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系

鎖定
是發育在相同的母質上,由一羣土壤剖面形態和理化特性相似的土壤個體組成的實體分類單元。土系的中心概念是以典型土壤個體的分異特徵為代表,並與特定存在的微域地理景觀條件相一致 [1] 
中文名
土系
外文名
soil series
歸屬學科
土壤學
應    用
土壤分類
來    源
土壤系統分類

土系土系簡介

根據《中國土壤系統分類,理論、方法、實踐》(1999)中指出的土系是在一定的控制層段內,反映特徵土層(包括具診斷特性的發生層和非發生層)的種類、性狀、排列層位以及土壤的生產性能大致相似的要求,以及根據土系具有真實的自然實體的概念,在進行土系劃分時必須首先研究不同成土條件下土體中的特徵土層種類與性狀,運用土壤發生學原理研究其形成機制,根據診斷定量分類要求進行土系的具體劃分。

土系土系的特點

是土壤系統分類中的基層分類單元
土系在早期是指相同沉積時期的成土物質所形成的土壤,至20年代Marbut的分類中,作為基層分類單元的土系,開始了按剖面中各土層顏色、質地、結構等形態特性來劃分,由於當時美國的高級分類是大土類佔主導,土系與高級類型缺乏有機聯繫,造成分類上的脱節。後來的研究,因大土類沒有明確的定義、中間的土族分類單元尚未提出,以及土係數目的迅速增加,土系因難以區分而造成脱節。在我國,自30年代起也接受了Marbut的分類制,採用土系作為基層分類單元,同樣存在着與高級單元脱節的弊端,後來又改用前蘇聯的地理發生學分類制,以土種為基層分類單元,它是由土類演譯而來,依附性強,難以提供穩定而確切的土壤基層單元信息。至50年代,由於美國土壤分類制逐步修正和完善,土系概念也取得很大進展主要是通過單個土體(Pedon)和(Polypedon)所具有的三維自然實體概念的闡述,將土壤分類推向一個新階段,並對世界產生重大影響。在學習國際土壤分類成就的基礎上,我國新近推行的土壤系統分類,是以土壤診斷層和診斷特性為依據的定量分類,在統一的分類原則下,土綱及其以下的各高級單元,均有一套完整的屬性定量標準、專用的名詞和術詞,可經檢索來確定分類位置。土系是基層分類單元,應具有所屬高級分類單元的診斷層和診斷特性,但也具有區域性及成土物質的不均一性而存在的差異,每一土系具有特定的形態與屬性,即所屬土族的性狀分異。由於每一分類單元均遵循統一的診斷定量分類原則,做到了土系與高級單元的緊密聯繫,形成上下銜接的一個完整的分類體系 [2]  。由此可見,當今土系與30年代所用的土系,以及過去長期採用由成土過程演譯而來的土種,存在着顯著和本質的區別。
是與外界條件緊密聯繫的自然客體
土系仍是一個概念性的分類級別,但它是由一羣相似單個土體聚合而成,由於單個土體是自然界土壤個體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一個真實的小體積土壤,能包括所有的土層,可描述其性態及相關性,能供觀察和採樣,由相鄰和相似單個體所組合成的為聚合土體,它是自然界真實的土壤個體,具有一定屬性,過渡範圍及自然界線等特性。由於土繫有着聚合土體的內涵,從而便作為基層分類單元的土系與外界條件取得緊密聯繫,隨着微域景觀條件的改變,土壤性狀往往隨之改變,結合景觀特徵進行土系的劃分比起早期僅按照剖面土層種類、排列及性狀來劃分,在認識上有了明顯的提高 [3]  。雖然當今的美國土壤學者在野外仍是通過剖面來觀察及取樣研究,但當作單個土體作記錄,作一個三維實體,研究縱向和側向的變化,獲取土系屬性變異性,及其與外界條件相關的信息。同時土系是通過實際調查而取得, 不是人為的設定, 這也是當今土系的特點,與地理發生學按成土過程強度演譯劃分土種的又一重大區別.
具有客觀和易於鑑別的屬性依據及定量指標
在系統分類中, 土族以上的各級是按診斷層及診斷特性進行檢索劃分,而土系是土族的續分,主要依據診斷層及診斷特性的分異,同時還依據具有鑑別意義但並不符合診斷層限定條件的其它土層及其性狀的差異,所有這些差異均表現在土層的種類、厚度、部位、排列、過渡狀況、岩屑礫石含量、質地、結構、結持性、斑紋新生體、侵入體, 以及酸鹼度、石灰性、有毒物質及異常元素等等方面,這些性狀直接影響着土壤管理與農業生產狀況, 是劃分土系予以考慮的因素。

