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

鎖定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是2005年1月1日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威廉·伊斯特利。
書    名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
作    者
[美]威廉·伊斯特利
譯    者
姜世明 譯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年1月1日
定    價
28 元
ISBN
10位[7508603133] 13位[9787508603131]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內容簡介

[1] 
自二戰結束以來,經濟學家就開始了熱切的尋寶之旅,希望可以找到靈丹妙藥,讓眾多的欠發達國家也能像歐洲和北美的富國一樣富有,讓那裏的窮苦大眾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許多次,他們都以為找到了這樣的靈丹妙藥,從外國援助到外國直接投資,從扶植教育到控制人口,從根據改革狀況提供貸款到根據改革狀況見面貸款。不幸的是,所有這一切都沒有收到預期效果。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呢?是經濟學家們頂禮膜拜的經濟學出了問題,還是經濟學家們提出的藥方出了問題?
在本書中,作者根據自己對發展中國家實際情況的深入研究,考察了經濟學家提出的各種藥方及其所依據的經濟理論和模型。他認為,問題並不是經濟學的錯誤,而在於被經濟學家們奉為靈丹妙藥的種種致富之道違背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即所有的經濟主體(個人和企業、政府官員甚至援助機構)都會對激勵做出反應。
作者將現代經濟理論和他在世界銀行的工作見聞巧妙地結合起來,為我們提供了一本通俗易懂、風格獨特而且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書。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編輯推薦

經濟增長和扶貧問題具有全世界的共性,具有一般性的規律。中國自然也在其中。“把激勵搞對”既是我國經濟改革成功的經驗,沒有“把激勵搞對”也是目前許多問題的癥結。——錢穎一(清華大學特聘教授、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
所有抗議自由貿易大學生都應該閲讀這本優秀的著作。伊斯特利不僅展示了發展過程中簡單經濟模型的力量,而且向我們描述了官方援助令人失望的歷史。本書文字優美,分析透徹。——保羅·羅默(Paul Romer)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教授
威廉·伊斯特利對經濟學理論和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有着非常深入的研究。本書以現實主義的視角探討了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如何使最貧困國家的經濟持續增長。——羅伯特·索洛(Robert M.Solow) 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作者簡介

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y)現為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他於1985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85-2001年一直在世界銀行工作;2001年-2003年任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和國際經濟學研究所(Institution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級研究員。 伊斯特利的研究領域包括非洲、經濟發展和增長、發展中國家的微觀經濟學以及政治經濟學。

在增長的迷霧中求索目錄

序言
中文版序
致謝
出版前言
引子 尋寶
第1編 經濟增長為何重要
第一章 幫幫窮人
小插曲:尋找河流
第2編 失靈的仙丹
第二章 投資援助
小插曲:帕米拉的故事
第三章 索洛餘值:投資並非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小插曲:幹玉米秸
第四章 教育是為了什麼
小插曲:身無避難之所
第五章 避孕套資助
小插曲:墓畫
第六章 貸款並未導致經濟增長
小插曲:盧敏的故事
第七章 別讓我們還債了
小插曲:朱莉葉的故事
第3編 人們對激勵做出反應
第八章 邊際收益遞增:外溢、互補和貧困陷阱
小插曲:戰爭與金錢
第九章 創造性破壞:技術的力量
小插曲:牙買加的一次小事故
第十章 貧困國家的厄運
小插曲:貧民生活素描
第十一章 政府可能成為經濟殺手
小插曲:弗洛倫斯和維洛妮卡
第十二章 腐敗和經濟增長
小插曲:巴倫布爾的岐視
第十三章 社會多元化
小插曲:百年恩怨
第十四章 結論:拉哈爾有感
參考文獻和進一步閲讀的建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