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地八角

(中藥材)

鎖定
地八角,中藥名。為豆科植物不丹黃芪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的全草。分佈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止瀉之功效。常用於咽喉腫痛,咳嗽,麻疹,浮腫,泄瀉,痢疾,牙痛,口鼻出血。
中文學名
地八角
別    稱
球花紫雲英、土牛膝、旱皂角、地皂角、八角花、野落地松、黃鱔草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薔薇目
豆科 
黃耆屬
不丹黃芪
分佈區域
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
採收時間
夏、秋季
用    量
內服:煎湯,10-15g

地八角入藥部位

全草。

地八角性味

味苦,性涼。

地八角歸經

歸肝、腎經。

地八角功效

清熱解毒,利尿止瀉。

地八角主治

用於咽喉腫痛,咳嗽,麻疹,浮腫,泄瀉,痢疾,牙痛,口鼻出血。

地八角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地八角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洗淨,切碎,曬乾。

地八角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生,長30-100cm,幼時疏生白色丁字柔毛。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21-27片,幾無柄,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6-23mm,寬4-10mm,先端稍尖,基部楔形,全緣,上面無毛,下面有白色丁字柔毛。花8-20朵排列成緊密的近似頭狀的總狀花序,腋生,稍呈放射狀;總花梗長5-12cm,疏生丁字柔毛;萼管狀,長約10mm,萼齒披針形,疏生褐色丁字柔毛;花冠紅紫色,長約1.5cm。旗瓣中部以下漸狹成爪,翼瓣長約13mm,龍骨瓣長約11mm;雄蕊10,二體,(9)﹢1。莢果圓柱形,直立,長1.5-2.5cm,寬5-7mm,兩側稍扁,先端有喙,1室。種子長圓形,棕黑色。花期6月,果期10月。

地八角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山坡、草叢。分佈於陝西、甘肅、四川、貴州、雲南。

地八角相關論述

1、《雲南中草藥》:“清熱解毒,利尿。主治扁桃體炎,浮腫,牙痛,口鼻出血,麻疹。”
2、《全國中草藥彙編》:“鎮咳止痢,解毒利尿。”
[1-5]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
  • 4.    雲南省藥物研究所.《雲南天然藥物圖鑑》:雲南科技出版社出版,2007年
  • 5.    李世全.《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