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坐石臨流

鎖定
坐石臨流是圓明園四十景之一。
坐石臨流位於後湖東北,由西北部的蘭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衞城、東南部的同樂園及中部的買賣街五部分組成。 [1] 
中文名
坐石臨流
類    別
文化遺址
年    代
文物原屬
圓明園建築景觀
文物現狀
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遺蹟

坐石臨流主要景點

坐石臨流位於後湖東北,建於1727年(雍正五年)前後。佔地面積7萬平方米。 [1] 
坐石臨流景區規模很大,由西北部的蘭亭、西南部的抱朴草堂、北部的舍衞城、東南部的同樂園及中部的買賣街五部分組成。 [1] 

坐石臨流蘭亭

八根蘭亭貼柱今存北京中山公園 八根蘭亭貼柱今存北京中山公園
蘭亭,原是一座重檐三開間敞亭,仿自浙江紹興古蘭亭“曲水流觴”意境,建於雍正初年,時稱流杯亭,乾隆初年題額“坐石臨流”。此亭後於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改建為八方形,並換成巨型石柱,每柱各刻一冊歷代著名書法《蘭亭貼》,是為蘭亭八柱貼。該亭被英法聯軍燒燬後,八根蘭亭貼柱今存北京城裏中山公園。
蘭亭位於坐石臨流景區西北部,最初是一間小型重檐亭,雍正時期就已建成,水從亭中穿過,初稱流杯亭,是仿浙江紹興蘭亭而建。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乾隆皇帝收集到即唐代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分別臨摹的王羲之蘭亭序帖》,柳公權書《蘭亭詩並後序帖》,明代戲鴻堂刻《柳書蘭亭帖》、董其昌臨《柳書蘭亭帖》。乾隆帝又令大學士于敏中補柳帖之漫漶(缺筆)成一冊,再加上弘曆自己臨摹董其昌所仿《柳書蘭亭帖》一冊,合為《蘭亭八柱之冊》。乾隆皇帝下旨改建蘭亭,改建的蘭亭為八方重檐亭,柱為石柱,每柱刻有一帖,還在亭中豎立一座石屏,正面刻王羲之等文人雅士《蘭亭修禊》圖,北面刻乾隆御製詩四首,亭內掛乾隆御筆“坐石臨流”匾。 [1] 

坐石臨流抱朴草堂

抱朴草堂,位於本景的西南部。
在蘭亭的南邊還有一片房舍,稱“抱朴草堂”,是乾隆皇帝依照承德獅子園草房改建而成。乾隆在詩中有云:“抱朴草堂之構以皇考熱河獅子園有草房,因仿效為之,用昭示儉深意”。 [1] 

坐石臨流同樂園

同樂園是圓明園中最大的戲台,位於本景的東南部。有清音閣3層,寬10丈,下層設演特技的機軸;南有化妝室5間,北有觀戲樓5間。乾隆間每年從正月十三起在此舉行酬節會,連日宴賞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並賞聽戲,每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戲慶祝數日。
同樂園戲台復原圖 同樂園戲台復原圖
同樂園是圓明園內最大的戲台——清音閣。清音閣大戲台坐南朝北,分上、中、下三層,戲台一層底下設有地井,二層、三層有隔板相連,如劇目需要地井可噴水,二層和三層可相通上下自如。清朝皇帝很喜歡聽戲,每逢皇太后、后帝生辰時,這裏都要唱九九大慶之戲,像后妃生辰、上元節、端午節也要唱上幾天的戲。直到圓明園被毀前的幾個月裏,這裏仍然在唱戲。
在大戲台北面建有供帝后觀戲的戲樓,上下兩層,樓上外檐掛“同樂園”匾,每次演出時,皇帝坐在一樓的殿內,皇太后及皇后、嬪妃則坐在樓上看戲,戲樓兩旁各建有二層轉角配樓14間,是王公大臣及皇室宗親看戲之處,在乾隆、嘉慶時期這裏只允許王公大臣及皇室宗親聽戲,到咸豐朝以後這裏偶而也會讓下級官員聽戲。
同樂園觀戲樓後還建有供帝后休息及進膳的後樓、配殿等。在同樂園殿內還收藏有《重刻淳化閣帖》和《西洋樓銅版圖》各一套。
同樂園東還有一個四進院落,建於雍正時期,名叫“永日堂”,是一組大佛堂,堂內由太監充當僧人唸經。 [1] 

