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坪泉村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下轄村)

鎖定
坪泉村,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西南30公里的風山嶺腳下,山大溝深,面積約二十五平方公里。全村210户,480口人,有245個勞動力,分別居住在坪泉、石窯、楊灣、張溝、扶腰5個自然莊上,耕種着1035畝土地。主要經濟發展以種糧,蠶桑為主,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達22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800元。
中文名
坪泉村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
面    積
二十五平方公里
人口數量
480 人

坪泉村歷史沿革

坪泉村在2006年前是石窯村的一個自然村,由於1942農曆正月初八,是老百姓求神保佑祭星之日。當晚,晉豫區黨委書記聶真,太嶽南進支隊司令員王新亭率領八路軍十七團開進了坪泉。老百姓真是喜出望外,家家户户打開房門,拉的拉,拽的拽,把親人迎進家門,端上了飯菜,騰出了好房,拿出被褥,招待親人。特別是老百姓知道八路軍消滅了“東府”(錫山領導的地方政府),又追剿“西府”(國民黨領導的地方政府)節節勝利的喜訊後,堅決支持八路軍打鬼子,剷土匪的勁頭大大高漲,一時間報名參軍,組織自衞隊的熱潮洶湧澎湃,從此坪泉一度成為南進支隊一部的紮營之地。
與此同時,中共晉豫區黨委書記聶真,中共晉豫第一地委書記王毅之,組織部長馬紀民、地委委員陸達,以及李敏唐等黨的領導幹部也聚會於此。l942年2月初地委書記王毅之在此召開秘密會議,宣佈中共陽城縣委重新組建成立,任命陸達為書記,趙子清為副書記兼宣傳部長,李敏堂為組織部長,徐毅、崔松林、程建章等為縣委委員。縣委在此成立後,立即召開了縣委會議,作出了決議,制定了全縣開展敵後抗日工作的大政方針。同時,魏維良為縣長的抗日民主政府在輝泉村宣佈成立後即轉駐於此,陽南,陽北分開後,縣委書記王競成,縣長劉格民等也駐坪泉。縣委、縣政府建立健全了縣民政、武裝、糧食、公安局等政權機構,開辦了造紙、印刷、被服、皮革支前四廠。組織抗日團體,打擊日寇,懲處漢奸,擴大抗日根據地。組建區村抗日政權,恢復基層黨組織,壯大抗日隊伍,建立地方武裝縣大隊(獨立營),配合主力消滅土匪,打擊日寇。加強了黨對抗日工作的領導。為紀念縣委,縣政府曾駐於此,故改石窯村為坪泉村。

坪泉村經濟建設

坪泉村原以種植穀子、玉米、小麥為主,糧食播種面積在三中全會前達1035畝,年產量為291噸。因地處山區,山害十分嚴重,因此,近年來對種植結構進行了調整,現在糧食播種面積實際只有560畝,(退耕還林200畝),2008年糧食總產量為128噸,而桑園面積卻從零發展為225畝,蠶繭產量達到了34600斤,價值35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達730元,占人均收入3800元的l9.18%。村裏自建烘繭站,蠶繭直銷縣蠶桑服務中心。

坪泉村其他信息

2006年4月6日開工至9月底結束,投資228萬元,打河壩2350米,(填方l0500立方米),動用土方72800立方米,在石窯河畔墊灘地150畝,全部建成自流灌溉水澆地,在這些新墊的灘地上載桑130畝,從而促使全村蠶桑生產有了一個很大發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