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骨皮飲

鎖定
地骨皮飲,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壘元戎》,名見《醫宗金鑑》卷二十六。具有養血滋陰,清熱涼血之功效。主治陰虛火旺,骨蒸發熱,日靜夜劇者;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發熱者。
中文名
地骨皮飲
出    處
《醫壘元戎》,名見《醫宗金鑑》
功    用
養血滋陰,清熱涼血
組    成
當歸(去蘆,酒浸炒)、熟地(酒蒸)各三錢,白芍(酒炒)二錢,川芎一錢五分,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錢

地骨皮飲組成

當歸(去蘆,酒浸炒)、熟地(酒蒸)各三錢,白芍(酒炒)二錢,川芎一錢五分,地骨皮,牡丹皮各三錢。

地骨皮飲用法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半盞,煎至七分,空心熱服。

地骨皮飲功用

養血滋陰,清熱涼血。

地骨皮飲主治

陰虛火旺,骨蒸發熱,日靜夜劇者;婦人熱入血室,胎前發熱者。

地骨皮飲方義

熟地黃為君,其性甘温滋膩,善能滋補營血。當歸為臣,味辛性温,主入血分,力能血分,力能補血,又補中有行。芍藥為佐,味酸性寒,養血斂陰,柔肝和營,使已補之血有所藏。川芎辛温走竄,上行頭目,下行血海,善能活血行氣、祛瘀止痛,配於熟地黃、白芍、當歸之滋補藥中,非但補而不滯,且使已補之血佈滿全身,亦為佐藥。地骨皮、牡丹皮皆性寒,且涼而不潤,以滋補陰血的同時能清熱涼血,也為佐藥。六藥合用,不但擁有四物湯活血散瘀,補血和血之調血功能,還具有血熱能清的作用。

地骨皮飲運用

以手足心熱,骨蒸潮熱,心煩易怒,舌紅少苔,脈數為用方要點。現代用於婦科術後低熱,婦女圍絕經期綜合徵,高原皮膚病,丘疹性蕁麻疹,急性濕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小兒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地骨皮飲加減化裁

發熱甚者加紅藤、敗醬草、魚腥草;婦女經來內熱加胡黃連;關節、腹部疼痛明顯加大白芍用量;伴有血尿者加小薊、白茅根;皮膚紫斑較重者加地膚子、白鮮皮;血熱胎動不安者加黃芩;高原皮膚病者,熟地改為生地以滋陰潤燥,白芍改為赤芍以活血化瘀。

地骨皮飲使用注意

若火熱屬於實證者,則非所宜。

地骨皮飲附註

地骨皮飲附方1 地骨皮飲

組成 地骨皮(銼)、土瓜根(銼)、栝樓根(銼)、蘆根(銼)各一兩半,麥門冬(去心,焙)二兩,棗(去核)七枚。
功用 瀉熱生津,潤燥止渴。
主治 消渴,日夜飲水不止,小便利。
出處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地骨皮飲附方2 地骨皮飲

組成 地骨皮15g,麥門冬6g,小麥6g。
功用 養陰、清熱、止汗。
主治 陰虛潮熱,盜汗等。
出處 《千金要方》
[1-5] 
參考資料
  • 1.    彭懷仁.《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4冊》:人民衞生出版社,1996
  • 2.    高日陽.《讀經典學名方系列 養生名方》: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3
  • 3.    於世良,史定文.《中醫名方精釋》:中醫古籍出版社,1993
  • 4.    譚興貴.《中醫藥膳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4
  • 5.    孫迎節,柳長華.《糖尿病實用方》 :人民衞生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