坐石臨流買賣街

買賣街,是皇家宮市買賣街,位於本景中部。城內街道、店鋪、商號、旅館、碼頭應有盡有,如果皇帝 要逛街,宮女、太監等幾百人就扮成商人、買賣人、遊人,特別熱鬧繁華,就像個買賣街。
同樂園西有一條十字交叉的街市,南北長210米,由中間的雙橋分為北街與南街,這就是圓明園內著名的買賣街。在西郊清代皇家園林中,很多園子都建有買賣街,像靜宜園(今香山)買賣街在香山寺前,清漪園買賣街在北宮門內(今頤和園蘇州街)等。但最著名最熱鬧的當屬圓明園坐石臨流景區內的買賣街了。這條買賣街看上去就是一條普通的街道,中間有河流將街市一分為二。買賣街上店鋪眾多,有賣絲綢布匹的,有賣瓷器古玩的,有賣水果飲料的,日用百貨一應俱全,只要京城市面上能看到的這裏都有。每到同樂園有活動時,這些店鋪就全都開張了,商人都是由太監、宮女打扮而成,貨物都是從商人手中借的,如果在開市後貨物被賣掉,則按官價付款給商人,如果沒有賣掉,閉市後則要全部退還給商人。皇帝也經常光顧這裏,屆時,皇帝着青衣小帽,打扮成老百姓的樣子也來街市上看看,看上好的東西也掏錢購買。到了道光、咸豐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及太平天國運動搞得兩位皇帝無心來此購物娛樂,買賣街也就逐漸荒廢了。 [1] 

坐石臨流舍衞城

舍衞城,是座典型的佛教建築,俗稱佛城。供奉城隍爺、關帝君、三世佛彌勒佛等。每月初一、十五,或逢佳節時令,皇帝至此,並有首領太監充當僧人上殿唸經。據説此城佈局仿建古代印度喬薩羅國都城。逢皇帝、皇太后壽誕,王公大臣進奉各種精美佛像也存放於此,年復一年竟達數萬尊。
在買賣街的正北,還建有一座大型城池式寺廟建築——舍衞城。舍衞城俗稱“佛城”,建於雍正時期,是依照印度喬薩國的都城建造的,舍衞城也是圓明園內一座獨立的城池,城四周建有厚實堅固的城牆和高大的門樓,牆上還有士兵站崗,沿城環繞有護城河。整個城池南北長150米,東西寬110米,佔地面積1.65萬平方米。舍衞城之所以如此戒備森嚴,就是因為舍衞城內收藏了大量清代歷代從西藏、蒙古及外藩進貢的金佛像、珍貴法器、經文等,據説各類佛像有十萬尊之多。全城建築沿中軸線佈置,由廳堂遊廊組成三進院落,大小不同,主次分明。舍衞城南門正對買賣街,門前有三座四柱牌樓一座,過牌樓即是舍衞城南門,南門城關上嵌有雍正御書“舍衞城”匾,城關上建有三間城樓,名叫“多寶閣”,城內供有關公
多寶閣後為山門,由南向北往後依次是“壽國壽民殿”、“仁慈殿”、“普福宮”,最北為舍衞城北城樓,乾隆御筆“最勝閣”就掛在城樓上。
舍衞城在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後,十萬尊大小佛像及各種陳設及法器被洗劫一空,僅此一處的損失就是無法估量的。 [1] 
1922年舍衞城南門城牆殘跡 1922年舍衞城南門城牆殘跡
舍衞城城牆遺蹟現狀 舍衞城城牆遺蹟現狀
被英法聯軍焚燬,現僅存遺蹟。舍衞城遺址中還殘存部分城牆。

坐石臨流乾隆御詩

來自《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乾隆御詩: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坐石臨流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之坐石臨流
《坐石臨流》
仄洞中,潀泉奔匯,奇石峭列,為坻為碕,為嶼為奧。激波分注,潺潺鳴籟。可以漱齒,可以泛觴。作亭據勝,泠然山水清音。東為同樂園。
白玉清泉帶碧蘿,
曲流貼貼泛金荷。
年年上已尋歡處,
便是當時晉永和。
註釋:
弘曆所作此七絕及序僅是對蘭亭的描寫。今北京中山公園中蘭亭的八根石柱,就是從此處移去的。舍衞城是一座佛城,遺址中還殘存部分城牆,同樂園中有圓明園中最大的戲台
參考資料
  • 1.    劉陽.圓明園的故事:故宮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