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鄂温克語

鎖定
鄂温克語(又譯埃文基語或索倫語、Evenki,1930年代前與鄂温語合稱通古斯語)是鄂温克族的傳統民族語言,為通古斯語族中最多人使用的語言,使用人口約2.9萬人。鄂温克世居地區跨越俄羅斯聯邦、中國和蒙古國三國,其中居住於中蒙二國的族民根據民族語言漢譯作“鄂温克族”,而俄羅斯境內的族民則根據俄羅斯語漢譯為“埃文基族”,並衍生出“鄂温克語”、“埃文基語”兩個語言名稱。
中文名
鄂温克語
外文名
Evenki language
語    系
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通古斯語支
方    言
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雅

鄂温克語基本簡介

居住在葉尼塞河以東區域和貝加爾湖以北區域的鄂温克人自稱“埃文基”(Эвэнки,另譯:鄂温克);居住在貝加爾湖以西高地的族民自稱“奧羅奇”/“鄂倫春”(ОрочэнОрочон,意思是“奧羅河的人們”或“從事馴鹿業的人們”,直譯“鹿人”);居住在布里亞特共和國一帶的遊牧族民自稱“牧爾琴”(Морчэн,意思是“馬背上的人們”,直譯“馬人”);而居住在大比拉河流域的族民自稱“比拉爾琴”/“比拉爾”(Бирарчэн,意思是“河上的人”,直譯“河人”)。中俄二國境內的鄂倫春人語言與埃文基語/鄂温克語東部方言相似。
鄂倫春族為獨立於鄂温克族的民族,鄂倫春語為鄂温克諸語言中的一個。俄羅斯官方定位為同一民族,同一語言,稱鄂倫春語為埃文基語的鄂倫春方言(Орочонский диалект)。
使用者分佈在中國內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呼倫貝爾市、黑龍江省訥河市、蒙古國色楞格省、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等。中國、蒙古境內的鄂温克語摻有許多漢語、蒙古語、滿語藉詞。如今鄂温克族在語言方面的漢化程度與周邊的幾個少數民族(如赫哲族、滿族、東北的錫伯族等)相比要低。俄羅斯境內的埃文基族在語言方面俄化程度很深,1992年聯邦普查時29901位埃文基族中有約30%的族民使用埃文基語,而多數只懂俄語,或兼用俄語/雅庫特語、俄語/布里亞特蒙古語而相對沒落了本民族語言。俄羅斯的埃文基語藉詞成分主要有俄語、雅庫特語、布里亞特蒙古語、鄂温語,和少數的尤卡吉爾語、科里亞克語、楚科奇語藉詞。
鄂温克語
鄂温克語(2張)
中國與蒙古的鄂温克語分海拉爾、陳巴爾虎、敖魯古3個方言。俄羅斯的埃文基語分南部方言、東部方言、北部方言三大方言,約50多種土語。其中南北方言相似,而東部方言與南北二方言差別較大。俄羅斯的埃文基語標準語音及正字法均採用使用人數為多的南部方言。1930年至1952年採用南部方言聶普斯基土語(另譯:涅普斯基)為標準語音,但在1940年代聶普斯基的埃文基人人數急劇下降,從而失去了在埃文基民族文化與語言中的主導地位。1952年後改用相似的南部方言伯利古索卡斯基土語,此標準使用至今日。1990年代,隨着薩哈林州及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濱海各州區的經濟騰飛,和東部埃文基人與其他埃文基人相對隔絕的狀況,東部方言開始遠離南北二方言,形成了以薩哈林州西北土語為標準的東部埃文基語,並在地方中小學展開教授。

鄂温克語語序

鄂温克語的基本語序為主詞─受詞─動詞(SOV),其為一中心詞後置(head-final)之語言,此外其間接受詞置於直接受詞前。

鄂温克語詞形變化

鄂温克語是一種高度的黏着語,具有相當數量的詞綴。其人稱代詞有單複數之分,同時其第一人稱代詞有排除形(不包括以第二人稱指稱者)和包含形(包括以第二人稱指稱者)之別;鄂温克語是一種主賓格語言,它有十三個格,但其因方言不同而異;鄂温克語分別可分(alienable)領屬與不可分(inalienable)領屬,其中可分領屬的持有者以主格等標明,其所屬物以被從屬格(possessed case)標明;而不可分領屬則以人稱領屬標記來表明。

