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奈西德穆

鎖定
埃奈西德穆是古希臘哲學家,懷疑學派的第三代代表。他提出了放棄對任何事物作出判斷(即懸擱判斷)的觀點,並列舉了十點理由,稱為“懸擱判斷的十點論式”公元前1世紀希臘的懷疑論哲學家,出生於克里特島的克諾索斯。他是皮浪主義的代表之一,其主要著作為《Pyrrhoneia 》(Πυρρώνειοι λóγοι),書中的核心思想為四點,分別為論述懷疑論的原因、對因果關係與真理的論證、描述一種物理理論以及一種倫理理論。其中第一點尤為重要,對此他提出了“懸擱判斷的十點論式”,從中給出了之所以懷疑的十大原因
中文名
埃奈西德穆
外文名
Aenesidemus
類    別
古希臘哲學家
學    派
懷疑學派的第三代代表
作    品
《Pyrrhoneia 》

目錄

埃奈西德穆人物介紹

埃奈西德穆(Aenesidemos Knossos,約前100一前40)古希臘哲學家。懷疑學派第三代領袖。據傳曾在埃及亞歷山大里亞城從事教學活動。在維護懷疑主義的基礎上,指出學園的懷疑派的缺點,認為他們一方面批評獨斷論,另一方面又獨斷地堅持可能和不可能之間的嚴格區別;雖和所有其他懷疑派一樣認為“不動心”是人的最高境界,但極少正面探討人的理想等。其特點是把辯證法的因素貫徹到對獨斷論的批評中。其哲學包含四個主要組成部分。一,制定論證懷疑和懷疑主義的理由。提出放棄對任何事物作出判斷的十點理由,即“十式”:(1)不同的生物有不同感覺方式;(2)各人的身心和所觀察的事物都各不相同;(3)同一人的不同感官以不同方式感知事物,它們是彼此自相矛盾的;(4)人的身心在感受事物時,隨着時間、身心狀況的變化而變化;(5)觀察事物時,隨方向和距離的不同而不同,從而獲得不同的結果;(6)對事物的感覺是憑藉空氣等中介的;(7)事物的顏色、温度、大小和運動,處在永恆變化中;(8)一切感覺都是相對的,彼此影響的;(9)人的印象由於重複與否而導致深刻與否;(10)不同法律和社會條件下的人,有不同的信仰。由此得出結論,人的感覺是純粹主觀的,只能“懸擱判斷”,以後就成為懷疑派批評獨斷論的邏輯模式,F。培根、休謨、康德也以此反對獨斷主義。
二,押擊伊壁鳩魯和斯多亞主義的因果觀。認為因果依賴感知事物的心靈,它的有效性是主觀的,因果之間的關係是難以置信的。要是兩件事情不同,那麼它們或者同時或者相繼發生,要是同時發生,原因就是結果,結果就是原因,要不是同時發生,那麼結果不能先於原因,原因必須先於結果,這樣,有一瞬間原因就不是結果,結果就不是原因。因此因果之間的關係是難以置信的,在此基礎上提出懷疑主義的原本原理:各種原因是普遍的對立。從主觀唯心主義出發,重新解釋了赫拉克利特的對立統一學説。三,提出懷疑自然哲學(物理學)的論證。認為就人這個主體來講,各種對立是並存的,同一對象中各種對立的性質也是並存的,從而否認事物的因果性和認識的真理性。四,根本否認道德標準。認為人不能以善、快樂或幸福作為絕對的、具體的理想,一切行為同時產生快樂和痛苦、善和惡;一切道德倫理的努力是徒勞的和毫無意義的。 [1] 

埃奈西德穆懸擱判斷

埃奈西德穆

不同生物有不同的感覺方式;

埃奈西德穆

個人身心和所觀察的事物都各不相同;

埃奈西德穆

同一人的感官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它們是互相矛盾的;

埃奈西德穆

人的身心在感受事物時,隨着時間、身心狀況的變化而變化;

埃奈西德穆

對事物的觀察,隨着方向和距離的不同而不同,獲得的結果也不相同;

埃奈西德穆

對事物的感覺是憑藉空氣等中介的;

埃奈西德穆

事物的顏色、温度、大小和運動,處在不斷的變化當中;

埃奈西德穆

一切感覺都是相對的和互相影響的;

