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

鎖定
華東師範大學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成立於2003年,其前身是“城市與環境考古遙感教育部開放實驗室”。現任實驗室主任為高煒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童慶禧院士。實驗室面向國家和地方發展對現代地理信息科學與技術的迫切需求,着眼國際地理信息科學領域發展的前沿動向,以實驗室現有優勢研究方向為基礎,通過加強交叉創新、團隊創新和制度創新,圍繞當前應對全球變化、構建和諧城市的時代目標,開展地理信息相關的理論方法、前沿技術與應用實踐等研究,實現實驗室“立足上海,面向全國,接軌國際”的發展定位,為華東師範大學建設成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作出積極貢獻。 [1] 
中文名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
地    址
華東
作    用
地理信息採集處理
級    別
教育部重點

目錄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簡介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 [2]  是我國最早開展地理信息理論與應用研究的機構,其前身是1980年代就成立的城市與環境考古遙感教育部開放實驗室,2003年,原開放實驗室通過教育部的評審,並正式更名為“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本實驗室以學科發展與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為導向,從地理信息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地理空間數據獲取技術及GIS軟件開發,到地理信息科學技術在城市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系列研究,屬應用基礎研究單位。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三個方面:
1、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
研究自然、社會、經濟領域空間數據分析的理論、模型及相應的數據結構與算法,是地理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的基礎。在氣候保護模型、設施區位計算模型、城市交通網絡模型等方面開展重點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模型,並應用到國家重大項目與重大決策中。
2、地理信息獲取與應用服務系統
結合地理計算模型,重點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獲取與應用服務系統開發。研製了由“GPS/北斗雙星制導高維實景數據採集系統”和“無人駕駛直升機低空遙感系統”組成的“天—地一體化近景遙感平台”;以及一系列專業地理信息應用服務軟件,相應的產品已在實際應用中發揮重要作用。
3、環境演變與人地關係重建
應用地理信息技術研究環境演變與人地關係。重點在城市自然地理、長江流域城市遙感考古、長三角地區環境變化與人地關係等方面開展研究。在城市環境災害與公共安全、良渚地區遙感考古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30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研究人員25人,每年招收研究生40餘人。近幾年實驗室先後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委重大(點)以及企事業委託項目,年均研究經費1000多萬,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授權發明專利15項,專著9部,三大檢索收錄論文100餘篇。實驗室是一個多學科羣體組成的研究團隊,多名教授來自數學、物理、電子、計算機等學科。實驗室十分注重對外學術交流,並聘請多名海外著名專家學者作為實驗室的兼職教授和客座研究人員,這些學者為實驗室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實驗室資源豐富,設備先進。現有辦公和實驗用房3000多平方米,主要儀器設備包括: 天—地一體化近景遙感平台、MODIS衞星數據接收系統、聯想高性能計算機集羣、大孔徑激光閃爍儀、圖形工作站以及各種主流的GIS和遙感圖像處理系列軟件。

地理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華東師範大學)科研隊伍

名譽主任委員: [3] 
徐冠華
院士
中國科技部

主任委員:
童慶禧
院士
北京大學

副主任委員:
郭華東
院士
中國科學院

劉紀遠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委員:
褚君浩
院士
華東師範大學

王浩
院士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歐陽自遠
院士
中國科學院

薛永祺
院士
中國科學院

陶澍
院士
北京大學

許小峯
研究員
中國氣象局

林琿
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

秦其明
教授
北京大學

柳林
教授
中山大學

王錚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

周雲軒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束炯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高煒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顧問:
許世遠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張超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梅安新
教授
華東師範大學

孫建中
教授
上海城市發展信息研究中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