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垂拱格

鎖定
垂拱格是武則天在評定徐敬業叛亂後,頒佈的法律文書,因垂拱元年頒佈而得名。
中文名
垂拱格
出    處
《尚書·武成》
實    質
法律文書
垂拱的意思就是天下太平,出 處 《尚書·武成》:“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今天的成語垂拱而治 ( chuí gǒng ér zhì )就是由此而來,形容毫不費力,垂衣拱手,天下可大治。治:平安。古時比喻統治者不做什麼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稱頌帝王無為而治。 武則天在平定徐敬業叛亂後,大赦天下,頒佈垂拱格。 舊唐書記載:垂拱元年春正月,以敬業平,大赦天下,改元。劉仁軌薨。三月,遷廬陵王哲於房州。頒下親撰《垂拱格》於天下。
格式是唐法律文書中律、令、格、式四類中的兩類。格偏重於禁防,出自詔敕,一段時間整理一次,以時間命名。前有《貞觀格》、《永徽格》。《永徽格》始分留司格(留本司掌握)、散頒格(發至州縣,天下共有)。式乃各種規章細則,以尚書省二十四司及各府名為篇名。前有《貞觀式》、《永徽式》。是年,則天令內史裴居道、夏官尚書岑長倩、鳳閣侍郎韋方質,與刪定官袁智弘、王守慎等十餘人,將武德以後垂拱之前詔敕中有利於當時的編為新格二卷,己親自作序。二卷之外,別編六卷,以作曹司行用,名《垂拱留司格》。則天又令裴居道等刪改舊式,加計帳及勾帳式,與舊式匯成二十卷,成《垂拱式》。方質詳練法理,守慎有經理之才,是以《垂拱格》、《垂拱式》時稱詳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