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坤下坎上

鎖定
《坤下坎上》是春秋時期儒學家卜商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坤下坎上
作    者
卜商
創作年代
春秋時期
出    處
《子夏易傳》
作品體裁
散文

坤下坎上作品原文

坤下坎上
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象曰:比,吉也。比,輔也。下順從也。原筮元永貞,無咎。以剛中也。不寧方來,上下應也。後夫兇,其道窮也。
眾畏險民,鹹其安也。輔其正而獲吉也。剛位於尊也。本其陽之德行,仁也。居中可以長正也。長正可以寧方也。筮而比之,亦何咎也,則不寧,輔而安矣。後夫道窮,雖求輔,兇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地載水而澤也,水得地而安也。下得上而寧也,上得下而位也。故先王建萬國和親諸侯,然後天下安也。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他吉。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眾各保其所居也。能初以求比,是以吉也。知乎幾,辨乎微,為天下首。比必自誠信盈於素分也。素分盈,則主恩及,而他吉來矣。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象曰: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為五內比,應而相合,承其私也。為眾所覩也。能自守中正,故保其吉也。
六三,比之匪人,象曰:比之匪人,不亦傷乎。
不正,不能辨,其去就,而輔於上,無首也。可比非其人乎,不亦傷矣。
六四,外比之,貞吉。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比於尊,剛承上,輔賢,得正,吉也。
九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順,失前禽也。邑人不誡,上使中也。
為天下王也,背之以來,皆吾人也。則可以安天下矣。獨守其中,而私其應,為眾所觀,非顯其私歟。疾其背,而愛其向也。則失其不來者矣。邑有家者也,私也,豈王者顯私也。偏其私,故邑人不誡,王所使之,然也。雖顯,其吉。正其位而尊也。
上六,比之無首,兇。象曰:比之無首,無所終也。
無誠於附,道窮,而比,戮,斯及矣,何終哉。 [1] 

坤下坎上作者簡介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稱“卜子”或“卜子夏”。春秋末年晉國温地(今河南温縣)人,一説衞國人,“孔門十哲”之一,七十二賢之一。性格陰鬱,勇武,為人“好與賢己者處”。以“文學”著稱,曾為莒父宰。提出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思想,還主張做官要先取信於民,然後才能使其效勞。後來孔子喪,孔門亂,子夏到魏國西河教學。李悝、吳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為師。宋人疑之,《詩》《春秋》等書,均是由他所授。 [2] 
參考資料
  • 1.    卜商撰.子夏易傳:中華書局,1991年第1版:卷一
  • 2.    焦作市文化局編,焦作市文物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10月,第3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