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鱼又叫清道夫鱼、吸盘鱼、琵琶鱼, [5]是鲇形目 [2]甲鲇科下口鲶属的一种杂食性鱼类。 [3]垃圾鱼体大,头部扁平,背鳍高,尾部侧扁,口唇发达如吸盘;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 [4]雌雄鉴别困难,性成熟的雌鱼腹部比雄鱼略膨胀。 [4]垃圾鱼因其游过的地方都较为干净,故此得名。 [6]从腹面看,很像一个小琵琶,故又称为琵琶鱼。 [5]
垃圾鱼原产于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 [6]喜欢弱酸性软水,适宜水温20℃以上。垃圾鱼体格健壮,适应性强, [5]白天多隐藏于水底阴暗处,夜间出来觅食。 [7]垃圾鱼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 [6]垃圾鱼为卵生,人工繁殖很难,家庭养殖几乎无法完成繁殖活动。渔场里可通过大水流模拟自然溪流,从而刺激鱼产卵。 [4]寿命可达10年。 [8]
垃圾鱼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是水族箱里最好的清洁工。垃圾鱼成年后食量较大,不但吸食藻类,还会吞食鱼苗,若大量饲养清道夫鱼的话,有可能会破坏许多鱼卵,导致其他种类的鱼繁殖过慢,并威胁其他鱼类的生存,破坏生态链。 [6]
- 别 名
- 垃圾鱼、吸盘鱼、琵琶鱼
- 中文学名
- 清道夫
- 界
- 动物界
- 门
- 脊索动物门
- 亚 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纲
- 辐鳍鱼纲
- 亚 纲
- 硬骨鱼亚纲
- 目
- 鲶形目
- 科
- 棘甲鲶科
- 种
- 清道夫鱼
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饵料以藻类为主,也要投喂活食。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在拜市水族箱中繁殖困难。垃圾鱼是杂食鱼类,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鱼卵,也能大量吞食鱼苗,威胁着其他鱼类的繁殖生长,而且垃圾鱼在江河中没有天敌。可以与其他鱼类放在一块。
全身被盾鳞,体表粗糙,。体灰黑色或淡褐色,体表有黑白色花纹。体格健壮,易饲养,属于底栖性,不善游泳,只在河底淤泥中生存。此鱼在幼鱼时,身长糊戒页不到10厘米,看起来颇章甩可爱,在水族箱中专吃其他鱼类排泄物及水底沉淀物、水草甚至烂泥等,胃口奇佳且消化能力好,因此而得名垃圾鱼,还有一个比较生活化的名字,叫“清道夫”。
清道夫是杂食鱼类,吸食藻类、底栖动物和水中的垃圾,也能大量吞食鱼卵和鱼苗。在水族箱中常吸附在石块上、玻璃上稳定身体和吸食藻类,也寻觅底栖动物(如水蚯蚓),是水族箱中忠实的“清洁工”。属夜行性鱼类,可与健康的品种鱼混养。清道夫喜食饲料,特别是沉性小颗粒饲料,便于吸盘吸入,对于浮在水面上的小颗粒饲料,会采用肚皮倒贴水面的方式吸食。
尽管如此,清道夫还是可以清洁鱼缸的壁面。它擦过的地方都特别的干净。清道夫的嘴像吸尘器一样,把鱼粪、绿色的植物统统吸到了肚子里。它嘴里还含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里是氧气,这样就可以使它在水里的时间变长,让它可汽妹以吃到更多的“食物”了。清道夫以鱼苗戏删重、海藻、细菌、饲料为主要食物饥饿难耐时也会吃少量鱼类排泄物,这也成为了它名字的由来。 [1]
产地分布
播报编辑
原产地:巴西、委内瑞拉
饲养管理
播报编辑
繁殖方式
播报编辑
卵生,繁殖困难。清道夫的雌雄鉴别不易,人工繁殖同样很难。家庭养殖几乎无法完成繁殖活动。渔场里据称是通过大水流模拟自然溪流的水文状态完成繁殖的。
注意事项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