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質旅遊資源

鎖定
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於地殼構造變動、岩漿活動、古地理環境演變、古生物進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層中的化石、巖體、構造形跡、礦牀、地貌景觀等景象,具有觀賞、科學研究與普及教育價值,對遊人產生了某些吸引力,這便是地質旅遊資源。
中文名
地質旅遊資源
外文名
geological resources for tourism
學    科
地質學
分    類
可分為七種
地質旅遊資源
地質旅遊資源(5張)
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景觀,如古冰川遺蹟、古河流遺蹟、古湖泊遺蹟、古海蝕崖與古海積沙堤遺蹟等,稱外力地質旅遊資源。 [1] 
地質旅遊資源可分為:典型地質構造形跡(如台灣東海岸清水大斷崖)典型標準地層剖面(如天津薊縣中古元古界地層剖面)、奇特的岩石和礦物(如太湖石)、古生物化石點(如山東臨朐山旺中新統化石點)、火山遺蹟(如雲南騰衝火山)、地震遺蹟(如唐山地震遺蹟)、古人類文化地質遺蹟(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遺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