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菍

(桃金娘目野牡丹科植物)

鎖定
地菍(學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的匍匐狀小灌木,長10-30釐米;幼時被糙伏毛,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聚傘花序,頂生,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分佈於中國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越南也有分佈。生於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
地菍是一種集藥用、觀賞和保健於一體的優良地被植物,地稔果實為球狀漿果, 直徑在0.5-1.5釐米,每年7-9月份分批成熟,成熟的果實外皮深紫色,果肉酸甜呈紅色,也是良好的天然紅色素原料。
概述圖片來源: [1] 
中文名
地菍
拉丁學名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桃金娘目
野牡丹科
野牡丹屬
地菍

地菍形態特徵

地菍
地菍(6張)
小灌木,長10-30釐米;莖匍匐上升,逐節生根,分枝多,披散,幼時被糙伏毛,以後無毛。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頂端急尖,基部廣楔形,長1-4釐米,寬0.8-2(-3)釐米,全緣或具密淺細鋸齒,3-5基出脈,葉面通常僅邊緣被糙伏毛,有時基出脈行間被1-2行疏糙伏毛,背面僅沿基部脈上被極疏糙伏毛,側脈互相平行;葉柄長2-6毫米,有時長達15毫米,被糙伏毛。 [2] 
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基部有葉狀總苞2,通常較葉小;花梗長2-10毫米,被糙伏毛,上部具苞片2;苞片卵形,長2-3毫米,寬約1.5毫米,具緣毛,背面被糙伏毛;花萼管長約5毫米,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有時2-3簇生,裂片披針形,長2-3毫米,被疏糙伏毛,邊緣具刺毛狀緣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較裂片小且短;花瓣淡紫紅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長1.2-2釐米,寬1-1.5釐米,頂端有1束刺毛,被疏緣毛;雄蕊長者藥隔基部延伸,彎曲,末端具2小瘤,花絲較伸延的藥隔略短,短者藥隔不伸延,藥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頂端具刺毛。 [2] 
果壇狀球狀,平截,近頂端略縊縮,肉質,不開裂,長7-9毫米,直徑約7毫米;宿存萼被疏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2] 

地菍生長習性

地菍喜生長在酸性土壤上,生活力較強,具有耐寒、耐旱、耐瘠、生長迅速等特點,甚至在石縫中亦能很好地生長開花。 [3] 

地菍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貴州、湖南、廣西、廣東、江西、浙江、福建;越南也有分佈。生於海拔1250米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 [2] 

地菍繁殖方法

地菍 地菍
地菍繁殖方法多樣,可以用種子進行有性繁殖,也可切割或扦插繁殖等無性繁殖,為加快地菍生長速度,一般採用切割的繁殖方式,在清明節前後選擇生長勢強的地菍植株,用鐵鏟劃分成10釐米×10釐米的方塊,帶土按30釐米×30釐米的規格進行移,栽植時選陰雨天或早、晚陽光不強的時候為佳,栽好後壓實並澆定根水,若有條件,可以用遮陽網離地表20釐米高遮陰,可以有效提高移栽地菍的成活率。 [4] 

地菍栽培技術

地菍選種

由於尚無人工培育的地菍品種,種質資源從野外的野生狀態下獲取,然而,在不同的環境中,野生種質受不同因素的外界條件影響,生長態勢表現不同,因此,選擇種質的時候應選擇生長速度快,開花量大和果實較大的品種,以免造成經濟效益低下。 [4] 

地菍選地整地

地菍雖然可在山坡地、採伐地、河邊堤岸、田邊地頭、房前屋後等酸性貧瘠的紅壤旱地上種植,但長勢較慢,開花量和果實較小,影響其觀賞和食用價值,因此,宜選用地勢較高、不易積水、土層深厚、土質疏鬆、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栽培。在江西整地起壟應於3月下旬開始,整地時打碎土塊,耙細耬平,然後做寬120釐米、高10-20釐米的壟,田間做好“三溝”,防漬排澇。 [4] 

地菍施肥技術

地菍為低耗肥植物,一般在栽植前結合整地每公頃施用尿素75千克、鈣鎂磷肥300千克、氯化鉀45千克作基肥。栽植後每30天,視地菍植株的生長情況,在地菍的行間澆1次稀釋的人糞尿或1%的尿素水溶液1500千克/公頃,蕾期、開花期和結果期應結合澆肥每公頃施磷酸氫二鉀15千克,硼酸2.25千克,以增加開花量和提高結實率。地菍移栽當年植株生長比較緩慢,容易滋生雜草,因此要定期除草,直到地菍全部覆蓋地表後,則其他雜草很難侵入,以後只需定期人工拔除一些長勢強,株型高大的雜草即可。 [4] 

