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圖編輯

鎖定
地圖編輯是指制定地圖成圖技術方案和實施地圖設計的工作。
地圖編輯地圖生產流程中的工作階段之一,有時與地圖設計是不可分的。地圖編輯人員負責整個地圖生產的規劃與組織、編寫地圖設計文件、指導和檢查作業員的工作、參與地圖制印工藝方案的討論等。因此,地圖編輯是貫穿整個地圖生產過程的核心工作。
地圖編輯主要包括:①蒐集和分析製圖資料,確定基本資料、補充資料和參考資料及其使用方法;②研究和確定製圖對象的特徵、分類分級及概括方法;③擬定地圖編繪方法與程度,提出地圖生產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和要求;④製作各種參考圖,指導地圖樣圖的製作;⑤制定作業計劃並組織實施,寫出“編輯指示”並負責地圖作品驗收。
中文名
地圖編輯
外文名
map editing
解    釋
制定地圖成圖技術方案
學    科
地理
特    點
多樣性
內    容
蒐集和分析製圖資料

地圖編輯簡介

地圖編輯是指依照製圖目的蒐集、分析相關編圖資料並繪成地圖的活動。顧名思義,中國地圖編輯史是研究中國地圖編輯活動歷史、探討中國地圖編輯歷史規律的學問。
地圖編輯地圖生產流程中的工作階段之一,有時與地圖設計是不可分的。地圖編輯人員負責整個地圖生產的規劃與組織、編寫地圖設計文件、指導和檢查作業員的工作、參與地圖制印工藝方案的討論等。因此,地圖編輯是貫穿整個地圖生產過程的核心工作。
地圖編輯是編輯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獨立性顯而易見,地位、作康不應被低估,更不應淪為文字編輯的附庸。

地圖編輯理念

現代地圖學是關於地圖的概念、生產傳播及其研究的一門學科。稱地圖為:以慣用符號表示的圖像,它表示為使用而設計的地理實體中經過選擇的地物性質式特徵,其中,空間關係是最重要的相互關係。現代地圖編輯設計,必須要對現實世界的“地理實體”進行研究、分析、對比弄清其“性質”和“特徵”,從而設計出能較好體現地球上各種空間信息的相對位置關係和分佈的地圖。 [1] 

地圖編輯編輯歷史

中國地圖編輯史源遠流長、內涵豐富,可以分為以下4個時期:先秦為地圖編輯的起步和積累時期,秦至南北朝為地圖編輯的發展時期,隋至明末為地圖編輯的成熟時期,明末至今為地圖編輯的現代化時期。
遠石時期,人類在遷徙、狩獵、採集、生產、交流、對抗的過程中,原始地圖漸漸不可或缺,那時的地圖編輯也處於原始、零散、隨意的狀態。隨着私有制和國家的產生,地圖成為重要的治理工具,編輯精確的官方地圖成為一種國家特權,這類地圖也成為國家主權的象徵。我國傳統科學體系形成於秦漢時期,那時地圖編輯的數學基礎更加牢固,在土地管理、重大工程項目中積累了豐富的測繪實踐經驗,以郡縣、國家等各級政府管理機構為依託的逐級編輯、上報地圖的制度開始形成。西晉時產生了在世界地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主導中國傳統制圖學達一千餘年的地圖編輯權威準則—“製圖六體”,標誌着我國地圖編輯在理論上已經趨於成熟。隨着唐宋時期的輝煌和國家領土、對外交流的不斷擴大,地圖編輯得到全面深化而不斷成熟,其重要標誌就是自唐朝開始,定期由基層各級政府報送、由國家彙總這一編輯地圖的重要制度走上了法制化的軌道。隨着刻板印刷的蓬勃發展,民間編轉、製作、傳播地圖增加了新的形式和渠道。明末時利瑪竇竿為中國帶來了西方地圖製圖學,從此中國地圖編輯走上了中西合璧的快車道。近年來,科技浪潮席捲全球,地圖應用更加廣泛深入,地圖編輯實現了科學化、信息化、專業化、自動化。中國的地圖編輯在相當長的時期裏自成一體,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有共性也有個性,呈現出很多鮮明特點。

地圖編輯內容

地圖編輯主要包括:
①蒐集和分析製圖資料,確定基本資料、補充資料和參考資料及其使用方法;
②研究和確定製圖對象的特徵、分類分級及概括方法;
③擬定地圖編繪方法與程度,提出地圖生產各環節的質量標準和要求;
④製作各種參考圖,指導地圖樣圖的製作;
⑤制定作業計劃並組織實施,寫出“編輯指示”並負責地圖作品驗收。

