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鎖定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國土資源部於2005年出台的防治管理地質災害的辦法。
中文名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1] 
外文名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辦    法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
通    過
1999年2月24日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辦法實行

第4號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已經1999年2月24日國土資源部第4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發佈,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一九九九年三月二日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辦法廢止

已於 二○○五年四月六日發佈的《國土資源部關於廢止部分部門規章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令 第28號)宣佈廢止。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辦法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預防和治理地質災害,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維護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地質災害,是指由於自然產生和人為誘發的對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質現象,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質災害的防治管理,適用於本辦法。但地震災害的防禦管理除外。
第四條 防治地質災害,實行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實行統一管理。
第六條 從事生產、建設活動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採取必要措施,防止誘發或者加重地質災害。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鼓勵在地質災害防治中運用先進適用科學技術,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防治地質災害的能力。 [1] 
第二章 規 劃
第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開展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調查。
第九條 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根據上一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組織編制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
跨行政區域的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由其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編制。
第十條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 地質災害現狀;
(二) 防治目標;
(三) 防治原則;
(四) 易發區和危險區的劃定;
(五) 總體部署和主要任務;
(六) 基本措施;
(七) 預期效果。
第十一條 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劃定地質災害
易發區和地質災害危險區。
地質災害易發區是指容易產生地質災害的區域。
地質災害危險區是指明顯可能發生地質災害且將可能造成較多人員傷亡和嚴重經濟損失的地區。 [1] 
第三章 預 防
第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編制本行政區域的年度地質災害防災預案,報同級人民政府審查批准後組織實施。
地質災害防災預案的內容包括:
(一)地質災害監測、預防重點;
(二)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威脅對象、範圍;
(三)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監測、預防責任人;
(四)主要地質災害危險點的預警信號、人員和財產轉移路線。
第十三條 對地質災害應當實行動態監測。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制定監測規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絡。
負責監測任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按照監測規範開展監測活動。
第十四條 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在地質災害危險區邊界上設立明顯標誌。
地質災害危險區內,禁止從事容易誘發地質災害的各種活動。
第十五條 城市建設、有可能導致地質災害發生的工程項目建設和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內進行工程建設,在申請建設用地之前必須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評估結果由省級以上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認定。不符合條件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予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第十六條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包括下列內容:
(一) 工程建設可能誘發、加劇地質災害的可能性;
(二) 工程建設本身可能遭受地質災害危害的危險性;
(三) 擬採取的防治措施。
第十七條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實行預報制度。預報內容主要包括:
(一) 發生時間;
(二) 發生地點;
(三) 成災範圍;
(四) 影響強度。
第十八條 地質災害的預報分為長期、中期、短期和臨災預報。
地質災害長期預報,是指五年以上的地質災害危險性的預報。包括地質災害區劃和易發區的圈定。
地質災害中期預報,是指幾個月到五年內將要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
地質災害短期預報,是指幾天到幾個月內將要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
地質災害臨災預報,是指幾天之內將要發生地質災害的預報。
第十九條 地質災害長期預報和重要災害點的中期預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佈。
地質災害的短期預報和一般災害點的中期預報,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發佈。
地質災害的臨災預報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報同級人民政府發佈。
羣眾監測點的地質災害預報,由縣級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託的組織發佈。
鼓勵單位和個人提供地質災害前兆信息。 [1] 
第四章 治 理
第二十條 地質災害治理責任,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界定。
第二十一條 主要由自然作用形成的地質災害,由當地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治理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第二十二條 主要由人為活動誘發的地質災害,由誘發者承擔治理責任。
地質災害治理責任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提供地質災害治理所需經費;
(二)制定或委託制定地質災害治理方案;
(三)向有關部門報送地質災害治理方案;
(四)承擔或委託承擔地質災害治理工程。
治理責任人擬定的地質災害治理方案,應當符合國務院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計規範,按規定的程序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治理方案有重大改變的,必須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批。
第二十三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應當依據經批准的治理方案。
在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必須對已有的地質災害險情進行監測,制定出現突發性異變情況時的應急措施。
第二十四條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竣工後,必須經治理方案的審批機關組織驗收。
禁止侵佔、損毀或者破壞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確有必要變動、關閉或者拆除的,必須徵得原驗收機關的同意。
第二十五條 承擔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勘查、設計、施工及監理的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取得相應的資格,領取資質證書。 [1] 
第五章 獎勵與懲罰
第二十六條 對在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向當地人民政府提出建議給予表彰與獎勵。
(一)在執行地質災害防治管理任務時,組織嚴密,指揮得當,防治得力,出色完成任務者;
(二)從事生產建設時,防治措施有效,防止誘發或者防止加重地質災害成績突出者;
(三)採用先進科學技術,防治地質災害成績突出者;
(四)提供地質災害前兆信息取得顯著防災效果者;
(五)保護地質災害治理工程設施成績顯著者;
(六)在搶險救災工作中,保護國家和人民財產、搶救羣眾有功者;
(七)有其他特殊貢獻,成績顯著的。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地質礦產行政主管部門視不同情節處以警告或者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數額罰款;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從事容易誘發地質災害活動的;
(二)故意發佈虛假的地質災害預報信息造成損失的;
(三)侵佔、盜竊、毀損或者破壞地質災害監測、治理工程設施的;
(四)阻礙防治地質災害工程施工的;
(五)不按防災預案要求承擔監測預防任務的;
(六)人為誘發地質災害的責任者,不履行治理責任的;
(七)負責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的國家工作人員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或者翫忽職守的;
(八)其他危害地質災害防治管理工作的。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1]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會議通過

《國土資源部關於廢止部分部門規章的決定》 [2]  ,已經2005年3月3日國土資源部第2次部長辦公會議通過,現予發佈。
部 長 孫文盛
二○○五年四月六日
國土資源部關於廢止部分部門規章的決定
為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結合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工作,我部按照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關於規章和規範性文件定期清理制度的要求,對原國家土地管理局、原地質礦產部和國土資源部2004年1月1日以前發佈的部門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國土資源部2005年第2次部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廢止《國土資源部決定廢止的部門規章目錄》所列的部門規章。
附件:國土資源部決定廢止的部門規章目錄(3件)
序號
名稱
發文單位及文號
發文時間
説 明
1
礦產督察員工作暫行辦法
地質礦產部令 第8號
1989年12月2日
相關內容已有新規定
2
地質礦產部內部審計工作規定
地質礦產部令 第13號
1991年9月2日
體制已發生變化
3
地質災害防治管理辦法
國土資源部令 第4號
1999年3月2日
國務院已出台《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