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軸進動

鎖定
地軸進動,是指地軸繞黃軸的圓錐形運動。南北天極在天球上的移動,反映了地軸宇宙空間的運動。“進動”一詞,原是物理學的術語,是指轉動物體的轉動軸環繞另一根軸的圓錐形運動。
中文名
地軸進動
外文名
Milankovitch Cycles
解    釋
地軸繞黃軸的圓錐形運動
反    映
地軸在宇宙空間的運動
相反名詞
交點退行

地軸進動簡介

南北天極在天球上的移動,反映了地軸宇宙空間的運動,模板化叫地軸進動。“進動”一詞,原是物理學的術語,是指轉動物體的轉動軸環繞另一根軸的圓錐形運動。地軸進動是指地軸繞黃軸的圓錐形運動。我國古代天文學文獻中,有一個詞義截然相反的名稱,叫交點退行。二者指的是同一事物。地軸進動的具體情況,可以歸納為如下幾條:
——圓錐形運動的圓錐軸線,垂直於地球軌道平面,指向黃極
——圓錐的半徑為23°26′,就是黃赤交角
——進動的方向向西,同地球自轉(和公轉)方向相反。“退行”就是這個意思。
——進動的速度是每年50.29〃,週期為25 800年。
地軸進動 地軸進動
玩具陀螺是這種運動的一個生動實例。陀螺旋轉時有保持軸線方向不變的特性。如果我們把旋轉着的陀螺輕輕地推一下,使陀螺的自轉軸傾斜,這時,重力產生的力矩,有使陀螺倒向地面的作用。但由於陀螺在旋轉,它並不倒向地面,而是在重力作用下產生進動:它的旋轉軸會繞鉛直線緩慢地搖晃,並在空間畫出一個圓錐面,進動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隨着陀螺旋轉速度減慢,到一定時候,重力的作用才使陀螺倒地。
地軸進動的原理與陀螺的進動相同。它的發生同地球的形狀、黃赤交角和地球自轉有關:
——地球是一個明顯的扁球體,它的赤道部分由於自轉的慣心離心力的作用,形成環形隆起。月球和太陽對赤道隆起產生附加的引力。
——由於黃赤交角(以及黃白交角)的存在,使月球和太陽經常在赤道平面以外對赤道隆起施加引力。月球對兩部分赤道隆起施加引力,以地心為中心,分別產生力矩M1(向月部分)和M2(背月部分)。力矩M1的作用,是把赤道面“拉”回到黃道面,或使地軸垂直於黃道面;力矩M2的作用,則使地軸倒向黃道面。但因距離的不同,向月一側的引力,要大於背月一側的引力,因而 M1>M2,合力矩 M1-M2為正。如果沒有其它方面原因,合力矩最終會使地軸趨近黃軸,或使赤道面重合於黃道面。
——由於地球的自轉,合力矩的作用使地球產生了進動。與陀螺的進動相比,地球所受的合力矩與陀螺所受重力矩的方向相反。因此,二者進動的方向相反:陀螺進動方向與其旋轉方向相同;而地軸進動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即向西。按物理學術語,轉動物體受到垂直於其自轉軸的外力矩作用時,其自轉軸便向外力矩的正方向靠攏。按右手螺旋法則,這個方向垂直於紙面向外。

