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

鎖定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是唐代宋之問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名稱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
作    者
宋之問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文》
作品體裁
散文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作品原文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
拙自謀衞,降黜炎荒,杳尋魑魅之途,遠在雕題之國。颶風搖木,飢鼬宵鳴,毒瘴橫天,悲鳶晝落。心憑神理,實冀生還,關號鬼門,常憂死別,事未瞑目,豈在微身?先君業粹中和,才光文武,志道遊藝,名動京師,出谷入朝,事多宏益。雖崇班去已,而陰德被人,清議所尊,何減驃騎?恐耆舊鹹謝,竹帛儻遺,使盛烈湮沈,下情感痛。自昔逸羣之器,曠俗之才,譽雖冠於人倫,祿不躋於卿士。南史之筆,漏美不書;東岱之魂,與名俱滅。故史遷述許由雲:“不遇青雲之士,焉足道哉!”惟君侯禮樂山高,文華海闊,古一千歲,聞聖人之書;今五百年,知作者之運。山甫拾遺於中路,時謂得賢;蔡邕揮翰於詞林,誰其不許?往送家狀,蒙啓至公之恩;希果實言,深蓄自私之感。下官久辭榮擢,夙慎禍胎,內無負於明祇,外冀申於知己,豈謂一人相毀,眾口爭喧,遂以虛聲,迺加真罪?賴皇明昭宥,腰領賜全,空荷再生,無階上答。恃子以松竹之操,期子以金石之堅,幸無雷同,懸納謗議,見危不易,是所望焉。遠識古人之懷,敢申窮鳥之請。如季布之諾,迺重於黃金;延陵之許,境懸於寶劍。生負食花之惠,死效結草之誠,刺血為書,萬不抒一。往年恩貸許惠為看《起居注》、《實錄》江融《別錄》,使不錯漏國史,及高明所撰唐史春秋等六處,並乞逸遺事蹟,不翳聲塵,代業有光,實在吾子。遠佇來札,以當招魂,秋冬凝寒,惟動履休勝。青簡時至,願想窮愁,白雲遙來,希訪生死。珍重珍重。 [1] 

在桂州與修史學士吳兢書作者簡介

宋之問(約656—712年),唐汾州西河縣人,一説虢州弘農縣人,一名少連,字延清。上元二年(761年)進士,歷考功員外郎、修文館學士等職。中宗復辟,坐貶瀧州參軍。睿宗立,流欽州,賜死。有《宋之問集》。 [2] 
參考資料
  • 1.    王水照. 傳世藏書.集庫.總集 7-12 全唐文 1-6[M]. 海口:海南國際新聞出版中心,第1710頁
  • 2.    孫中旺選輯,吳中詩鈔 上,鳳凰出版社,2014.12,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