埃奈西德穆

人對事物的印象由於重複與否而導致深刻與否;
○10不同法律和社會條件下的人,有不同的信仰。
由此得出結論,人的感覺(感性認識)是純粹主觀而不可靠的,所以只能“懸擱判斷”。
(2)阿格利巴是古羅馬哲學家,是懷疑學派的第五代繼承人。他繼埃奈西德穆針對感性認識不可靠的觀點,進一步認為理性認識也不可靠,並提出“懸擱判斷的五點論式”,即:
①“意見的衝突”。他認為,人類對於同一對象的意見是不一致的,是互相矛盾的。因此,最聰明的辦法是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②“無窮倒退”。據以論證的論據本身還需要逐一論證,直至無窮。
③“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相對性”。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是取決於或相對於進行認識的主體,但孤立事物是無法被認識的,只有和他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而他物仍只有和其他事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結果勢必同樣導致“無窮倒退”。此外,處在不同條件下的事物,在被感知或被思考時又是不同的。所以絕對的認識和絕對的認識標準是沒有的。
④“憑空假設”。獨斷論者為避免種種“無窮倒退”,從而肯定一種“不證自明”的公理作為出發點。它純粹是人為的準則,它的證明仍來自於某種前提,結果仍然無法逃避“無窮倒退”。這種公理是不合理地非法憑空設定的。
⑤“循環論證”。他認為,感性認識無法用理性認識來證明,理性認識也無法用感性認識來證明,否則勢必陷入循環論證。因為用來論證的論據本身尚有待證明。
結果只能放棄判斷,“懸擱判斷”,對任何事物不作判斷。
探討:所謂判斷,就是對事物的情況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維形式。如:“我是學生。”“我不會英語。”就是判斷。它在其語言形式上表現為一個句子,但並非所有的句子都表達判斷。一般説來,陳述句表達判斷,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不直接表達判斷,但有時隱含判斷。判斷是由概念組成的,它有兩個基本的邏輯特徵值:若判斷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符合客觀實際,則為真;若不符合客觀實際,則為假。
關於“懸擱判斷”的“五點論式”和“十點論式”,都是片面誇大了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反映客觀實際的相對性。但不應由此就走向另外一個極端,拒絕對事物作出任何判斷。

埃奈西德穆十點論式的片面性

①不同的生物雖然有不同的感覺方式,但作為人這一類而言,感覺方式是有共性的;
②個人的身心和所觀察的事物雖然都各不相同,也就是隨機性很強,但或許還是能夠從中找到共同的思維規律的;
③④⑤⑥⑧同一人的感官以不同的方式感知事物,它們可能會相互矛盾;人的身心在感受事物時,可能隨着時間、身心狀況的變化而變化;觀察事物時,雖然隨着方向和距離的不同而不同,可能會獲得不同的結果;對事物的感覺是憑藉空氣等中介的;一切感覺都是相對的和互相影響的。儘管這樣,它們還是有共性的。這幾方面的典型共性就是它們都是人的大腦(真心)的間接功用,主要以眼、耳、鼻、舌、身等來感知事物。由於眼、耳、鼻、舌、身容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響,同時這種功用感知到的都是事物的局部特徵,且每一種事物都是有很多局部特徵的,所以它給人的感覺是感知結果隨機性很強。儘管如此,人們的感覺很多還是相似或者是相同的,不應因為有差異而否認共性。
⑦事物的顏色、温度、大小和運動,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這樣一來,好像無法感知或認識事物了。其實我們已經探討過,如果從作為系統的事物整體性出發,這個事物還是這個事物,它本身並沒有成為別的事物。所以,人可以從整體上來了解事物。這是大腦(真心)的直接功用,它所表現出來的思維是直覺(直感)思維、形象思維等,也仍然是人們感知事物時所共有的。
⑨人對事物的印象由於重複與否而導致深刻與否。這説明人的大腦(真心)接收或貯存信息時,通過不斷重複而使這些信息的信息量加大,信息量加大就導致了印象的深刻。這也是人的思維共性。
○10不同法律和社會條件下的人,有不同的信仰。但儘管如此,同一時期的人在意識領域(如思維特徵)上還是有一定共性的。由此,互相之間才可以進行一定程度的交流。
可見,人的感覺(感性認識)還是具有一定共性的,或者説可以從中發現一定的思維規律,而並非純粹是主觀而不可靠的。對阿格利巴“懸擱判斷的五點論式”片面性的剖析: ①關於“意見的衝突”。他認為人類對於同一對象的意見是不一致或互相矛盾的。因此,最好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其實,人類對同一對象的意見並非總是不一致或互相矛盾的,很多時候還是一致的。即使不一致,也可以通過大家公認的公理、定理進行大家公認的邏輯論證(即因明),來達成觀點上的一致。
②關於“無窮倒退”。他認為,據以論證的論據本身還需要逐一論證,直至無窮。
佛法哲學中認為,宇宙中找不到“第一因”,所以從這點上可肯定論據的“無窮倒退”。但並不能因為“無窮倒退”就認為人們沒有一致的觀點。在因果的不斷論證中,人們在其中就可能找到共同的觀點,從而達成一致。
③關於“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相對性”。阿格利巴認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是取決於或相對取決於進行認識的主體,但孤立事物是無法被認識的,只有和他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而他物也只有和其他事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結果勢必同樣導致“無窮倒退”。此外,處在不同條件的事物,在被感知或被思考時又是不同的。所以絕對的認識和絕對的認識標準是沒有的。
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單個事物的不同局部也是互相聯繫的。其實對孤立的事物進行認識,一方面,可以將它放入一個大系統中,對大系統的整體性(全息性)進行研究。這種整體性是構成這個系統(整體)的各個局部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將事物作為相對孤立的整體,通過其局部特徵來認識事物。所以“孤立事物是無法認識的”説法有些片面。處在不同條件下的事物,在被感知或被思考時可能不同,但這仍有可能是人們遵循共同的思維規律(如推理)和其他客觀規律的結果。
④關於“憑空假設”。他認為,獨斷論者為避免種種“無窮倒退”,從而肯定一種“不證自明”的公理作為出發點。它純粹是人為的準則,它的證明仍來自於某種前提,結果仍然無法逃避“無窮倒退”。這種公理是不合理地非法憑空設定的。
所謂公理,是其真實性得到公認而無需證明的判斷或命題。可見,公理的真實性已經得到了“公認”,並非是“獨斷”的行為。
⑤關於“循環論證”。他認為,感性認識無法用理性認識來證明,理性認識也無法用感性認識來證明,否則勢必陷入循環論證。因為作為論證的論據本身尚有待證明。
人的感性認識可以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也可以指導感性認識,進而驗證理性認識是否正確。二者是互相促進、互相制約、辯證統一的。同時,用於論證的論據本身可能已經是公理、定理。所以並非一定是循環論證。
由此可見,理性認識並非不可靠。
綜上所述,人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上是存在一定共性的,從而形成公理和定理,並由此進行判斷和交流。認為結果只能“懸擱判斷”,其想法和行為是極端的。
其實,埃奈西德穆和阿格利巴的“懸擱判斷”本身就含有判斷的成分。如果真的完全“懸擱判斷”的話,那麼這個命題也不能説出來了。這種矛盾是集合性與排他性的矛盾,我們將要在以後進行探討。

