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雷戰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武裝創造的一種作戰方式)

鎖定
地雷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武裝創造的一種使用地雷抗擊敵軍的巧妙方法。
以地雷為主要武器進攻手段進行強有力的打擊,以退為進
抗日根據地軍民在反“掃蕩”和反“蠶食”鬥爭中,隨地取材,利用廢鐵、玻璃、石頭等製造地雷,工省價廉,有一定的殺傷力,亦不易被敵人發現。他們把集束起來的手榴彈和用土法自制的各種地雷,隨處埋設於大道、田野、山腳、村邊、室內、室外、樹林草叢等敵人必經或可能經過之地,施以偽裝,使入侵之敵陷於處處有雷,物物皆炸,寸步難行的境地。 [2] 
中文名
地雷戰
外文名
Mine warfare
拼    音
dì léi zhàn
注    音
ㄉㄧˋ ㄌㄟˊ ㄓㄢˋ
發生時期
抗日戰爭
繁    體
地雷戰 [5] 

地雷戰戰爭背景

1941年,抗日鬥爭形勢異常艱難。侵華日軍開始轉變軍事策略,在華北實施大規模的掃蕩行動,企圖摧毀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抗日根據地。面對日軍瘋狂的軍事行動,抗日根據地軍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鬥爭,創造了地雷戰、地道戰、破襲戰等羣眾性的游擊戰法,有力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 [3] 

地雷戰戰爭實例

抗戰時期,山東省海陽縣的地雷戰聞名全國。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海陽民兵共作戰2000餘次,斃傷俘敵1500餘名,繳獲各種武器600餘件,湧現出縣以上英雄模範500多名,其中趙守福、于化虎和孫玉敏3人還榮獲“全國民兵英雄”的光榮稱號。
1940年2月,日軍侵入海陽縣,很快佔領了行村、大山所、魯古埠和鳳城等沿海村莊,並在那裏建立據點。日偽軍瘋狂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海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中共海陽縣委積極發動羣眾,建立起青抗先、農民自衞團等抗日武裝,配合主力部隊、地方武裝狠狠打擊敵人。
1943年秋天,趙疃村民兵負責人趙同倫從區武委會領來了兩顆地雷,他和趙守福等民兵湊在一起研究出拉線、絆線等幾種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200多個日偽軍出來搶糧後,從趙疃西大道回據點,趙同倫率領趙守福等提前在路上埋下兩顆絆雷,一下炸死13個敵人,民兵們心裏樂開了花,都盼望上級多發一些地雷。可是,那時八路軍兵工廠的條件很差,地雷生產遠不能滿足需要。趙守福他們日夜琢磨,根據放炮打石頭的原理,很快研製出一顆“石雷”,經過試爆,效果很好。於是,他們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塊利用起來,製成各種拉雷、絆雷、滾雷。
與此同時,其他村莊的民兵,也都學會用地雷打擊日軍。文山後村于化虎曾到獨立營學習埋雷技術,並很快教會了其他民兵。同年秋的一天,他們得知行村的敵人到河崖、寨頭、小紀一帶去“掃蕩”,就在敵軍回行村的必經之地——野虎嶺,埋下兩顆地雷。敵人從小紀轉回來,剛登上野虎嶺便踏響了一顆地雷,四五個日軍飛上了天空。敵軍官吩咐士兵到趙疃下門板抬屍,剛轉到前山坡,又踏響了另一顆地雷,又炸死了3個敵人,其餘的敵人急忙逃回據點,一個多月沒敢出來。
初期地雷戰的成功實踐,大大鼓舞了全縣民兵的抗日鬥志。起初,地雷戰僅在靠近敵人據點的小紀、行村、大山等區開展,後來漸及全縣,榆山、龍山、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區一些村莊的民兵,把地雷戰成功地運用到反“掃蕩”中去,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埋雷技術和地雷戰術也有了很大改進和提高。地雷品種由拉雷、踏雷、絆雷發展到夾子雷、梅花雷、頭髮絲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標語雷、飛行雷等30多種。埋雷方法也由預埋待炸發展到飛行爆炸,由單一佈雷發展到大擺地雷陣。趙疃的民兵創造了空中絆雷,專打敵人的指揮官和騎兵。一旦得到敵人出動的情報,民兵們就提前做好準備:大小路口、山坡、樹林、河套、瓜田、菜園、門階下、水桶底、箱子裏……到處是地雷,敵人走到哪裏哪裏響。後來,敵人抓來一些老百姓,強迫他們走在前面開路。民兵們連夜發明出一種“長藤雷”,把引爆索線加長,等羣眾安全走過再迅速拉火,使地雷專在敵人腳下開花。
1944年夏天,敵人從青島調來300多名日軍,妄圖配合行村據點裏的敵人向我反撲。于化虎化裝成敵兵,攜帶4顆共100多斤的地雷,趁黑天尾隨在敵人隊伍後邊混進據點,隱蔽起來。待到敵人都睡下了,他熟練而飛快地把4顆地雷埋在操場上,然後翻過圍牆,躍過壕溝,剪開鐵絲網,返回村莊。第二天早晨,據點裏吹號集合,不大一會兒4顆地雷接連爆炸,共炸死敵軍33人,重傷4人,輕傷多人。
1945年5月,盤踞在青島的日軍糾集了3000餘兵力重佔盆子山區,反覆進行“清剿”、“掃蕩”。中共海陽縣委領導全縣人民集中全力配合部隊,積極開展麻雀戰、地雷戰反擊敵人。5月8日,行村據點的敵人偷襲趙疃。趙同倫、趙守福等預先獲取了這一情報,即率民兵在村裏擺下地雷陣。敵人闖進村北的樹林裏,碰響了絆雷;轉而撲向十字街口,又踏響“箱子雷”,共斃傷日偽軍16名,炸死戰馬1匹。5月下旬,日偽軍在孫家夼村、夼裏村安設據點,對民兵活動和羣眾安全威脅很大。大山區作戰指揮部抽調葉家、修家、代格莊、槐家泊等村的二十幾名爆炸能手,由區武委會主任於東山率領,經常在夜間摸上黃山頂埋設地雷,敵人頻頻挨炸,死傷累累。在盆子山區人民開展反“掃蕩”的105天中,海陽民兵共配合部隊埋雷2500多顆,炸死炸傷日偽軍200多人。 [1] 

地雷戰歷史評價

抗日戰爭期間,地雷大顯神威,不僅在山東海陽人民的革命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也在膠東抗戰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3] 
海陽地雷戰有力地支援了膠東其它地區的抗戰。海陽民兵不僅在海陽境內大顯身手,而且還奉上級武委會之命,多次組織遠征爆炸隊,到周邊縣配合當地部隊作戰,為當地民兵和部隊培訓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相關地區的抗戰,從而推動了整個山東地區的抗戰,為山東地區的抗戰勝利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