地菍水分管理

南方地區雨量充沛。但季節分配極為不均,降雨集中在4~6月,這個時間地菍栽培應及時清溝排水,防澇防漬,而到7-9月,則高温乾旱,雨量稀少,季節性乾旱嚴重,雖然地菍的自然生長環境對水分要求不高,但嚴重的乾旱同樣會導致結實率降低、果實開裂等,又需要進行一定的補水,總之,在地菍工栽培中要保持土壤含水量在一定的範圍內,以地表濕不可見明水,幹不開裂為度。 [4] 

地菍適時收穫

地菍果實的成熟期不一致,當地菍果實外皮呈黑色,果蒂和果肉紫紅色時,才可以分期收穫,收穫過早,果實淡而無味,過遲則容易開裂或爛果,均會影響果實的商品品質。 [4] 

地菍安全越冬

移栽當年的地菍主根生長不長,主要以匍匐根為主,匍匐根一般生長在地表,抗凍能力較弱,在温度較低時(≤-4℃)會導致地菍整株死亡,不能安全越冬,可以在低温到來以前在地菍植株表層鋪一層地膜或覆蓋一定量的稻草,有利於提高地温和防止冰雪直接接觸地菍葉片造成的傷害,可有效提高地菍越冬的成活率。 [4] 

地菍病蟲防治

地菍人工栽培中尚未見到發生病蟲害,一般不需進行藥劑防治。 [4] 

地菍主要價值

地菍園林觀賞

地菍的觀賞價值也較高,其葉片濃密,貼伏地表,能形成平整、緻密的地被層,覆蓋效果好,是良好的地被植物,並且葉、花、果終年都呈現出不同的顏色,葉片可在同一時間內呈現綠、粉紅、紫紅等色,甚至可在同一片葉上出現;圓球形的漿果從結實至成熟也呈現綠-紅-紫-黑的色彩變化。且地菍幾乎長年開花,沒有明顯的無花階段。 [3] 

地菍食用保健

地稔中草藥圖片 地稔中草藥圖片
地菍果實是一種多汁漿果,近球形,直徑7-11毫米,成熟的果實中還原糖佔總糖的96.34%;果實中維生素C的含量與傳統水果梨、香蕉等相當。地菍果實中至少含有16種氨基酸,包括蘇氨酸纈氨酸蛋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等7種人體所必需氨基酸和嬰幼兒所需的組氨酸。穀氨酸具有較高的含量,且必需氨基酸佔氨基酸總量32.80%。花青甙含量也較為豐富,達到300mg/千克。 [3] 
地菍果實中含有、鋅等多種礦質元素,且各礦質元素的比例適當,果實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利於維持機體的酸鹼平衡。同時,常量元素鈣的含量較高,達7328.4mg/千克,可作為天然的補鈣食品。 [3] 

地菍藥用價值

地菍研究早期主要是作為藥草被人們所利用,其味甘、澀,性涼,具有活血止血、消腫祛瘀、清熱解毒之功效。臨牀用於治療高熱、腫痛、咽喉腫痛、牙痛、赤白血痢疾、黃疽、水腫、痛經、崩漏、帶下、產後腹痛、癰腫、療瘡、痔瘡、毒蛇咬傷等病症。現代臨牀研究報道,可將地菍製成製劑,治療消化道出血,其止血功效著。另有報道,地菍有抗腫瘤、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而對正常細胞沒有毒副作用。 [3] 

地菍色素利用

地菍不僅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提取天然色素用於食品加工,地菍果實的色素無毒副作用,色價高達190,有濃郁的果香味,在酸性條件下顏色鮮豔,性質較穩定,可用於飲料、冷飲、果酒、糖果和點心的着色,其色素用水或乙醇提取,工藝簡單,成本低,是一種優良的天然食用色素。 [3] 
參考資料
  • 1.    地菍 Melastoma dodecandrum  .PPBC[引用日期2020-09-06]
  • 2.    地菍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邱才飛,鄧正根,邵彩虹. 地稔的應用研究進展及開發利用前景[J]. 現代農業科技,2009,17:191-192.
  • 4.    邱才飛, 錢銀飛, 陳華玲,等. 地稔果的利用及高產栽培技術[J]. 中國農業信息月刊,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