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坊上村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八湖鎮坊上村)

鎖定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八湖鎮 [1]  坊上村 [2]  ,全村1120户,人口4300人,土地面積5700畝。近年來,該村村支兩委一班人帶領全村羣眾大力發展高效農業和畜牧養殖業以及民營經濟,200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470元該村先後被命名為小康村、安全文明村,村黨支部也因此被區鄉兩級評為奔小康先鋒黨支部、先進基層黨組織等稱號 [3] 
中文名
坊上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八湖鎮下轄村
人口數量
4300人
户    口
1120户
土地面積
5700畝
人均純收入
2470元
主要農產品
韭菜、西葫蘆、香菇、木瓜、馬鈴薯、香菜

坊上村村莊發展

1996年新兩委班子走馬上任,他們本着“實幹贏民心,德高樹威信”的原則,加強班子建設,轉變幹部作風。該村大蒜面積3000畝,用數量大,他們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來抓,每年都投資20萬元以上,維修石渠,修建橋涵閘,春秋兩季用水高峯期,兩委成員全力以赴靠上,統一進度,協調服務,確保全村土地用水。為加強農業技術指導,他們還定期邀請農業專家來村舉辦技術培訓班,開闢農業黑板報,定期刊登高效種植技術和致富信息。務實、勤政、為民的舉動贏得羣眾信任,羣眾都對村幹部直翹大拇指,服了幹部真心為民的用意。
村裏因勢利導,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民兵夜間站崗巡邏,制定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走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的道路,全村民風正了,人心齊了,羣眾都把精力轉到了發展經濟、發家致富上來,坊上村由此走上了由亂到治、繁榮昌盛的發展之路。
制定村莊建設規劃,實施舊村改造,是該村又一利民、為民的重頭戲。他們邀請區、鄉土地建設部門多次勘測制定了詳細的村莊建設規劃,並積極組織實施,集中精力進行舊村改造、先後抽街16條,修出村路8條,修排水道5萬米,栽植綠化樹木6萬棵,一舉改變了過去村莊“曲街窄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落後面貌。全村大小街道通暢,排放整齊,衞生整潔。同時,還投資建造了沿路居民小區一處,建上宅下店二層小康樓12棟。
在農業結構調整工作中,他們發揮本村大蒜種植優勢,狠抓配套技術推廣,引進蒼山黃苗、脱毒大蒜等品種,不斷擴大種植面積,全村大蒜已達3000多畝,人均0.7畝,大蒜成為該村羣眾致富的強項。
該村引進煙台烏克蘭大櫻桃,推廣種植500畝,發展無公害草莓200畝。規劃建設了養殖小區4處,發展牛、豬、狐、貂等養殖大户50户。在發展民營經濟上,村裏出台了各項優惠政策,在村被規劃了修建民營園區一處,佔地20畝,村裏搞好三通一平,一切費用全免。
良好的服務,便捷的交通,充足的資源,吸引了許多能人大户來此辦企業,入園企業已達20餘家。該村村支兩委一班人通過實際行動,走出了一條學習實踐“三個代表”,為民、安民、富民的成功之路。

坊上村地理優勢

該村東臨長深高速,西鄰臨沂市湯泉旅遊區,南依342省道,北靠長深高速臨沂北連接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