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磅街道

鎖定
地磅街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下轄街道,地處米東區西南部,東與七道灣為鄰,南與米東大道相鄰,西與東山大道毗鄰,北與神華新疆公司小紅溝煤礦相接。轄區面積約12.40平方千米。 [1] 
截至2011年末,地磅街道轄區總人口16241人。 [1]  截至2019年10月,地磅街道下轄9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 [2] 
2011年,財政總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9%。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3元。 [1] 
中文名
地磅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米東區
地理位置
米東區西南部
下轄地區
9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991
郵政區碼
830027
車牌代碼
新A
人    口
16241人(截至2011年末户籍人口)

地磅街道建置沿革

1989年2月,成立地磅街道辦事處,屬東山區。
2007年6月,屬米東區。 [1] 

地磅街道行政區劃

2011年末,地磅街道下轄8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大洪溝、小紅溝、鹼溝、蘆草溝、健民、東山、金河、東瑞北路,卡子灣;下設64個居民小組,6個村民小組。 [1] 
截至2019年10月,地磅街道下轄9個社區和1個行政村:東山社區、鹼溝社區、大洪溝社區、蘆草溝社區、小紅溝社區、金河社區、健民社區、東瑞北路社區、東盛社區,卡子灣村。 [2] 

地磅街道地理環境

  • 位置境域
地磅街道地處米東區西南部,東與七道灣為鄰,南與米東大道相鄰,西與東山大道毗鄰,北與神華新疆公司小紅溝煤礦相接。轄區面積約12.40平方千米。 [1] 
地磅街道

地磅街道人口

2011年末,地磅街道轄區總人口1624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199人,城鎮化率75.11%。另有流動人口1409人。總人口中,男性8611人,佔53.02%;女性7630人,佔46.98%。2011年,人口出生率6.39‰,人口死亡率1.97‰,人口自然增長率4.42‰。2010年,人口普查轄區常住人口15372人,14歲以下2051人,佔13.34%;15—64歲11828人,佔76.95%;65歲以上1493人,佔9.7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2712人,佔82.69%;有回、維吾爾、蒙古等16個少數民族,共2660人,佔17.30%。超過千人的有回族,達2585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7.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239.68人。 [1] 

地磅街道經濟

地磅街道綜述

2011年,地磅街道財政總收入1.2億元,比上年增長26.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9億元,比上年增長34.2%。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0.3億元,增值税600萬元,企業所得税600萬元,個人所得税4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4.9%、15.3%、92.6%、9%。農民人均純收入10503元。 [1] 

地磅街道農業

2011年,地磅街道農業總產值0.1億元,比上年增長3.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463噸,人均28.5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40畝,產量68噸;蔬菜種植面積2920畝,產量8151噸,主要品種有芹菜、白菜、油菜等,其中芹菜6811噸,白菜910噸,油菜430噸。2011年,大型農業機械5台;名優特農產品有茼蒿、油菜、芹菜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白菜、芹菜等。 [1] 

地磅街道工業

2011年,地磅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6億元,比上年增長3.2%,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6.9%。2011l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0.1萬人。 [1] 

地磅街道商業外貿

2011年末,地磅街道有商業網點289個,職工121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市場2個,成交額2.1億元,比上年增長20%。2011年,進出口總額9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進口14萬美元;出口83萬美元。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83萬美元。 [1] 

地磅街道金融業

2011年末,地磅街道有1家銀行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6.8億元,比上年增長23.3%;人均儲蓄1535.3元;各項貸款餘額2.5億元,比上年增長13.8%。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1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長19.2%;人身險保費收入600萬元,比上年增長9.1%。 [1] 

地磅街道社會事業

地磅街道教育事業

2011年末,地磅街道有幼兒園(所)7所,在園幼兒510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3所,在校生1587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地磅街道教育經費達330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5.4%、35.4%、18.6%、32.5%。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9.7%,比上年下降了7.1%。 [1] 

地磅街道文化事業

2011年末,地磅街道有各類文化藝術團隊3個,演職人員約500人;神華藝術團1個,演職人員約200人;圖書室13個,建築面積1140平方米,藏書8萬冊。 [1] 

地磅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地磅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2個;病牀250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20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2.5張,固定資產總值11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80人,其中執業醫師104人,執業助理醫師20人,註冊護士88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17.5人、執業(助理)醫師7.75人、註冊護士5.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7萬人次,住院手術337台次,出院病人2000人次。
2011年,地磅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0.2萬人,參合率98%;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7歲,其中男性75歲,女性80歲。 [1] 

地磅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地磅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3户,人數121人,支出43.9萬元,比上年增長2.3%。月人均302元,比上年增長1.17%;城市醫療救助14人,支出8.3萬元,比上年增長1.3%;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1人次,共支出2178元,比上年增長0.1%;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17.1%。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6户,人數68人,支出9.3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114元,比上年增長1.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人,支出0.4萬元,與上年持平;農村醫療救助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8人次,共支出0.3萬元,比上年增長0.7%;農村臨時救濟7人次,支出0.4萬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40人,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27人,接收無軍籍職工5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2萬元,比上年增長3.9%。 [1] 

地磅街道交通運輸

地磅街道境內有G216公路穿過。

地磅街道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地磅街道因216國道邊建有地磅而得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郭景平,李寧平,託乎提·亞剋夫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8月:0127-0129.
  • 2.    地磅街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