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坑底鄉

鎖定
坑底鄉,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地處壽寧縣北部,東與浙江省泰順縣羅陽鎮嶺北鄉交界,東南和南與犀溪鄉大安鄉毗連,西和浙江省慶元縣江根鄉官塘鄉接壤,北與浙江省景寧縣雁溪鄉相鄰,鄉人民政府距壽寧縣城27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97.71平方千米。 [3]  截至2019年末,坑底鄉户籍人口為18525人。 [3] 
建縣前,屬政和縣政和裏十一都、十二都;1984年9月,改坑底鄉。 [2]  截至2021年10月,坑底鄉轄20個行政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坑底村坑底街12號。 [2] 
截至2019年末,坑底鄉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3] 
中文名
坑底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壽寧縣
地理位置
壽寧縣北部
面    積
197.71 km² [3] 
下轄地區
2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坑底村坑底街12號
電話區號
0593
郵政編碼
355509
氣候條件
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J
人    口
18525人(截至2019末户籍人口) [3] 

坑底鄉歷史沿革

建縣前,屬政和縣政和裏十一都、十二都。
明景泰六年(1455年),建縣後,屬壽寧。
清代,屬北鄉。
民國元年(1912年),屬鰲陽區;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玉壺鄉屬第一區(鰲陽);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玉壺鄉改稱西坑底鄉,仍屬第一區鰲陽);民國三十年(1941年)6月,撤第一區,西坑底鄉由縣直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複稱玉壺鄉;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7月,壽寧縣人民政府成立;同年8月屬鰲陽區。
1949年10月,屬第一區。
1958年9月,在坑底村、浩溪村分別設火箭公社、沖天公社。
1959年3月,撤區並社設坑底公社。
1961年5月,恢復區社建制,改設6個小公社,屬坑底區。
1965年7月,再次撤區並社,設浩溪公社。
1970年7月,浩溪公社住址遷坑底村,更名坑底公社。
1984年9月,改坑底鄉。 [2] 

坑底鄉行政區劃

坑底鄉區劃沿革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轄10保127甲。
1949年10月,轄10個保。
1959年3月,轄14個大隊,駐坑底村。
1965年7月,轄8個大隊,駐浩溪村。
1984年9月,坑底鄉轄15個行政村。
2011年末,坑底鄉轄坑底、林山、歸洋、小東、司前、地頭、長嶺、半嶺洋、上東、榅當洋、芎坑、地源、浩溪、山前、地洋、龍溪、陳家坑、龍井、李家洋、大嶺2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06村民小組。 [2] 

坑底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坑底鄉轄20個行政村:坑底村、歸洋村、小東村、地頭村、司前村、長嶺村、林山村、上東村、温當洋村、大嶺村、半嶺洋村、浩溪村、地源村、芎坑村、山前村、地洋村、龍溪村、龍井村、李家洋村、陳家坑村, [4]  鄉人民政府駐坑底村坑底街12號。 [2] 

坑底鄉地理環境

坑底鄉位置境域

坑底鄉地處壽寧縣北部,東與浙江省泰順縣羅陽鎮嶺北鄉交界,東南和南與犀溪鄉大安鄉毗連,西和浙江省慶元縣江根鄉官塘鄉接壤,北與浙江省景寧縣雁溪鄉相鄰,鄉人民政府距壽寧縣城27千米, [2]  區域總面積197.71平方千米。 [3] 

坑底鄉地形地貌

坑底鄉地處中山丘陵。主要山脈有雁蕩山餘脈,境內最高峯山羊尖位於李家洋村,海拔1649米;最低點楊梅州位於司前村,海拔420米。 [2] 

坑底鄉氣候

坑底鄉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温14.5℃,1月平均氣温4.2℃,極端最低氣温零下10.5℃(1983年12月31日);7月平均氣温23.9℃,極端最高氣温34℃。生長期年平均179天,無霜期年平均20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80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192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3~9月,5~6月最多。 [2] 

坑底鄉水文

坑底鄉境內最大河流為地洋溪,從山羊尖南麓的楓樹洋,自西北流向東南,流經境內龍溪、地洋、長嶺,長達26千米。主要支流有小東溪,流經坑底、小東、地頭、司前等地匯入地洋溪。 [2] 

