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衡論

鎖定
平衡論是俄國布哈林1920年提出的經濟平衡和社會平衡的觀點
中文名
平衡論
提出者
布哈林
出    自
《過渡時期的經濟學》
提出時間
1920年

目錄

平衡論解釋

1、1920年在《過渡時期的經濟學》一書中用來論證戰時共產主義。根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分析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平衡狀態的產生和克服的一段話:“不同生產領域的這種保持平衡的經常趨勢,只不過是對這種平衡經常遭到破壞的反作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4頁)。
2、關於受眾態度改變的理論之一。美國心理學家費里茲·海德(Frilz Heider)於1946年提出。海德認為,當人處於不平衡狀態時,會感到心情緊張,併產生一種力求恢復平衡的力量。所謂平衡,即人的“感覺系統與所經驗的情緒毫無壓力地共存在一起”的狀態。人處於平衡狀態時,感到舒服、輕鬆。
平衡論是最基礎的理論。平衡:世間所有的事、物都是以平衡為中心目標。一般都有自己的平衡系統,而自動檢測儘量調節平衡;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平衡點和平衡能力,超越平衡能力範圍都會出問題;然而事物的生存與滅亡、前進與後退卻都是在非平衡狀態下進行的,之所以我們要找到平衡系統的平衡點,以及平衡能力;巧妙利用事物的非平衡狀態促進發展。

平衡論意義

“平衡論”至今尚屬理論萌芽時期,其自身亦需一個不斷的自我反思和建構過程才能漸臻完善的理論體系。我們在思考和構建“平衡論”體系時日益感受到,“平衡論”的提出對我們進行行政法學研究而言更具深遠的方法論意義:(1)“平衡論”雖然是一個部門法學的研究課題,但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哲學、倫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其他部門法學等廣泛領域,因而,如果要求得“平衡論”的更深發展,就必須打破部門法學之間以及法學與其他學科之間存在的學術隔離,既保持本部門法學強勁的身我發展勢頭,又不遺吸收其他部門法學和學科的思想精華,並向後者貢獻自身的成果;
(2)“平衡論”必須藉助對行政法及行政法學歷史的真實反思和積累,因而,我們必須打破我國行政法學研究只重視對制度的歷史性描述、輕視或忽視對行政法學基本理論歷史進程的關注的狀況;
(3)“平衡論”作為一個部門法的理論基礎無法脱離具體文化環境,它若求進一步的完善,我們就應對法律制度的建設進行文化的闡釋和證明,尋找“平衡論”落根成長的本土基礎。
任何一種希冀揭示人類生活某一方面客觀規律的真理性認識或理論,都是建立在關注現實建構和反思歷史的艱難歷程之上的。我國正在經歷一場人人皆已感知的大規模解構和建構運動,這一場運動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廣度和震撼力令世人囑目。然而,嚴峻的現實問題以簡單明瞭的方式表述出來了:怎麼做?於是,哲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法學等各類學科都試圖在自己的專攻領域提出基於嚴肅、認真的歷史反思的新的建構理論。“平衡論”就是在這樣的廣闊背景中誕生的。“平衡論”關注現實並希望對我國制度和理論建設具有現實意義,這在前作《現代行政法的理論基礎》中已作詳述,現扼而言之,即:(1)依據“平衡論”基本原理,準確把握立法、執法、司法三個法制環節各自的重心和平衡及各法制環節之間的制約和平衡,可保證行政法制健康、協調地發展,擺脱行政機關與相對一方權利義務配置不平衡的法制現狀;(2)依據“平衡論”,可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新型“政府——企業”互動模式,推動市場經濟的發育和成長;(3)依據“平衡論”,可真正實行民主價值和效率價值有機統一的政治制度和行政體制;(4)依據“平衡論”,可全面、準確地認識現代政法的本質和作用,從而可重構既符合世界行政法發展方向又具有民族特色的較成熟完善的行政法學體系。

平衡論相關書目

平衡論綱要
側重實際應用的大眾哲學。平衡:宇宙之本體,存在之緣由,萬物之規律,事物之起點、過程、終點、順序、狀態。總之,“平衡”乃是:能量與信息有機結合的整體存在。
我們應當在有效反恐和保護人權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
We shall reach a reasonable balance between effective anti-terrorism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Annan,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據中國胡錦濤哲學思想研究會朋友介紹,《大平衡》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的哲學。全書有上中下三篇共12個部分。由於胡主席親民、愛民,所以,《大平衡》是從百姓角度描述的哲學。
According to friends of America Hu Jingtao Philosophy Research Institute, the book Big Balance is the philosophy of Mr. Hu Jingtao, President of China. The book has 3 parts and 12 chapters. Thanks to President Hu’s love for people, Big Balance tells the philosophy from the angle of common people.
上篇:老百姓從實踐出發,經過兩千多年積累認為:“大平衡”是最合適的哲學理念。中篇:通過對哲學三個研究對象自然、社會、人的研究認為:平衡普遍存在。沒有平衡沒有世界。下篇:着重探討“平衡方法”。提出價值、倫理“縱橫標準”建議,然後提出人生12個平衡環節的具體方法供人蔘考。最後上升到治國理念、美學境界。整體排列讓人感覺清新、自然而不丟深邃。全書既有東方底藴、又有西方色彩、更具獨立見解、科學佐證兼優美文筆。足見其功德之深。
Part One: With the accumulation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nd from the practice, people believe “big balance” is the most suitable philosophical vision. Part Two: It is believed that, after the earnest study over nature, society and human being, philosophy’s three objects, balance is a universal existence. Without balance, there would be no world. Part Three: The “ways of balance” is mainly discussed. The proposal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iteria” of value and ethics is put forward. And then detailed ways of 12 balance links in life are raised for people’s reference. Finally it reaches the state of the vision of administering a country and aesthetics. The clear order feels fresh, natural and profound. The whole book embodies both oriental foundation and western color with independent understandings, scientific verifications and beautiful languages. It is of great merits and virtues.
該書更應稱道的是:“平衡”概念昇華,普世倫理,李氏物理不滅定律,良知舒張法,善待反因,位優先禮,人與自然微波信息互通,萬有引力還是大氣壓力,共寫“大平衡”以及對“靈魂”等九大問題的探討、解釋都給人以很大啓發。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平衡》的確是一個具有深遠意義的學説。《大平衡》樹立了一座豐碑。因為它證明:在一個多樣性與統一性缺一不可的系統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滅對方而獨立存在。雙方只有協調發展,才能彼此成功。否則就是自取滅亡。這對協調當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有重大而深遠的
意義。
What deserves more commendations and greatly inspires the readers is the explor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llowing 9 issues: distillation of the concept of “balance”, the universal ethics, 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tter, courtesy of the superior, augmentation of the intuitiv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being and nature’s microwave information, gravitation or atmosphere, working together for “big balance” and the “soul”. From this context, Big Balance is really a theory with profound significance. A monument. It has proved that in the world of both diversity and unity, anyone cannot destroy the other and live independently. Mutual success can only be obtained through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both parties. Otherwise it would be doomed to destruction. This argument is of great realistic and profound significance to coordinate the cur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man, human being and nature.
當然,《大平衡》在學術方面不夠規範,需要對這個鮮活的新思想進一步整理。
Of course, academically speaking, Big Balance is far from established. It is a brand new theory and requires further improvement.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