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藏祖庭

鎖定
地藏祖庭-小九華仙山位於浙江省長興縣仙山湖文化旅遊區。仙山,古稱四安山、浮雲山,又因狀似日本富士山,而稱尖山。因地藏王菩薩曾在此山駐錫修行而聞名於世,素有“地藏祖庭”、“小九華”之稱,為著名地藏王菩薩道場、祖庭 [1] 
中文名
地藏祖庭
別    名
尖山
古    稱
四安山、浮雲山
位    置
浙江省長興縣仙山湖文化旅遊區

地藏祖庭歷史溯源

地藏王菩薩原是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覺。公元719年(唐開元七年),金喬覺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入唐求法,先後到普陀山、紹興和金華等地,途經泗安仙山,見此山地理位置獨特、風景秀麗,而停留於此修行佈道,是為地藏王菩薩在中國駐錫修行第一站,歷史上有“先有小仙山,後有大九華”之説。
據長興舊志載,顯聖寺始建於唐天寶年間(公元742年—756年),玄宗李隆基“帝聞空中語,因敕建天下建寺”,浮雲山為地藏王菩薩在中國駐錫修行第一站,故在敕封之內。寺由陂陽禪師開山,初名“空隱教寺”。宋治平二年(公元1127年)欽宗賜銅鐘並建明心亭,元末毀於兵火,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建,立為叢林,後毀。清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相傳地藏菩薩應化山頂併發光顯聖,故孤標大師重建地藏寶殿于山巔,更山名為仙山,更寺名為顯聖寺。其時建築宏偉,有大殿三進,全部房屋計九十九間半(實際超百間),可容千人之大殿皆隱於參天大樹中,殿、閣、亭、堂、房、池、井均以迴廊相銜,融於一體。以雕有荷花青石築成上山香道,自山腳直達山頂三里有餘。有僧眾三十餘人,置寺田五百餘畝。
據史料顯示,仙山顯聖寺又稱“北天目地藏王廟”,因仙山、仙湖周邊水系相當發達,每逢佛誕日、地藏王菩薩聖誕和農曆傳統節日,香客便從水路紛至沓來。清·長興知縣鮑珍曾題詩於寺:“路轉山凹望上方,翠微松頂出紅牆。林深只道無人覺,已有方袍迓道旁”。其山勢幽靜,僧人眾多,佛事興盛可見一斑。清·周昱詩“破碎玲瓏幹髻鬟,高低圍繞九華山。此中形勢差相似,只隔稱名大小間”。不僅寫出了仙山與九華山不僅形似,更突出了仙山與九華山的特殊的歷史淵源。
顯聖寺歷史上曾有數次被毀後重建。最後一次是在抗戰期間,被日寇縱火焚燬。1992年,道光法師主持重建顯聖寺。先後建有山門牌樓、天王殿、地藏寶殿、大雄寶殿、無量光殿、觀音殿及配套廂房數十間,並於仙山之巔建有地藏寶塔(涅盤城)。在仙山東側建有五百羅漢堂、彌勒大佛殿、白雲寺。由於先期工程為民間募建,無整體規劃及施工方案,寺院殿堂布局不夠合理,與長興縣及泗安鎮二級政府為打造仙山湖文化旅遊區主要景點及“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仙山顯聖寺格局不符,故迫切需要重新改建顯聖寺。

地藏祖庭基本簡介

為了打造顯聖寺的“地藏祖庭、仙山顯聖”,現重新對顯聖寺進行全面規劃,做到“全面規劃、分期實施,因地制宜、合理佈局”。地藏祖庭主要形象標誌為仙山之巔的9.9米三面地藏大佛銅像,本工程現已着手規劃設計,將建2008年5月1日前建成開光。寺院整體規劃為仿唐結構,主要建築有999平方米大願寶殿、鍾、鼓樓、天王殿、靈官殿、山門牌樓、藏經樓(法堂)、上客堂、左右廂房、明心亭(內懸9.9噸大銅鐘)、佛跡亭(觀音地藏足印處)、牌位堂、上山步道、寺院殿、堂、樓、閣、亭之間建設佛教文化長廊及環山文化長廊。
作為寺院的總體規劃一部分,白雲寺大殿改造後可作為主供觀音的道場,增加天王殿,適當增加生活配套用房;五百羅漢堂擴建成消災延壽藥師佛道場,建琉璃寶殿來供養,五百羅漢堂改造後功能不變,但需重塑五百羅漢像;彌勒大佛殿無需大規模改造,加以修繕,可在適當位置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殿。此工程將在二期進行。
仙山顯聖寺交通便利,距長興縣城23公里。杭寧、申蘇浙皖、杭長高速,104、318國道及眾多省道,宣杭鐵路都在此集聚,離杭州85公里,上海170公里,南京200公里,與長三角主要城市形成二小時交通圈。仙山湖文化旅遊區南接“中國竹鄉”安吉,西接安徽廣德,北與江蘇隔山相望,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交通條件發達便捷。
當前寺院正在進行大規模改建當中,大雄寶殿將月九月底動工建設,三面地藏大佛銅像亦於近期動工建設,懇請十方大德、善信鼎力護持,共成無上菩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