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花香草

鎖定
垂花香草(Lysimachia nutantiflora F. H. Chen & C. M. Hu),杜鵑花目報春花科植物,生於山谷林下,海拔800-1100米。
中文名
垂花香草
拉丁學名
Lysimachia nutantiflora F. H. Chen & C. M. Hu [1]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杜鵑花目
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
垂花香草
保護級別
近危(IUCN標準)

垂花香草形態特徵

垂花香草線稿圖 垂花香草線稿圖 [3]
株高30-40釐米,幹後無香氣。根莖平展,木質,發出多數側根。莖單生或2-3條簇生,草質或基部稍木質化,具稜,稜邊呈狹翅狀,上部多少被褐色腺體,除腋生總狀花序外,通常不分枝。葉互生,近等大,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6-19釐米,寬3.5-8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短漸狹或近圓形,邊緣微皺呈波狀,上面深綠色,疏被偃伏的小剛毛,下面帶紫色,無毛,有糠粃狀不明顯的小腺體,干時薄紙質,側脈6-7對,網脈纖細,在下面明顯;葉柄長1.3-3釐米,具極狹的草質邊緣。總狀花序腋生和頂生,長9-23釐米,稍下彎,由5至多花組成;苞片葉狀,橢圓形至披針形,無柄或具短柄,最下方的長達2.8釐米,寬15毫米,向梢端漸次變小;花梗絲狀,長2-3.5釐米,稍彎垂;花萼長約4毫米,深裂近達基部,裂片近圓形,先端具驟尖頭,鮮時常呈暗紫色;花冠黃色,長可達10毫米,基部合生1-1.5毫米,裂片長圓形,寬4-5毫米,先端鈍;花絲基部與花冠合生約1毫米,分離部分極短;花葯長3-4毫米,頂孔開裂;子房卵珠形,花柱長約4毫米。花期5月。 [1] 

垂花香草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800-1100米的山谷林下。 [1] 

垂花香草分佈範圍

分佈於廣西西南部(百色田陽那坡)。 [1] 

垂花香草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