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面偵察

鎖定
地面偵察,在陸地上進行的偵察。包括由地面部隊使用自己裝備的各種偵察器材對地面或空中目標的偵察,也包括由各級派出的偵察分隊、偵察羣、偵察組、偵察員以及觀察所(哨)、偵聽所(哨)等進行的偵察。 [1] 
中文名
地面偵察
釋    義
在陸地上進行的偵察
冷兵器時代,地面偵察主要以觀察、潛聽、捕俘、搜索等手段偵察敵情。17世紀初望遠鏡的問世,使地面偵察的範圍擴大。以後,伴隨着有線電話、無線電報的發明和照相機的出現,相繼產生有線電話竊聽、無線電技術偵察和照相偵察等新的偵察手段。機械化時代,地面偵察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迅速發展,雷達、傳感器、夜視器材等先進的光、電偵察手段相繼產生,使地面偵察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進入信息化時代,微電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在偵察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地面偵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地面偵察的主要任務:查明敵方的作戰準備、作戰企圖;兵力編成、作戰特點、指揮官素質;重兵集團、預備隊、指揮機關、指揮信息系統、通信樞紐、電子戰系統、後勤保障系統的部署;核化生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的種類、性能、配置、使用和殺傷能力等情況;進攻的主要方向和地區(地域),部隊調動,正面、縱深、翼側、地面和空中兵力使用;防禦的兵力部署、陣地編成、工事構築、火力配系、障礙物設置、接合部位置、強弱點地段;作戰地區的地理、地形、氣象水文、城鎮、居民地、道路和社會、經濟、文化等情況。主要偵察方式和手段有:觀察、竊聽、搜索、捕俘、調查詢問、蒐集公開資料、戰場派遣、戰鬥偵察、火力偵察、照相偵察、雷達偵察、傳感器偵察、電視偵察、無線電技術偵察等。地面偵察特點:偵察活動大多在地面實施,偵察呈平面部署,偵察機構配置靈活,主動調節範圍較寬,人文地理和地形條件影響大。基本要求:根據作戰任務和所擁有的偵察力量與手段,周密組織計劃,建立嚴密的偵察配系;集中主要偵察力量和手段於主要作戰方向,以完成主要偵察任務;充分發揮所屬專業偵察力量和其他偵察力量的特長,取長補短;建立隱蔽、可靠的偵察通信聯絡,及時向上級、友鄰報告、通報所獲情報;積極組織、協調參戰的諸軍種、人民羣眾及其他偵察力量進行偵察;控制一定的偵察預備力量。組織實施地面偵察時,通常根據上級意圖、偵察任務、偵察時限、偵察能力和偵察對象、地形等情況,周密制定偵察計劃;靈活運用各種偵察力量,合理編組;恰當規定偵察任務和完成任務的時限;明確通信聯絡方法,力求隱蔽快速地實施偵察。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地面偵察將更加強調與空中偵察結合運用,更加註重運用多種技術偵察手段,提高遠距離、全天候和實時偵察能力。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2] 
參考資料
  • 1.    熊武一、周家法主編.《軍事大辭海·上》:長城出版社,2000年5月:第866頁
  • 2.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