托里霍斯主義、民眾主義的政策:政府力主增加社會開支,並在解決貧困的問題上加大力度。還試圖約束政府的消費以進一步緩解外債負擔。同時還提出了為期5年的經濟現代化計劃,並加緊了對商業活動的控制,目的在於遏制與毒品交易有關的洗錢行為。他的政策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在建立海關緝毒部隊應對毒品交易時,美國提供了320萬美元的援助。 [2] 
在經濟上,巴拿馬政府實施了結構調整計劃,推行自由市場經濟政策,試圖提高經濟的效率和競爭力。於1996年成立了一個融資分析機構,追蹤可能與洗錢有關的資金流動,同年底取消了全部進口配額和許可,並將剩餘的從量税和混合關税全部改行從價關税。1997年9月正式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並將巴爾沃亞港和克里斯托瓦爾港轉交私人經營,1998年對國家電力公司實行了私有化,出售了國家電訊公司49%的股份,並拆分和出售了國家電力公司的部分股份。私有化所獲得的13億美元被用來組建社會開發信託基金,其利息用於社會性投資。為了擴大業務出口,政府還推出了一項國家海運戰略,將運河、港口、機場、鐵路和公路組合成了一個多用途的運輸體系,目的在於將巴拿馬建為一個集運輸、集裝箱修配、石油倉儲及其他運輸服務於一體的國際中心。同年制定了更為嚴格的銀行法。 [2]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對外交往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巴利亞達雷斯上台後,里約集團重新接納巴拿馬為成員國。1994年5月,巴利亞達雷斯作為當選總統出訪了哥斯達黎加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墨西哥等拉美國家;9月巴利亞達雷斯邀請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秘魯和哥倫比亞等國總統出席總統就職儀式。同月,墨西哥總統卡洛斯·薩利納斯到訪巴拿馬。巴拿馬同拉美國家的關係逐步恢復正常。1996年初,巴拿馬與墨西哥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同年5月,巴拿馬與阿根廷簽署了保護投資、互免簽證、動植物衞生檢疫等7個協定。還與秘魯簽署了聯合反毒協定和旅遊合作協定。1997年巴拿馬與哥倫比亞簽署了保護環境和森林生態協定。1998年,巴拿馬成為美國反毒行動的正式夥伴。而在此前兩年美國已同意向巴拿馬警察提供必要的武器裝備。 [2]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政治動盪

巴利亞達雷斯的政策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導致國內矛盾激化。政府的税制改革在金融部門和科隆自由貿易區遭到了強烈的反對。1995年8月,為抗議勞工法改革,工會組織了罷工並與警察發生了衝突,造成死4人傷40餘人的慘劇。政府的緊縮計劃導致大批工人、學生上街抗議,但改革措施還是在立法機構的支持下得以實施。 [2] 
1995年巴利亞達雷斯政府為了推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進程,試圖賦予總統憑法令立法的臨時權力。反對黨認為這種措施是向獨裁倒退,結果導致執政黨與反對黨之間爆發了政治大戰。1996年5、6月間,由民主革命黨人參與管理的一傢俬人銀行被發現進行洗錢活動;與此同時,有人指控總統在1994年大選中接受了販毒分子的非法捐贈。政府的形象和信譽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巴利亞達雷斯宣佈其他內閣成員和其他政府高官的工資將增加一倍,併為諾列加時期的前準軍事成員發放補貼。在1997年他還試圖修改憲法關於總統不得連選連任的規定,為自己在1999年參選作法律上的準備。結果在次年的全民公決中遭到64%選民的反對。民眾的不滿主要針對的是巴利亞達雷斯後期的執政實績:失業率上升、通貨膨脹加劇、社會福利減少以及越來越嚴重的腐敗行為。 [2] 
而在1999年巴利亞達雷斯在權力交接過程中也採取了不配合的態度,在自己任期的最後階段將民主革命黨的支持者推舉為最高法官,同時取消了總統對某些特別款項的控制權。 [2]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卸任後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埃內斯托·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
1999年巴利亞達雷斯卸任,但他仍有意參加2009年的總統大選。2009年9月,檢察機關對他在擔任總統期間的腐敗指控展開調查,12月28日他被逮捕,並於2010年10月被指控洗錢。2011年4月最高法院法官駁回對他的指控。2012年2月,佩雷斯·巴利亞達雷斯因誹謗審計官Alvin Weeden被處以3000美元的罰款或一年監禁。 [2] 
參考資料
  • 1.    湯小棣 張凡.《列國志·尼加拉瓜 巴拿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82-283
  • 2.    湯小棣 張凡.《列國志·尼加拉瓜 巴拿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8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