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刺梳鱗蟲

鎖定
埃刺梳鱗蟲,為葉須蟲目、錫鱗蟲科的其中一種,國內分佈在南海,東海。
中文名
埃刺梳鱗蟲
拉丁學名
Ehlersileanira incisa [1] 
動物界 [1] 
環節動物門
多毛綱
葉須蟲目PHYLLODOCIMORPHA
亞    目
鱗沙蠶亞目APHRODITIFORMIA
錫鱗蟲科Sigalionidae
埃刺梳鱗蟲屬Ehlersileanira
incisa
分佈區域
南海, 東海,大西洋北部和南部, 墨西哥灣, 印度洋西部, 菲律賓羣島
命名者及年代
Grube,1877
編    號
10465
ogenus
Sthenelais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志 環節動物門 多毛綱 I.葉須蟲目:236-237

埃刺梳鱗蟲形態特徵

口前葉卵圓形,與第 1 對疣足部分癒合,中央觸手基節較長,遊離部分短,基節具耳狀突,側觸手位於第 l 疣足基部的內背側。眼有或無。半圓形的項器常常較明顯。觸角可延伸至大約第 16 節。第 3 對疣足無背須和背瘤。鰓開始於第13—30剛節,開始很小,以後變大。疣足雙葉型,末端唇葉具多個光滑的莖狀突。背剛毛為簡單刺毛狀;腹剛毛為簡單刺狀,端片稍彎,上具橫紋。腹須為指狀,較疣足葉短,具短的外基節,基節中部無乳突。鱗片光滑,不透明,不具緣穗,開始為卵圓形,以後增大為梨形,體中部鱗片一側有凹裂,約第 27 節後每節皆有,在與鱗莖接觸處有一黑斑。
標本體長約 90mm,寬約 7mm。 [2] 

埃刺梳鱗蟲分佈範圍

國外分佈:大西洋南部和北部,墨西哥灣,印度洋西部,菲律賓羣島
國內分佈:南海和東海。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