坑底鄉自然災害

坑底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山體滑坡、颱風、暴雨等。颱風、暴雨災害年均發生3~5次,主要發生在5~10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9年8月20日陳家坑村。 [2] 

坑底鄉自然資源

坑底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石英石。2011年,坑底鄉耕地面積2萬畝,人均0.93畝;林地面積152平方千米。 [2] 

坑底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轄區總人口19536人。另有流動人口5430人。總人口中,男性10494人,佔53.7%;女性9042人,佔46.3%;18歲以下4186人,佔21.4%;18~35歲5578人,佔28.6%;36~60歲7062人,佔36.1%;60歲以上2710人,佔13.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185人,佔98.2%。2011年,坑底鄉人口出生率11.0‰,人口死亡率7.0‰,人口自然增長率4.0‰。 [2] 
截至2017年末,坑底鄉常住人口為8189人。 [1] 
截至2019年末,坑底鄉户籍人口為18525人。 [3] 
坑底鄉圖片

坑底鄉經濟

坑底鄉綜述

2011年,坑底鄉財政總收入14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975元。 [2] 
截至2019年末,坑底鄉有工業企業22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3] 

坑底鄉農業

2011年,坑底鄉農業總產值達到1.36億元,比上年增長3.7%。糧食作物以稻穀、甘薯、大豆為主,糧食產量5402噸,人均276千克。其中水稻4733噸,地瓜397噸,馬鈴薯136噸,大豆6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食用菌、藥材等。茶葉種植面積2.76平方千米,產量159噸;藥材種植面積0.0786平方千米;食用菌產量990噸;蔬菜種植面積3.9806平方千米,產量5963噸,主要品種有花菜、白菜。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坑底鄉生豬飼養量8014頭,年末存欄4802頭:羊飼養量2097只,年末存欄1507只;牛飼養量203頭,年末存欄195頭;家禽飼養量59900羽,上市家禽24200羽。生產肉類353噸,其中豬肉305噸,羊肉10噸;禽蛋55噸。牧業總產值9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6.6%。 [2]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累計造林10.6666平方千米,其中防護林1.6平方千米,經濟林0.0333平方千米,竹林0.1333平方千米,林木覆蓋率70%。水果種植面積0.11平方千米,產量188噸,主要品種有楊梅、梨。水產品產量81噸,漁業總產值87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0.64%。 [2] 

坑底鄉工業

2011年,坑底鄉工業總產值達到4237萬元,比上年減少12%。 [2] 

坑底鄉商貿

2011年末,坑底鄉有商業網點9個,職工34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51億元,比上年增長0.1%;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93億元,比上年增長0.2%。 [2] 

坑底鄉金融業

2011年,坑底鄉各類存款餘額0.45萬元,比上年增長1.6%,人均儲蓄1620元。 [2] 

坑底鄉社會事業

坑底鄉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186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11所,在校生1067人,專任教師8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初中1所,在校生567人,專任教師5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6.7%,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坑底鄉教育經費0.07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07億元。 [2] 

坑底鄉科學技術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各類科技人才20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35人,經營管理人才49人,技能人才53人,農村實用人才66人。 [2] 

坑底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電影院1座,座位1200個,每萬人擁有521個,年放映24場次,觀眾21600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60平方米,藏書6000冊。 [2]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體育社團2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9人。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門球、乒乓球。16.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13.0%。 [2] 

坑底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5個,衞生院有病牀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5張,固定資產總值15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7人、執業(助理)醫師0.1人、註冊護士0.3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萬人次,出院病人0.05萬人次。2011年,坑底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70/10萬,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萬人,參合率95.0%;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3歲,其中男性70歲,女性76歲。 [2] 

坑底鄉社會保障

2011年,坑底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5户,人數10人,支出1.68萬元,月人均11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5户,人數780人,支出32.85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0人,支出17.47萬元。2011年,救災支出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4.7萬元。 [2] 

