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穗金刀木

鎖定
垂穗金刀木屬大喬木,高約40m,胸徑約1.2m。原為玉蕊科,後分出為金刀木科。本屬約10種,分佈於東南亞及南太平洋地區。主要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進口,略成小批量。生長於密林潮濕地, 山谷闊葉林中, 山谷密林下。
中文學名
垂穗金刀木
植物界
無患子目
金刀木科
金刀木屬
垂穗金刀木
分佈區域
雲南省
海    拔
120--1200米

垂穗金刀木形態特徵

大喬木,高達30米,樹幹直徑達1米。
葉互生,有時聚生於枝頂,葉片薄革質,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至窄橢圓形,長7—25釐米,寬3—7.5釐米,頂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狹楔形,全緣,微向背反捲;葉柄長2—3.5釐米。
穗狀花序長達1米,花相距甚遠;花白色,無柄;萼裂片2枚,外面被疏毛;花瓣4枚,圓形,直徑達1.5釐米;雄蕊多數,花柱長達3.5釐米,線狀。
果紡錘形,長達10釐米,直徑3.5釐米。
花期4月,果期10月。

垂穗金刀木生長環境

海拔下限560海拔上限760本種主產區地處熱帶北緣,常見於山谷濕潤的常綠闊葉林中。土壤多為赤紅壤和黃壤。

垂穗金刀木分佈範圍

雲南產金平、馬關、景洪,生於海拔560—760米的山谷濕潤闊葉林中。 [1] 

垂穗金刀木主要價值

主要用來觀賞。
金刀木 金刀木
木材用途:適用於高級傢俱地板、細木工、工具柄、膠合板、室內裝修、建築用材、枕木、樁木、橋樑等。

垂穗金刀木構造特徵

垂穗金刀木
垂穗金刀木(5張)
樹皮:厚0.5~1.5cm,質軟,易條狀剝離。外皮灰褐至棕褐色;表面粗糙,具較多龜裂紋,易鱗片狀脱落。內皮紅褐色;韌皮纖維發達,易撕成麻片及麻絲狀;切削麪常見砂粒狀及針狀結晶。橫斷面:心邊材區別明顯。心材紫紅褐色,具深色細條紋。邊材淺黃白色,寬5~10cm。生長輪略明顯,具深色組織帶。宏觀構造: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見,略少,大小中等;主為徑列復管孔(2~3個),少數單管孔。軸向薄壁組織放大鏡下明顯,傍管狀及不連續絃向細線狀,後者與木射線構成網狀。木射線放大鏡下明顯,略密,窄。
木材材性:澤弱;具有美麗的花紋。紋理直至略交錯;結構略細而勻;重硬;強度很高;幹縮小。易於加工,切面光滑;油漆和膠黏性能良好;握釘力強,須先鑽孔。耐腐。乾燥困難,易開裂、翹曲。氣幹密度0.70~0.90g/cm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