鄂温克語研究概況

鄂温克語 鄂温克語
外國的語言學專家、學者較早就開始了對鄂温克語的研究。據筆者所掌握的資料,最早對鄂温克語進行研究的外國學者是俄國語言學家亞歷山大·卡斯特倫(M. Alexander Castren。又譯阿里克桑德爾),他在對包括鄂温克語在內的通古斯諸語言進行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於1856年撰寫出《通古斯諸語語法教科書》。接着是俄國語言學家伊萬諾夫斯基(A. O. Ivanovsky),他利用自己在19世紀50年代所做的索倫鄂温克語實地調查資料,於1894年撰寫 了《索倫語與達斡爾語》,其中也對索倫鄂温克語做了分析。該書稿於1982年由G·卡拉(G.Kala)整理後在布達佩斯出版。可以説,這兩項研究成果向世人較正式而客觀地介紹了鄂温克語語音、詞彙、語法結構等方面的基本特徵。
20世紀初,俄羅斯著名的阿爾泰語言學家波普(H. H. Poppe)把對索倫語進行的田野調查材料整理成142頁的俄文版《索倫語調查資料》,並於1931年在列寧格勒正式出版。該書由索倫鄂温克語會話資料和俄語意譯、索倫鄂温克語詞彙、索倫鄂温克語語音特徵分析、索倫鄂温克語有關語法特徵分析等內容構成。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40餘年時間裏,外國對鄂温克語的研究成就不太顯著,似乎沒有外國專家、學者到鄂温克族居住地區進行過田野調查或實地研究工作。不過,值得提出的是,20世紀70年代以後,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的一些國家分別培養了林賽(美國)、格林伯爾(美國)、津曲敏郎(日本)、風間伸次郎(日本)、金周源(韓國)、楊虎嫩(芬蘭)等從事鄂温克語研究的人才。正是這些後起之秀,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對鄂温克語所進行的研究獲得了相當重要的學術成就。他們多次到鄂温克族人的生活區,對鄂温克語以及各方言做了較全面、系統的田野調查,收集了鄂温克語語音、詞彙、語法以及方言方面的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對這些資料進行了整理和理論分析,陸續公開發表了一些成果。下面分別介紹在此階段對鄂温克語研究做出貢獻的外國專家、學者和他們的主要科研成果。

鄂温克語著名學者

鄂温克語楊虎嫩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東方學研究中心主任、著名的阿爾泰諸語言專家楊虎嫩(Juha Jan hunen)教授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20世紀末的20年間,多次到中國內蒙古鄂温克族生活地區,對莫日格勒鄂温克語和敖魯古雅鄂温克語進行了實地調查,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用英文撰寫了《滿洲里地區通古斯鄂温克語》一書,於1991年在赫爾辛基出版。楊虎嫩教授在書中主要對莫日格勒河流域的通古斯鄂温克語的語音系統、詞彙特徵以及有關形態結構進行了描寫、分析。該書由緒論、語音、詞法、形態變化、特殊詞彙等內容構成,還附有參考書目、縮寫詞、詞彙索等。他認為,莫日格勒鄂温克語有6個長短元音和l7個輔音。據楊虎嫩教授分析,莫日格勒鄂温克語是受布里亞特蒙古語影響較大的一種語言,莫日格勒鄂温克語的許多語音成分同布里亞特蒙古語的語音系統存在相同之處,儘管如此,該語言還是保留着自己原有的語音特徵。該書的中心主要放在對莫日格勒鄂温克語的語音結構系統的分析方面。楊虎嫩還發表了《鄂温克語的未來》等學術論文。

鄂温克語福田昆之

日本語言學家福田昆之於1988年出版了其撰寫的《日本語和通古斯語》一書。書中主要討論了包括鄂温克語在內的通古斯諸語同日本語的基本詞彙間存在的共有現象及語音對應關係和語義關係,同時還論述了有關語法形態結構方面存在的共性。在此基礎上,作者提出了日本語跟包括鄂温克語在內的滿一通古斯諸語屬於同一個語系之學術觀點。日本北海道大學的津曲敏郎教授和東京外國語大學的風間伸次郎副教授在1988年至2004年間,多次到鄂温克族生活區進行實地語言調查,獲得了大量第一手語音資料和話語資料。尤其是1988年夏季津曲敏郎和風間伸次郎對索倫鄂温克語和通古斯鄂温克語的調查,1993年和1996年津曲敏郎對伊敏河流域的索倫鄂温克語、莫日格勒河流域的通古斯鄂温克語的補充調查及對敖魯古雅河流域的雅庫特鄂温克語的調查,2004年風間伸次郎對伊敏河流域索倫鄂温克語的補充調查等,有着十分重要的科學價值。

