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椒子

鎖定
地椒子是唇形科百里香屬的半灌木。莖多數,花枝高2-10釐米;葉呈卵圓形,兩面無毛;花序頭狀,花萼呈管狀鐘形或狹鐘形,下部表面有少許疏柔毛,花冠為紫紅、紫或淡紫、粉紅色,有少許短柔毛;小堅果呈近圓形或卵圓形,壓扁狀,光滑;花期7-8月, [1]  [9]  果期9-10月。“地椒子”又名“百里香”,因香氣濃郁故而得名。 [2]  [9] 
地椒子原產於南歐, [3]  [9]  在中國分佈於甘肅、陝西、青海、山西等省區。 [4]  [9]  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蟲能力強,喜温暖、乾燥的環境,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5]  [9]  繁殖方法可採用插條、分株、壓條繁殖等方法。 [6]  [9] 
據《本草綱目》記載地椒子:“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 [7]  [9]  地椒子全草可入藥,氣味辛,性温,有小毒。有温中散寒、驅風止痛等功效,可治療吐逆、泄瀉、食少痞脹、風寒咳嗽、牙疼、肌膚瘙癢等症狀。 [8]  春夏採摘鮮嫩植株,洗淨後加在燉肉或燉菜的湯中,味道辛香。 [10]  地椒子花語為“勇氣”。 [9]  [11] 
別    名
地椒子
中文學名
百里香
植物界
分佈區域
寧夏固原市山區

地椒子形態特徵

在中國稱為地椒、地花椒、山椒山胡椒麝香草等,唇形科百里香屬的半灌木。莖多數,花枝高2-10釐米;葉呈卵圓形,兩面無毛;花序頭狀,花萼呈管狀鐘形或狹鐘形,下部表面有少許疏柔毛,花冠為紫紅、紫或淡紫、粉紅色,有少許短柔毛;小堅果呈近圓形或卵圓形,壓扁狀,光滑;花期7-8月, [9]  [1]  果期9-10月。“地椒子”又名“百里香”,因香氣濃郁故而得名。 [9]  [2] 

地椒子近種區別

百里香植株高度為1.2~3.6米,大約有60個品種,包括野生百里香和檸檬香型百里香等。 [1] 

地椒子分佈範圍

原產於地中海地區,在中國分佈於甘肅、陝西、青海、山西等省區。 [9]  [4] 

地椒子生長習性

百里香主要生長在熱帶氣候條件下,温帶地區也有一年生的百里香。耐寒、耐旱、耐瘠薄、抗病蟲能力強,喜温暖、乾燥的環境,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質土壤中生長良好。 [9]  [5] 

地椒子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可採用插條、分株、壓條繁殖等方法。 [9]  [6] 

地椒子主要價值

地椒子食用價值

自從古代開始就被作為香料和藥物使用,百里香的香味在開花時節最為濃郁。百里香,為歐洲烹飪常用香料,味道辛香,用來加在燉肉、蛋或湯中。應該儘早加入,以使其充分釋放香氣。尤以寧夏南部山區較為集中,當地人在端午節之時集中採摘晾曬儲存,或用鍋暴炒至幹。等六月炎熱到來之時沖茶 解渴,被稱為上品。元朝的《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用百里香加入駝峯駝蹄調味。

地椒子藥用價值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味微辛,土人以煮羊肉食,香美。”地椒子全草可入藥,氣味辛,性温,有小毒。有温中散寒、驅風止痛等功效,可治療吐逆、泄瀉、食少痞脹、風寒咳嗽、牙疼、肌膚瘙癢等症狀。 [8]  春夏採摘鮮嫩植株,洗淨後加在燉肉或燉菜的湯中,味道辛香。 [10] 

地椒子植物文化

地椒子花語為“勇氣”。 [9]  [11]  歐洲傳統上認為百里香象徵勇氣,所以中世紀經常用它贈給出徵的騎士。
參考資料
  • 1.    百里香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
  • 2.    百里香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4-10]
  • 3.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84頁
  • 4.    百里香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
  • 5.    張宏志編著,赤峯城市風景園林植物資源:獻給北方地區城市生態環境的書,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20.10,第341頁
  • 6.    (英)艾倫·白金漢著;魏志祥譯;張德純中文版內容顧問,DK蔬菜種植栽培百科,電子工藝出版社,2019.01,第284頁
  • 7.    李朝霞編,中國食材辭典,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84頁
  • 8.    柴天川,王彥剛,陳品英主編,太行本草圖譜之五嶽寨,中醫古籍出版社,2020.01,第318頁
  • 9.    郭增軍,王戌梅主編,中草藥識別手冊,西北地區分冊,人民軍醫出版社,2012.01,第324頁
  • 10.    楊福林,李娟,承德地區常見野菜原色圖譜,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09,第100頁
  • 11.    法國拉魯斯出版公司著,拉魯斯百科全書,種類繁多的花與樹,新世界出版社,2015.09,第52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