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震規模

鎖定
地球上的地震有強有弱,地震規模就是用以描述地震大小的尺度,表示震源本身能量釋放之大小。用來衡量地震強度大小的尺子有兩種, 一種叫地震震級,一種叫地震烈度。
中文名
地震規模
外文名
Earthquake magnitude
衡量標準
震級、烈度
用    途
震級描述地震大小,表示地震震源本身能量釋放的大小

地震規模標準

衡量地震規模的標準主要有震級和烈度兩種 [1] 

地震規模地震震級

里氏震級 里氏震級
地震震級是根據地震時釋放的能量的大小而定的。一次地震釋放的能量越多,地震級別就越大。人類有記錄的震級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的9.5級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顆1800萬噸炸藥量的氫彈,或者相當於一個100萬千瓦的發電廠40年的發電量。這次汶川地震所釋放的能量大約相當於90萬噸炸藥量的氫彈,或100萬千瓦的發電廠2年的發電量。
國際上一般採用美國地震學家查爾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賓諾·古騰堡(Beno Gutenberg)於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級劃分法,即通常所説的里氏地震規模。里氏規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為底的對數,並選擇距震中100千米的距離為標準。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2倍,相隔二級的震級其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小於里氏規模2.5的地震,人們一般不易感覺到,稱為小震或者是微震;里氏規模2.5-5.0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稱為有感地震,全世界每年大約發生十幾萬次;大於里氏規模5.0的地震,會造成建築物不同程度的損壞,稱為破壞性地震。里氏規模4.5以上的地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監測到。有記錄以來,歷史上最大的地震是發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時11分南美洲的智利,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里氏規模竟達9.5。

地震規模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
同樣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壞不一定是相同的;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也不一樣。為了衡量地震的破壞程度,科學家又“製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國地震烈度表上,對人的感覺、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現象作了描述,可以作為確定烈度的基本依據。影響烈度的因素有震級、震源深度、距震源的遠近、地面狀況和地層構造等 [2] 
一般情況下僅就烈度和震源、震級間的關係來説,震級越大震源越淺、烈度也越大。一般來講,一次地震發生後,震中區的破壞最重,烈度最高;這個烈度稱為震中烈度。從震中向四周擴展,地震烈度逐漸減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在不同的地區是不同的。也就是説,一次地震,可以劃分出好幾個烈度不同的地區。這與一顆炸彈爆後,近處與遠處破壞程度不同道理一樣。炸彈的炸藥量,好比是震級;炸彈對不同地點的破壞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有人説在蘇州是4級,在無錫是3級,這是錯的。無論在何處,只能説常熟-太倉發生了5.1級地震,但這次地震,在太倉的沙溪鎮地震烈度是6度,在蘇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無錫地震烈度是3度。還有就是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大地震,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在世界各國使用的有幾種不同的烈度表。西方國家比較通行的是改進的麥加利烈度表,簡稱M.M.烈度表,從1度到12度共分12個烈度等級。日本將無感定為0度,有感則分為I至Ⅶ 度,共8個等級。前蘇聯和中國均按12個烈度等級劃分烈度表。中國1980年重新編訂了地震烈度表(見表)。
中國地震烈度表
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
2度:微有感-特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
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
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7度: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囱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8度:建築物破壞-房屋多有損壞,少數破壞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築物普遍破壞-房屋大多數破壞,少數傾倒,牌坊,煙囱等崩塌,鐵軌彎曲;
10度:建築物普遍摧毀-房屋傾倒,道路毀壞,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撲岸;
11度:毀滅-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毀,地表產生很大變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築物普遍毀壞,地形劇烈變化動植物遭毀滅。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級為7.6級,震中烈度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響,天津市地震烈度為八度,北京市烈度為六度,再遠到石家莊、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