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鎖定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以世行貸款國家專業實驗室-電離層實驗室和原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實驗室為基礎組建的,於2000年由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
中文名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批准單位
國家教育部
依    託
武漢大學
批准時間
2000年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託

地球空間環境 [1]  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依託: 武漢大學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屬性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以世行貸款國家專業實驗室-電離層實驗室和原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實驗室為基礎組建的,於2000年由國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是國內從事空間物理學、地球動力學過程及其機制、電磁波傳播及工程應用和空間大地測量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基地。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沿革

(1)電離層實驗室 [2]  實驗室是在1946年建立的原國立武漢大學遊離層實驗室基礎上發展和建立起來的,武漢大學老一輩科學家桂質廷、梁百先、龍鹹靈教授等早年在電離層赤道異常等現象的研究中作出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該實驗室是我國最早開展電離層及電波傳播研究和教學,並一直延續至今的單位,是我國電波傳播和空間物理研究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的發祥地之一。1978年經原國 家教委批准在武漢大學成立空間物理學系,隨即批准成立電波傳播與空間物 理研究所。系所合一的運行促進了學科的發展,1981年武漢大學空間物理學被批准為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之一,1988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學科,1997年被批准為"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989年獲世界銀行貸款資助經國家批准成立電離層國家專業實驗室。
(2)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國家測繪局部級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前身是天文、重力實驗室,由中科院首批學部委員夏堅白教授於1957年創建,並得到前蘇聯著名物理大地測量學專家布洛瓦爾的幫助。通過幾十年的積累和發展,形成了衞星大地測量和物理大地測量學科兩大優勢,並不斷向地球科學相關領域滲透,1981年該實驗室所依託的大地測量學被批准為我國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1997年被批准為"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項目。1996年固體地球物理學被批准為理學博士學位授權點。1993年該實驗室更名為現代地球動力學實驗室,1996年批准為國家測繪局部級重點實驗室,1999年9月改名為地球物理大地測量實驗室。 空間物理學、地球物理學、大地測量學、大氣和海洋科學等共同構成認識人類生存和發展環境的不同層次的科學體系。地球空間環境時空尺度大、綜合性強,這決定了其前沿研究的重大突破,需要多學科的交叉綜合;需要從單一層圈的研究拓展到多層圈的整體研究;需要應用高、新技術從三維空間、動態地探測地球及其空間環境的結構和運動形式;需要有多手段、多頻段、多層次的實測資料,通過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和反演,從局部到整體,從三維空間到四維時空,從定性到定量,多層面地促進對地球和地球空間環境的研究,為此,本實驗室確定了以下科學目標:立足於已有工作基礎和空間環境的地域性特徵,瞄準學科前沿,通過學科間的交叉綜合,實現優勢互補,探測和研究地球各圈層及外層空間各種相關物理場及其時空分佈,分析、描述和評估地球空間物理環境和地球物理基本過程以及全球變化,推進人類對地球及其空間環境的科學認識,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為國家資源和環境政策、災害對策、空間和國防技術的發展決策等提供信息和科學依據,併為本領域和相關領域的發展培養高級專門人才。

地球空間環境與大地測量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平台

學術委員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下設:地球重力場研究室;內部固體地球物理研究室;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反演研究室;中高層大氣研究室;空間天氣研究室;電離層與磁層研究室;精密研究室 七個研究室。 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
(1)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工學)碩士點和博士點;
(2) 固體地球物理(理學)碩士點和博士點;
(3) 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工學)博士後流動站;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