埃奈西德穆五點論式片面性

①關於“意見的衝突”。他認為人類對於同一對象的意見是不一致或互相矛盾的。因此,最好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斷。
其實,人類對同一對象的意見並非總是不一致或互相矛盾的,很多時候還是一致的。即使不一致,也可以通過大家公認的公理、定理進行大家公認的邏輯論證(即因明),來達成觀點上的一致。
②關於“無窮倒退”。他認為,據以論證的論據本身還需要逐一論證,直至無窮。
佛法哲學中認為,宇宙中找不到“第一因”,所以從這點上可肯定論據的“無窮倒退”。但並不能因為“無窮倒退”就認為人們沒有一致的觀點。在因果的不斷論證中,人們在其中就可能找到共同的觀點,從而達成一致。
③關於“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相對性”。阿格利巴認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都是取決於或相對取決於進行認識的主體,但孤立事物是無法被認識的,只有和他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而他物也只有和其他事物發生聯繫才能被認識,結果勢必同樣導致“無窮倒退”。此外,處在不同條件的事物,在被感知或被思考時又是不同的。所以絕對的認識和絕對的認識標準是沒有的。
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繫的,單個事物的不同局部也是互相聯繫的。其實對孤立的事物進行認識,一方面,可以將它放入一個大系統中,對大系統的整體性(全息性)進行研究。這種整體性是構成這個系統(整體)的各個局部的共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將事物作為相對孤立的整體,通過其局部特徵來認識事物。所以“孤立事物是無法認識的”説法有些片面。處在不同條件下的事物,在被感知或被思考時可能不同,但這仍有可能是人們遵循共同的思維規律(如推理)和其他客觀規律的結果。
④關於“憑空假設”。他認為,獨斷論者為避免種種“無窮倒退”,從而肯定一種“不證自明”的公理作為出發點。它純粹是人為的準則,它的證明仍來自於某種前提,結果仍然無法逃避“無窮倒退”。這種公理是不合理地非法憑空設定的。
所謂公理,是其真實性得到公認而無需證明的判斷或命題。可見,公理的真實性已經得到了“公認”,並非是“獨斷”的行為。
⑤關於“循環論證”。他認為,感性認識無法用理性認識來證明,理性認識也無法用感性認識來證明,否則勢必陷入循環論證。因為作為論證的論據本身尚有待證明。
人的感性認識可以上升到理性認識,理性認識也可以指導感性認識,進而驗證理性認識是否正確。二者是互相促進、互相制約、辯證統一的。同時,用於論證的論據本身可能已經是公理、定理。所以並非一定是循環論證。
由此可見,理性認識並非不可靠。
綜上所述,人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上是存在一定共性的,從而形成公理和定理,並由此進行判斷和交流。認為結果只能“懸擱判斷”,其想法和行為是極端的。
其實,埃奈西德穆和阿格利巴的“懸擱判斷”本身就含有判斷的成分。如果真的完全“懸擱判斷”的話,那麼這個命題也不能説出來了。這種矛盾是集合性與排他性的矛盾,我們將要在以後進行探討。
參考資料
  • 1.    金炳華等編.哲學大辭典(修訂本) (上、下冊):上海辭書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