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形學

鎖定
地形學也叫地貌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形態特徵及其發生、發展、結構和分佈規律的學科。其研究內容包括地球表面形態和形成動力的分析,地球表面形態的發生、發育規律和組成地貌的沉積物的研究。
地形學對礦產普查與勘探、建築道路、各種工程、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地形測量、地質調查、區域規劃、農業、編制地圖以及國防建設等,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中文名
地形學
外文名
geomorphology
又    稱
地貌學
研究內容
地球表面形態特徵、發展、結構等
主要涉及學科
自然地理學地質學
研究意義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類等

地形學概念

地形學又稱地貌學,是自然地理學地質學之間的邊緣學科,是研究地表形態特徵及其發生、發展和分佈規律,以便在人類的經濟活動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並與其所造成的災害進行鬥爭的學科。 [1] 

地形學研究內容

地形學的研究內容可分為普通地貌學、區域地貌學部門地貌學、應用地貌學和地貌製圖學等分科。其研究的主要內容如下:
①地形的形態特徵及物質組成
地形具有各種各樣的形態。例如,山峯可以具有尖鋭、平坦或渾圓形態,河谷橫剖面可以具各種複雜形態。因此,地貌的形態特徵是地形學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而不同的地形地貌形態又總是建立在一定的岩石巖性基礎上的,也就是地形的物質組成。
②地形的內部結構
地形具有不同的內部結構,地形結構是地形學的重要研究內容。按照地形形成的侵蝕作用和堆積作用,可劃分為切割型、疊置型、切割一疊置型、疊置一切割型4種地貌結構類型。
③地形的形成原因
地形地貌是內、外營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兩者的共同作用,造就了地球表面上千姿百態、規模各異的地形。
④地形的發展演化
地球表面所有的地形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總是處於不斷髮展變化之中。因此,地形學不僅研究地形地貌的形態特徵,還研究過去的地形發育過程和推測未來的地形發展趨勢,探索地形的演化規律及演化機制。
⑤地形的分佈規律
地形的分佈是有規律的。以內營力為主形成的構造地貌,其分佈於板塊構造邊界。例如,青藏高原就位於歐亞大陸板塊的南緣,其隆升是由於印度板塊向北漂移並向歐亞大陸板塊下部俯衝造成的。近東西向延伸的喜馬拉雅山脈,是一個位於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之間的現代造山帶。而以外營力為主形成的地形地貌,具有沿緯度的水平分帶性和沿山地的垂直分帶性,這種分佈與氣候條件(主要是温度和降水)有關係。
⑥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係
地形學還研究地形與人類活動的關係。一方面,不同的地形特徵、結構對工農業生產佈局會有影響,還有城鄉的規劃佈局、旅遊景區的規劃建設等;另一方面,人類活動可直接影響(或通過影響地表過程)地形地貌形態和發育過程,人類對地形的作用是全面的,既有建設性也有破壞性。隨着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對地球表面地貌的作用也日益增強,由此引起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也更加頻繁,比如地面沉降、土壤侵蝕、滑坡泥石流災害、大壩地震等。這些負面效應已引起地形學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2] 

地形學應用方向

地形學已廣泛應用於礦產和地下水資源的普查、各種工程(水工、港工、路工)勘測與設計以及農業、軍事和編制地圖等生產實踐中。 [1] 

地形學相關學科

地形學(地貌學)是介於地質學與自然地理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由於地形學的這一特點,不同國家的地形學分屬的學科不盡相同。美國的地形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歐洲一些國家的地形學則屬於自然地理學的範疇,還有一些國家的地形學則同屬地理學和地質學兩門科學之中。中國的地形學在地理學界和地質學界都得到一定的重視,也可以説,中國的地形學是隨着地理科學的發展而成長起來的。
近一個世紀以來,隨着各門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發展以及各學科的互相滲透,產生了許多新的分支學科。地形學也不例外,它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更加豐富和日益完善,分支學科主要有氣候地貌學、構造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模擬地貌學、岩石地貌學、沉積地貌學、應用地貌學、災害地貌學、軍事地貌學、遙感地貌學、地貌年代學和地貌製圖學等。 [2] 

地形學文學意義

地形學這一術語也廣泛使用於文學理論中,意義有所引申,成為理解“人”的範疇之一。在文學上,地形學是指對崇高的東西的降格和貶謫,在怪涎現實主義中絕不只具有形式上的、相對的性質。“上”和“下”在這裏具有絕對的和嚴格的地形學的意義。上是天,下是地,地也是吞納的因素(墳墓、肚子)和生育、再生的因素(母親的懷抱)。從字宙方面來説,上和下的地形學意義就是如此。從肉體本身來説,它決不能與宇宙明確劃分開來,上,就是臉(頭),下,就是生殖器官、腹部和臀部。怪誕現實主義,包括中世紀的戲仿體作品在內,用的就是上和下的這種絕對的地形學意義。 [3] 
參考資料
  • 1.    地質礦產部地質辭典辦公室編輯.地質大辭典(一)普通地質 構造地質分冊 上冊:地質出版社,2005:38
  • 2.    曾克峯主編.地貌學教程: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3:2-5
  • 3.    巴赫金著,李兆林、夏忠憲等譯.《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六)》: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