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坐部伎

鎖定
坐部伎是中國古代舞蹈,屬於唐代宮廷樂舞。在堂上表演,規模較小,舞者3~12人。以歌頌帝王功德、祝願君主千秋萬歲為內容。
中文名
坐部伎
性    質
唐代宮廷樂舞的兩大類別之一
代表作
《承天樂》、《長壽樂》
分    類
坐部伎和立部伎

坐部伎歷史

伎樂舞蹈圖 伎樂舞蹈圖
坐部伎是唐代宮廷樂舞的兩大類別之一。因演奏者坐於堂上,規模較小 ,舞者 3~12人,故名。等級比立部伎高,技巧難度也較高。坐部伎創於唐太宗時,玄宗時重新整理前代傳統節目,並創制新舞,正式定下坐部伎之六部:《燕樂》(包括太宗時創制的《景雲》、《慶善》、《破陣》、《承天》四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以上武后時創),《龍池樂》,《小破陣樂》(以上玄宗時創),一般演於朝廷宴享、朝會之時,但不象九、十部樂那樣整套演出,而是由皇帝欽點,每次僅演其中幾部。坐部伎舞者大抵三至十二人,舞姿典雅,服飾清麗,技藝精湛,用絲竹細樂伴奏。安史之亂後,藝人流散,坐部伎漸趨衰亡。 [1-3] 

坐部伎基本介紹

中國唐代宮廷宴樂。在堂上表演,規模較小,舞者3~12人。以歌頌帝王功德、祝願君主千秋萬歲為內容。形式華美富麗,技巧要求很高。據《通典》及新、舊《唐書》記載,坐部伎舞名為《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 [6]  、《龍池樂》、《小破陣樂》。 [2] 

坐部伎由來

反彈琵琶舞圖 反彈琵琶舞圖
唐玄宗 時宮廷燕樂分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堂上坐奏,稱坐部伎。《新唐書·禮樂志十二》:“又分樂為二部:堂下立奏,謂之立部伎;堂上坐奏,謂之坐部伎。太常閲坐部,不可教者隸立部,又不可教者,乃習雅樂。” 唐 段安節 《樂府雜錄·雅樂》:“其樂工皆戴平幘,衣緋大袖,每色十二,在樂懸內,已上謂之坐部伎。”亦省稱“ 坐部 ”。 唐 白居易 《立部伎》詩:“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鳴。” [4-5] 

坐部伎歷史意義

彩繪伎樂陶俑 彩繪伎樂陶俑
從唐開國以來,宮廷燕樂用《九、十部伎》,後來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逐漸有了自己的創作,名之為《坐部伎》和《立部伎》。《坐、立部伎》的產生,對唐舞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坐部伎》和《立部伎》是根據演出的需要和演奏者“音聲人”的業務水平來劃分的,堂上坐奏為《坐部伎》,堂下立奏為《立部伎》。立部賤,坐部貴,等級分明,最低的是雅樂演奏人員。《立部伎》動輒上百人,而坐部伎則三數人最多十二人。此後雜技進入《立部伎》中,那已是代宗和德宗(763~804年)中的事了,白居易在一首詩中有這樣的描述:“立部伎,鼓笛喧,舞雙劍、跳七丸,嫋巨索,掉長竿……”這裏所列的全為雜技節目。 《坐部伎》共六部:《燕樂》(《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小破陣樂》。坐、立部伎代表性的節目首推大氣磅礴、名振中外的《破陣樂》。
唐太宗李世民(627~649年),在山西為秦王時,民間已有歌頌李世民打敗劉武周的《秦王破陣樂》詩歌,李世民曾説:“朕昔在藩邸,屢有徵伐,世間遂有此歌。”貞觀七年(633年),李世民繪製舞圖,太常丞呂才加工編制。而舞蹈形式是擺出各種陣式(隊形)的變化:“左圓右方,先偏後伍,”(前面有戰車,後面有隊伍)。魚麗,鵝鸛,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迴護,以像戰陣之形。魚麗陣像魚兒咬尾的縱隊,而鵝則為橫隊。舞蹈由三段組成,每段有四個變化,共計十二個陣式。我國古代一貫講究陣法,貫串着戰術思想,諸葛武侯在四川奉節城與白帝城之間沙洲磧壩以八陣圖推演兵法,因有當地諺語:“巫山峽鎖全川水,白帝城排八陣圖。”並有人日(正月初七)踏磧紀念諸葛的遺風。
李世民的《破陣樂》也表現出他的戰術思想,前出四表,後綴八幡,左右折旋,趨走金鼓,各有其節,正是四頭八尾的“八陣圖”,是根據兵法而來的,和諸葛武侯一脈相承。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所制歌詞:“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該舞由120人披甲執戟、戰鬥擊刺而舞,充滿戰鬥氣氛,再現了李世民百戰百勝的氣勢。敦煌217窟北壁“未生怨”壁畫,一般稱為“演習圖”,十人分兩組,一方五人執矛,另一方五人執盾,正在激烈搏鬥,從中可以想見《破陣樂》的風貌。
《破陣樂》曾傳到日本,名《秦王破陣樂》或《皇帝破陣樂》。日本正倉院藏有《破陣樂》道具,名“破陣樂太刀”;為唐代贈品,可見唐代演出《破陣樂》時用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