地圖編輯特點

地圖編輯內容的多樣性

空間和時間是宇宙最重要的維度,人類社會的各類信息基本上都直接或間接與地理信息有關,地理信息不僅本身是人類社會重要的信息資源,也為其他各類信息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為一種以實用目的為主的重要工具,地圖綜合了時空信息,有軍事、歷史、地理、水利、交通、建築、工程、土地管理、林業、人口等眾多的應用領域,地圖編輯的目的、種類、用途也多種多樣。因此,中國曆代官制中從事地圖編輯工作、具有地圖主管職能的部門十分多樣。如在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官制記錄《周禮》中,與編輯地圖有關的官職就包括天官家宰之下的小宰、司會、司書,地官司徒之下的大司徒、小司徒、遂人、士訓,春官宗伯之下的家人、墓大夫,夏官司馬之下的量人、司險、職方氏、原師,冬官司空之下的各類工程的主管部門。地圖編輯內容的多樣性,決定了編輯地圖過程中搜集信息的多樣性和地圖內容的豐富性和廣泛相關性。

地圖編輯組織的官方性

人類很多活動都離不開地圖,而地圖最主要、需求最迫切的用户是領導層和各級政府管理人員。自古以來,民間編輯地圖的數量雖然不少,但質量、規模、精度都難以和官方地圖相比。歷史上全國性的精密地圖基本都是由國家官方組織的,很多地圖編輯工作是由宰相甚至皇帝親自主持的。如清康熙帝就曾親自學習測量儀器的使用,主持測制了中國第一幅繪有經緯網的全國地圖——《皇輿全覽圖》。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地理信息及專題信息都屬於國家機密,必須由國家嚴格掌握。編輯地圖需要很高的科學文化素養,且整個過程費時費力,需要很多工種密切配合,這些條件都是民間很難具備的。 [2] 

地圖編輯主體的學術性

編輯地圖不僅涉及歷史、地理等社會科學知識,也涉及以數學、天文學、製圖學等自然科學及其他各類專題知識,因此除了有官方背景,歷史上著名的地圖編輯主持者往往都是學識淵博的學術大家,特別是博物學家、雜家,裴秀、賈耽、李吉甫、沈括、鄭和等莫不如此。在編輯人員中,還有一些特殊的人,包括實地測量者、處理數據的算工、繪製地圖的畫工等,這些人的社會地位可能並不高,但他們都有一技之長和技術背景,絕非普通的勞動者。

地圖編輯客體的連續性

千萬年來,中國地圖編輯的關注對象始終以國土範圍為主、以鄰近地區為輔,併力圖囊括整個世界。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通過歷代地圖編輯者前仆後繼、精益求精的努力,使得我們的認知範圍不斷由小到大,認知精度不斷由模糊到清晰,認知程度不斷由表及裏、由單一到全面。這種連續性體現在歷史上,一是在政權交接之際,高明的接管者總是設法妥善接收、保管好前代秘藏的各類圖籍;二是每當有更全面、更豐富、更精確的地圖出現,舊地圖常常被取而代之;三是有人因作戰、外交、經商、旅遊等自某國某地歸來後,常將所見所聞繪製成地圖進獻給皇帝或官府,這些地圖編輯的涓涓細流最終會匯入地圖編輯的歷史長河和汪洋大海,一點一滴地提高着地圖的全面性和現勢性。

地圖編輯方法的科學性

地圖編輯史是中國編輯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科學技術史的一部分。和普通書籍編輯相比,地圖編輯的最大特點就是其編輯方法的科學性。地圖編輯的科學方法,是地圖編輯史的核心問題,也是其重點、難點和主線。在中國地圖編輯史上,裴秀提出的‘’製圖六體”既是中國傳統地圖編輯方法的總結,也為後世樹立了科學的標杆。這種優秀傳統,後來被賈耽、沈括等地圖編輯家繼承和發展。中國在明末開始引入西方製圖學後,地圖編輯的科學性更加明顯。地圖編輯發展到今天,科技含量空前提高,已經與當今世界科技進步融為一體,成為科技體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地圖編輯學是編輯學這門人文科學中科技含量很高的特殊部分。對此,測繪地理信息工作者責無旁貸,應該扛起中國地圖編輯史研究的大旗。同時,加強中國地圖編輯史研究,鑑古知今、追本溯源,也是深化中國測繪史、中國地圖學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對當今的地圖編輯也會有積極的借鑑意義和促進作用。正如姚福申所言:“目前對編輯史的研究還剛剛開始,想達到指導編輯實踐的理論高度,恐怕還得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目前中國地圖編輯史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迫切需要更多人加入進來,為這一專業性很強、關聯性很廣、有深遠歷史和現實意義的新學科增磚加瓦、貢獻力量。
參考資料
  • 1.    陳文彬. 淺談地圖生產的編輯工作[J]. 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5,38(06):178-179+182.
  • 2.    範俊劼. 鑑古知今 追本溯源——中國地圖編輯史初探[J]. 中國測繪,2014,(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