坑底鄉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郵政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200門,固定電話用户0.23萬户,比上年增加50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90.0%,比上年提0.01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5200萬户,比上年增加65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70.0%,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2] 
  • 能源
截至2011年末,坑底鄉有發電企業5家,發電0.26億千瓦時,高壓輸電線路5條,總長度45.8千米,用電負荷300千瓦時。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3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5.0%,供電可靠率97.0%。 [2] 
  • 燃氣
2011年末,坑底鄉有煤氣供氣站1個,煤氣用户3650户,其中居民用户3650户,燃氣普及率為73.0%。 [2] 

坑底鄉交通運輸

2011年,坑底鄉客運總量6.5萬人次。有縣鄉級公路11條,總長70千米。 [2] 
坑底鄉地形圖

坑底鄉歷史文化

坑底鄉地名由來

坑底鄉因先人將茅屋建在深山中的小溪邊,方言小溪叫坑,裏叫底,因此得名。 [2] 

坑底鄉文物古蹟

  • 廊橋
坑底鄉境內尚存有建造年代古老的木拱廊橋7座,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楊梅州木拱廊橋。省重點保護文物小東下橋、小東上橋、猛虎林單橋、欠坑革命橋、林山水尾橋、李家洋木拱廊橋。
  • 寺廟
小東寺,建造時間為宋淳化二年(991年),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坑底鄉小東村對面。
  • 石刻碑記
小東寺佛座石刻,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面積15平方米,刻着人物、動物造像、小東寺石碑“縣主饒,給帖重興小東寺記”。
  • 古道
坑底鄉境內共有4條古道,坑底往南,西宅、伏際、前西溪、下馬莊嶺至鰲陽、20多米。坑底往北經林山、浩溪、上村,過青草道,至景寧縣邊境,全長15千米,至景寧縣城70千米。從坑底往東經東山樓、小東、地頭、司前新亭、王沙坑、銅坑灣,過黃陽隘至泰順縣城30千米。坑底往西經歸洋至慶元江根10千米,至慶元縣城65千米。
  • 古涼亭
銅坑亭,位於坑底村去浙江省泰順縣途中的黃陽隘下。清康熙年間修建,該亭為五開間雙層樓房,直至民國時期還有專人為旅客提供茶水,安頓食宿。
  • 革命遺址
葉飛曾在温當洋村養傷,1997年為温當洋小學題寫校名,全鄉共有老區村8個,分別是温當洋、吳家畲上村、吳家畲下村、欠坑、新安、坑下、樓基坪和鐵三澗,老區村38個,全鄉革命烈士83人。

坑底鄉風景名勝

  • 綜述
坑底鄉位於洞宮山脈北鹿,平均海拔856米。有楊梅州省級風景名勝區,芎坑原始森林,山羊尖閩東第一高峯、長崗頭,三條際瀑布,司前、地洋、三條際三大庫區等。
  • 楊梅州
楊梅州省級風景名勝區,位於閩浙兩省交界,與景寧、泰順接壤,景區總面積3萬畝,素有“小九寨溝”之稱。已完成“一區二莊三谷四路”的總體設計規劃。
  • 山羊尖
山羊尖,海拔1649米,為閩東最高峯。因山頂上一巨石,酷似山羊而得名。山羊尖地處閩浙交通要道,為古代軍事要地,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元)知縣張鶴年為防倭寇,在此創建青草隘屯兵把守。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經軍第七軍團尋淮洲部北上抗日經過此地,開向慶元。山羊尖景區面積4000多畝,植被為闊葉樹、針葉樹呈層狀分佈,景區內有2000多畝原始森林、有羚羊角、天坪石、洞中仙牀、景山石柱、烏龜吞蛇、森林公園、山羊際瀑布等20多處景觀。
  • 芎坑原始森林
芎坑村原始森林 芎坑村原始森林
芎坑原始森林;猛驢星星草曾因為一篇獨闖原始森林的遊記在壽寧驢界拋起巨浪。芎坑原始森林位於坑底鄉芎坑村,據《壽寧縣誌》記載,芎坑村海拔1190米,其植被主要為柳杉、杉木、馬尾松混交林羣落。人跡較為罕見。2004年,浪子曾與清泉水原野一起在猴子探隊隊的帶領下完成了驢隊的第一次驢行。景區內小華山上的黃山松也是一大特色。五星級景點。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37頁.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黃序和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福建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8月:1886-1887.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42.
  • 4.    坑底鄉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