鄂温克語風間伸次郎

鄂温克語 鄂温克語
在豐富的鄂温克語調查資料基礎上,津曲敏郎教授和風間伸次郎副教授等在日本用日文撰寫出版了《索倫語基本例文集》(津曲敏郎、風間伸次郎、朝克,1991年)和《通古斯語言文化論文集》(黑田新一郎、津曲敏郎,1991年)兩本書。《索倫語基本例文集》將索倫鄂温克語的基礎對話內容跟日語做了對照,還闡述了語法形態變化的基本成分。《通古斯語言文化論文集》對中國鄂温克語的基本情況和使用狀況做了深入淺出的論述。此外,日本學者先後發表了《通古斯語的類型和差異》(津曲敏郎,1990年)、《關於通古斯諸語及相關語言的所有式和讓步式》(津曲敏郎,1992年)、《通古斯諸語言以及文化》(津曲敏郎,1995年)、《日本滿通古斯諸語研究概況》(津曲敏郎,1995年)、《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的新進展》(津曲敏郎,1996年)、《關於鄂温克語敖魯古雅方言》(津曲敏郎,1997年)、《近代化和語言變異—— 以通古斯諸語為例》(津曲敏郎,1997年)、《從通古斯諸民族的發展看現代化以及語言變異》(津曲敏郎,1997年)、《中國的通古斯諸語言》(津曲敏郎,2003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方位名詞》(風間伸次郎,1993年)、《通古斯諸語言基本名詞》(風間伸次郎,1997年)、《通古斯諸語言基礎詞彙裏的動詞和形容詞》(風間伸次郎,1998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的確定賓格》(風間伸次郎,1999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表示讓步的後綴》(風間伸次郎,2001年)、《關於通古斯諸語言動詞使動態的形態變化》(風間伸次郎,2002年)等學術論文,這些論文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討論了中國鄂温克語的語音、語法、詞彙及方言的有關特徵。但是,他們的研究重點主要在鄂温克語的語音和詞彙方面。
同時,日本學者對中國學者的鄂温克語研究成果也比較重視,如津曲敏郎教授編輯出版了《朝克著(鄂温克語基礎語彙集)英文索引本》 (英文版,1993年),為西歐學者使用《鄂温克語基礎語彙集》帶來了很大方便。另外,日本北海道大學承擔的日本文部省的《中國鄂温克族語言文化研究》項目(1988-1994年)的科研成果《鄂温克語三大方言基本詞彙對照集》(朝克,1995年)以及《中國通古斯諸語基礎詞彙對照》(朝克,1997年)等,先後用日文在日本小樽商科大學出版。

鄂温克語其他信息

或許受到以上學術研究成果的影響,日本的東北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大東文化大學、北海道大學、大阪外國語大學、筑波大學、神奈川大學、京都產業大學等紛紛立項研究鄂温克語言文化。例如,由日本東北大學成澤勝教授主持的《古代通古斯研究》(1998-2001年)、筑波大學丸山宏教授主持的《索倫鄂温克語言文化調查研究》(2003-2004年)、北海道大學津曲敏郎教授主持的《鄂温克語資料分析研究》(2003年)、大東文化大學中島幹起教授主持的《索倫鄂温克語口語研究》(2003-2004年)、神奈川大學佐野賢治教授主持的《鄂温克語言文化宗教研究》(2002-2004年)、東京外國語大學風間伸次郎副教授主持的《鄂温克語話語資料整理及分析》(2003-2004年)、大阪外國語大學鹽谷茂樹副教授主持的《蒙語和鄂温克語等共有詞尾研究》(2003-2004年)、京都產業大學池田哲郎教授主持的《通古斯諸語和東亞諸語言》(1997-1998年),等等。
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公開發表,例如《通古斯諸民族及其語言》(朝克,2002年)、《鄂温克語及會話》(中島幹起、朝克,2005年)、《蒙語及鄂温克語等的共有詞尾》(鹽田茂樹,2004年)、《鄂温克語會話資料》(風間伸次郎,2004年)等。《鄂温克語會話練習冊》的“前言”中闡述了鄂温克語和鄂温克族人的基本情況以及鄂温克語語音體系,“會話”部分包括問候語、家庭日常會話、旅遊會話、住宿會話、用餐會話、購物會話、就醫看病會話等內容,“附錄”中有鄂温克語元音和輔音基本結構與特徵、鄂温克語元音和諧現象與特徵、鄂温克語音節及詞重音特徵、鄂温克語詞彙特徵、鄂温克語語法形態變化特徵、鄂温克語特殊名稱特徵等內容。

鄂温克語保護措施

為搶救保護鄂温克族瀕臨失傳的語言,內蒙古組織專家學者編寫《鄂倫春語圖解詞典》,並籌備出版。詞典採用彩色照片、卡通、繪畫插圖等,圍繞達斡爾族歷史、文化、經濟、風俗、宗教、日常生活等30個主題進行分類,重點講解3000多個常見單詞和詞組。每一詞條的文字解釋部分使用普及度較高的達斡爾語記音符號和漢文標記,讀音以達斡爾布特哈方言為標準。書後附有索引,方便讀者查閲。
內蒙古發揮鄂温克族研究會的作用,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舉辦不同形式的語言會話培訓班,鼓勵中青年人、特別是中小學生學習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化。
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錄製鄂温克族語言的會話影像資料,將早期的錄音資料轉化為數字資料。發揮廣播電視的作用,舉辦廣播電視會話講座,普及這些瀕臨失傳的語言。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