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旁》是鍾立風於2006年6月15日發行的音樂專輯,共收錄12首歌曲,由鍾立風擔任製作人
[1]
。
- 中文名
- 在路旁
- 專輯語言
- 普通話
- 專輯歌手
- 鍾立風
- 曲目數量
- 12 首
- 音樂風格
- 民謠
- 唱片公司
- 太和麥田
- 發行日期
- 2006年6月15日
- 發行地區
- 中國
- 製作人
- 鍾立風
在路旁創作背景
編輯1998年,太和麥田音樂公司發行的《紅白藍》系列專輯在中國流行音樂界引發關注。2005年,面對中國樂壇的時過境遷,太和麥田在面對更多變革與競爭、質疑與猜測的同時,對音樂本質的渴望與追求也愈發強烈,於是推出了《新紅白藍》系列專輯,而鍾立風的《在路旁》便是該系列專輯中的第一張專輯
[2]
。
鍾立風於1995年來到北京打拼,在歷經了多年漂泊後,終於在2004年簽約太和麥田音樂公司,繼而開始籌備首張專輯《在路旁》的發行工作。2005年5月,專輯開始錄製,而肖楠、孫輝等樂手,以及亞洲愛樂樂團也參與了專輯的錄製。唱片公司認為鍾立風對民謠音樂已經有了足夠的理解,於是讓鍾立風親自擔綱了專輯製作人
[1]
。
鍾立風認為當代的節奏越來越快,大家會在不經意間失去很多東西,他希望可以用歌曲《在路旁》幫人們找回生活中的美好。為了表達母親對自己多年的關愛和操勞,以及自己在外漂泊不能陪伴在母親身邊的內疚之情,鍾立風創作了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而該曲的另外兩個版本則作為附贈曲目收錄進專輯。在力求還原民謠音樂簡潔質樸、清新自然的基礎上,鍾立風還做了其它的一些嘗試,如在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中加入了絃樂伴奏、《麥田上的烏鴉》將電子音效融入到樂曲背景之中,《不要留我陪你過夜》則加入了一些“雷鬼樂”風格
[1]
。
在路旁專輯曲目
編輯曲序 | 曲目 | 作詞 | 作曲 |
---|---|---|---|
1 | 《在路旁》 | 鍾立風 | |
2 | 《毛主席像章》 | ||
3 | 《吻》(demo版) | ||
4 | 《小妖》 | ||
5 | |||
6 | 《節日盛裝》 | ||
7 | 《不要留我陪你過夜》 | ||
8 | 《皮皮》 | ||
9 | 《麥田上的烏鴉》 | ||
10 | 《再見了,最愛的人》 | ||
11 | 《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長大成人版) | ||
12 | 《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純真年代版) |
在路旁專輯鑑賞
編輯《在路旁》雖不像大多數歐美民謠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或批判意識,但鍾立風用民間的姿態和簡單誠實的態度去歌唱生活,這正是大時代浮燥背景下人們逐漸缺失的特質,也是民謠必須具備的人文品格。也許《在路旁》不是一張能被很多人聽到的專輯,但其傳達的温和、善良的歌唱態度對沒有民謠生存土壤的市場來説,是對民謠的推廣,是對浮燥且膨脹的當代進行清洗。聽眾在專輯裏所感受到的,不只是鍾立風的現在,還有過去和未來。如《吻》《再見了,最愛的人》《毛主席像章》《今天是你的生日,媽媽》呈現的是剛來到北京,蝸居在酒吧裏唱歌,多愁善感的鐘立風;而《在路旁》《節日盛裝》《麥田上的烏鴉》《皮皮》則是温和、樸素、現實生活中的鐘立風。相對“在路上”態度的激進,《在路旁》更加温和、包容,更具淳樸和人文關懷的民謠品格。鍾立風從文藝電影、美術、小説、詩歌裏汲取的養分,使得專輯帶上了民謠的詩意和一股看似平和卻又厚重的力量。
在專輯同名曲《在路旁》中,鍾立風為失落的愛情、打雪仗的孩子們、等情郎的姑娘們、曬太陽的老人們歌唱,這些像黑白電影一樣掠過的風景,鍾立風用自己對外界的觀察和感觸歌唱着。《節日盛裝》沒有把歌名直接取成“傻子”,而是詩意地描述了一個“傻子”的生活,而歌曲中的“傻子”也許正是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即使有些傷感落寞。《毛主席像章》裏銘記的青春符號,《小妖》裏喃喃細語帶出的時空交錯和感傷,《不要留我陪你過夜》裏的無奈和自我調侃,《皮皮》裏通過一隻小動物映射出的生活真相,《再見了,最愛的人》帶來的深沉和希望,這些都是屬於鍾立風一個人的歌唱語言,但不是自言自語,他是在用通俗並且文藝的形式進行訴説
[4]
。
在路旁獲獎記錄
編輯時間 | 頒獎方 | 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
2007年6月29日 | 2006年度中國TOP排行榜 | 內地最佳創作新人獎 | 鍾立風 |
- 參考資料
-
- 1. 在路旁 .QQ音樂[引用日期2022-12-05]
- 2. 專輯:鍾立風《在路旁》 .新浪[引用日期2022-12-05]
- 3. 2006音樂之聲top排行榜最佳入圍名單 .新浪[引用日期2022-12-05]
- 4. 尹亮:看得見風景的民謠——鍾立風《在路旁》 .新浪[引用日期2022-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