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戲面具

鎖定
地戲來源於明洪武年間(約1368--1398年)“調北征南”的南征軍及屯軍所傳的軍儺活動,經逐漸演變並吸收融合當地民間文化而形成。因多為白天在院外場壩、曬壩等空地上表演,故稱“地戲”。地戲有較為固定的表演內容和表演形式,有特定的舞蹈動作和武打程式套路,有各類不同的角色分配和唱唸做打,有專門的唱腔和表演劇目腳本,具有較為成熟的戲劇特點。 [1] 
中文名
地戲面具
起    源
明洪武年間(約1368--1398年) [1] 
地戲傳承着強烈的征戰軍儺特色,腳本大多為依據歷史傳説中的征戰殺戮故事而編寫的分卷説唱文本,有《薛仁貴徵東》《薛丁山徵西》《薛剛反唐》《羅通掃北》《五虎平西》《二下河南》(又名《飛龍傳》)《結指記》《封神演義》《楊家將》《岳飛傳》等。表演內容按腳本分段推進,一部戲要數月才能表演完成。地戲一般應主人家邀請或公議在年末歲頭(正月至三月初)開箱表演,用以驅邪沖喜、賀歲迎神、納吉娛人。地戲出場人員一般都要戴上面具,面具依不同角色雕刻着彩,以敵對雙方各類主帥、將軍、文官、武將、軍童等分別造型,並有僧、道、醜及部分神仙、鬼怪以及男女老少,虎、獅、馬、猴等動物類別,少則幾十面,多則上百面。 [1] 
用丁木(亦用樺槁、漆木、梧桐等材質較輕且不易開裂的喬木),造型根據對象的不同而有特定的規範。地戲面具雕刻上彩比巫儺面具精細規整,人物面具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兩大類,各類角色之間面貌神態共性較強,個性較少,程式、概念化表現較為突出。各類人物面具雕刻中,特別注重帽盔、耳翅等細部雕飾和區分,形成其一大程式特色。如武將着盔,盔上可依不同身份分別雕刻龍、麟、獅、象、虎、馬、雲、霧等各類圖案。同是龍盔,正面武將為圓龍起雲,反面武將則為扁龍起霧;同是武將,正面人物頭盔護耳可雕麒麟、獅、象,反面人物則只能用青獅、虎、馬;同是正面將軍,則男將用龍,女將加鳳。正面人物同一底色出面,反面人物則多為花臉上彩:正面人物順眉風眼,唇齊口正,威武慈善,反面人物則稜睛暴珠,獠牙呲角,兇惡可憎;丑角則歪嘴吊眉,滑稽可笑等。 [1] 
地戲面具雕刻上彩後,需請法師上香敬祭開光後才能進箱保存並開箱上場使用。面具一般都是戴在額頭上,下用青紗掩蓋,表演者可從左右或下部透過青紗觀看呼應。武將需背牌插旗,執槍佩刀,以鼓鑼擊點伴打助威。
市境內地戲表演主要在六枝特區落別、大用、折溪一帶的漢族軍屯後代所居村寨中流傳。20世紀50年代曾一度在相關區、鄉組建專門的業餘地戲團,表演部分經過改編的地戲傳統劇目,後於60年代初期解散。“文化大革命”期間各地傳統地戲禁演,大部分面具被燒燬。70年代末至80年代後,各地傳統地戲班子重新制作所需面具並恢復表演。較有代表性的有落別鄉納罵村李周班,大用鎮罵冗村柏家班,折溪鄉折溪村江潤班以及六堡村曾肖班等。各地戲班中均為一班一戲,表演內容故事不同。面具製作年代不一,角色也不一樣,藝術也各具特色。
參考資料
  • 1.    餘朝林主編;汪龍舞編著.六盤水民間美術圖志: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03:第1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