地軸進動原理

地軸進動或歲差的成因
地軸進動的原理與陀螺的進動類似。它的發生同地球形狀黃赤交角地球自轉有關。地球具有橢球體的形狀,即兩極稍扁,赤道略鼓月球和太陽對在赤道面鼓的部分施加引力,同時地球又在自轉,這樣便產生了歲差。
圖1 圖1
假如把地球分為三部分,中間的圓球部分質量中心在地球中心O,而C1和C2是赤道上多餘物質的質量中心,為了討論簡化,假定月球位於黃道上,顯然,月球對較近部分C1的吸引力P1比對較遠部分C2的吸引力P2要大些,P1將產生一個以O為中心的力矩M1,它使地軸和黃軸相重合;P2也產生一個力矩M2,它使地軸倒向黃道面
但是因為P1大於P2,並且OC1=OC2,所以M1大於M2,如果地球沒有自轉運動,則這個合力矩就使地軸和黃軸重合,然而,地球是具有自轉運動的,那麼,這個合力矩就使地軸朝着垂直於合力矩的方向移動,如圖1,地軸產生順時針的移動。這種現象可以從一個側身旋轉的陀螺觀察到,它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產生合力矩,使其軸線圍繞着垂直於地面的直線畫出一個圓錐體的表面,地軸的這種運動,稱為地軸的進動。 不僅月球對地球的作用力矩使地軸發生進動,同樣,太陽對地球的作用力矩也會使地軸發生進動。但是,因為月球離地球比太陽離地球近得多,所以在地軸進動上,月球的引力作用要比太陽大得多。理論上,其他行星也都應對地球有作用力矩,但是,因為它們離地球較遠,質量又較小,以致使它們的作用力矩在實際上對地軸的進動不起任何作用。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地軸的進動首先是月球,其次是太陽對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產生的力矩造成的,沒有地球的自轉運動,地軸進動也是不可能發生的。因此,地軸進動又是地球自轉的證據之一。
地軸進動的週期
地軸的延長線指向天極,由於地軸的進動,天極和天赤道在恆星間的位置不停地發生改變,天赤道與黃道的交點──二分點將不停地按順時針方向沿着黃道向西移動,中心是黃北極,天北極以23°26′為半徑按順時針方向圍繞黃北極轉動。假定黃道在恆星間的位置不改變,當天北極在P1的位置時,天赤道和黃道交於g1和W1兩點,g1有標出;當它在P2位置時,相交於g2和W2兩點,g2也已標出。就是説,由於天北極的移動,春分點從g1移到g2,秋分點從W1移到W2,弧g1g2的數值為50″.42,稱為日月歲差
地軸進動 地軸進動
行星的引力作用對地軸進動不起任何作用,但是,它們對地球的公轉運動有攝動的影響,使地球軌道平面即黃道面的位置有所改變,這也會使春分點的位置發生移動,這叫行星歲差,它的數值僅有0″.13,而且移動方向是向東的。在日月歲差50″.42中減去行星歲差0″.13剩下的50″.29是春分點每年向西移動的數值,稱為週年總歲差
春分點和秋分點每年沿黃道西移50″.29,大約71年多一點向西移動一度,或者需要經過約25 800年在黃道上移動一週,這個週期就是地軸進動的週期。
公元330年前後,晉朝虞喜發現歲差,測定冬至點每50年西移1°,它的發現雖然晚於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於公元前125年的發現,但卻比他估計春分點每100年西移1°要精確。隋朝劉焯確定歲差為75年西移1°,更接近於實際數值,而當時西方仍有用喜帕恰斯的數值。
上面的討論是假定月球在黃道平面上的簡化情況,事實上,月球在白道上運行,黃白交角平均為5°9′,也就是説,月球經常位於黃道的上面或者下面,這就使得歲差現象變得複雜,由於這個原因,天北極在繞着黃北極轉動時,不斷在其平均位置的上下做週期性的微小擺動,振幅約9″,這種微小擺動叫章動,週期18.6年。

地軸進動主要影響

地軸進動的後果
地軸進動 地軸進動
地軸進動首先造成天極的週期性圓運動。例如在北半球看起來,天北極以黃北極為圓心,以23°26′為半徑,自東向西作圓運動,它每年移動50″.29,25 800年完成一週。
地軸進動還造成北極星的變遷,這是因為北極星就是天北極附近的亮星,它必然因為天北極的移動而有更替的現象,北極星在公元前3000年曾經是天龍座a,目前是小熊座a,到公元14 000年將是天琴座a(織女星),可以預計,天龍座a將在公元22 800年再度成為北極星,公元27 800年時的小熊a同天北極的關係將同目前一樣。今天,天南極附近沒有明亮的恆星,但是到公元16 000年時,船底座a(老人星)則將成為明亮的南極星
地軸的進動還造成地球赤道平面和天赤道的空間位置的系統性變化,這是因為地球赤道平面永遠垂直於地軸,當然隨着地軸進動而進動,週期同樣是25800年。地軸進動還表現為二分點和二至點在黃道上每年50″.29的速度向西移動,歷經25 800年完成一週。這是因為二分點是黃道同天赤道的交點,二至點是黃道上距天赤道最遠的兩點,它們都隨着天赤道的平面移動而移動。
地軸進動使得地球上的季節變化週期──迴歸年,稍短於太陽沿黃道運行一週的時間──恆星年,這是因為迴歸年的度量是以春分點為參考點的,而春分點因地軸進動而持續西移。正是由於地軸進動的這種表現,我國天文學歷來把它叫做"歲差"。
因為春分點是第二赤道座標和黃道座標系的原點,由於它向西移動,對於赤道座標系恆星的赤經和赤緯,都經常在改變着;對於黃道座標系,只有恆星的黃經每年增加50″.29而黃緯則不變。

地軸進動區別方式

極移和歲差的區別
極移和歲差都是地球自轉軸的運動,但是,它們的運動形式,運動週期和運動結果都根本不同,不能互相混淆。
極移是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自轉軸在地球體內的自由擺動,瞬時極P圍繞着平均極Po運動,運動軌跡很複雜,是一條彎曲的非閉合曲線,主要週期是近14個月的張德勒週期。瞬時極P的運動實質上是一種視運動,是地球本體相對於自轉軸運動造成的,因此,極移不改變天極和天赤道在恆星間的位置,對天體的赤道座標黃道座標沒有影響,只能使地理座標產生微小的變化。
歲差是在外力矩作用下,自轉軸的空間的受迫運動,天極圍繞着黃極,以23°26′為半徑作圓周運動,週期約為25 800年。天極的運動是真實的運動,使得天極、天赤道和春分點在恆星間的位置都不固定,結果造成迴歸年的長度短於恆星年,天體的赤經、赤緯黃經都要受到影響,但卻不能改變地理經度地理緯度數值。
總之,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變"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定義的地理座標或天球座標體系就要變換,若"變"只在限定的範圍內,我們可以當成不變,我們定義的座標體系還是可以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