土系土系的劃分

主要是土系控制層段的確立並在土系的定義及其劃分原則指導下結合外界實際情況進行土系的具體劃分。
控制層段的確立
按照土系劃分要求土系的控制層段是指土表向下至石質或準石質接觸面或至診斷層的下部邊界通常是地表向下至150cm 。
具體劃分
由於土系是一自然實體與外界條件密切相關同時土系具有反映土壤本質區別的診斷屬性和上一級分類單元屬性的分異性以及土系屬性幅度較窄的定義土系的劃分應是控制層段內特徵土層(或土層)種類、排列、厚度及理化性狀為主要依據同時結合土系所處的生境條件具體劃分是:
1 .同土族內特徵土層的種類、排列與厚度相似。這是按診斷層及診斷特徵進行檢索劃分並明確土族分類單元基礎上的土系劃分主要是控制層段內特徵土層的種類及排列狀況,包括某種特徵土層的缺失、土層的厚度、以及異源母質形成的特徵土層堆疊等。例如由均質紅土層與焦斑紅土層構成的土系均質紅土層厚度為30 ~ 80cm 其下出現厚度不等的焦斑紅土層且無其它特徵土層者可劃為同一土系;若均質紅土層太薄以及150cm 內除出現焦斑紅土層外還出現網狀紅土層者則劃為另一土系。
2 .在特徵土層種類及排列狀況相似基礎上密切重視土層的理化性狀。土壤理化性狀包括區分高級分類單元的診斷屬性及基層分類單元屬性的分異性例如宣城樣區的崗坡地土壤除了粘化層、鐵質特性及鋁質現象等診斷屬性外各特徵土層的顆粒組成、pH 值、有機碳及鹽基飽和度等性狀不同是土族及土系單元劃分的重要依據若特徵土層排列狀況和這些鑑別土系的理化性狀基本一致者可劃為同一土系不同者則劃為不同的土系。
3 .密切聯繫土壤所處的生境條件。所有土壤性狀都與區域成土條件與微域水熱狀況密切相關隨景觀條件改變土壤性狀也相應改變。影響土系劃分的生境條件有地形部位、坡度、排水狀況等等例如宣城樣區內具均質紅土層的土系主要分佈在崗坡中部;具礫石紅土層的土系分佈在崗頂部位具黃土層的土系通常分佈在緩低崗部位。根據土系內在特性與地形變化的相關性可確定土系的面積範圍也為土壤製圖提供了依據。
4 .聯繫土壤的生產利用意義。土系是具有實用目的分類單元,能直接服務於生產, 給土壤利用人員提供信息。例如宣城樣區在紅土層上覆蓋有淡薄黃土層的土壤,由於地表土壤質地較輕結持疏鬆耕作管理及宜種性等優於紅土,因此將具淡薄黃土層的土壤劃為相應的土系。
除上述以外,也結合考慮劃分土系所佔面積及能否便於區分,例如同一坡面土,土壤特徵土層的種類及排列狀況基本相似,由於局部地勢或坡度而造成有微小差異時,如地面礫質程度改變及底層界面出現另一類土層現象等等,其所佔面積小或難以區分時,不強行劃分,仍作同一土系土層排列的微小差異或礫質度與坡度的不同,可引用土相作區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