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土槿皮

鎖定
土槿皮,中藥名。為松科金錢松屬植物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 (Nelson) Rehd.的根皮或近根處莖皮。植物金錢松,分佈於我國江蘇南部(宜興)、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湖北利川至四川萬縣交界地區。具有祛風除濕,殺蟲止癢之功效。主治疥癬,濕疹,神經性皮炎。
植物界
裸子植物門
松杉綱
松杉目
松科
金錢松屬
金錢松
中文學名
金錢松
採收時間
春秋季
用    量
外用:適量
毒    性
有毒
貯    藏
貯乾燥容器內,置於乾燥通風處

土槿皮別名

羅漢松皮(汪連仕《採藥書》),土荊皮《藥材資料彙編》,荊樹皮《中國藥用植物誌》,金錢松皮《藥材學》。

土槿皮入藥部位

植物金錢松的根皮或近根處莖皮。

土槿皮性味

味辛、苦,性温。

土槿皮歸經

入脾經。

土槿皮功效

祛風除濕,殺蟲止癢。

土槿皮主治

疥癬,濕疹,神經性皮炎。

土槿皮相關配伍

1、治皮膚癬瘡,土槿皮30g,白酒60g,浸泡7d。搽患處,搽前用老生薑片擦破癬痂。(《安徽中草藥》)
2、治癩,土槿皮一斤,白及、尖檳榔、白芷各一兩。研細搽三天。(《瘍醫大全》)

土槿皮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浸酒塗擦或研末調敷。

土槿皮藥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
2、抗生育作用。
3、止血作用。
4、抗癌作用。

土槿皮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不宜內服。

土槿皮炮製

土槿皮一、採集加工

春秋季採挖,剝取根皮,除去外粗皮,洗淨,曬乾。

土槿皮二、炮製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絲,乾燥。

土槿皮鑑別

土槿皮一、藥材性狀

根皮呈不規則的長條狀或稍扭曲而捲成槽狀,長短及寬度不一,厚2~5㎜,外表面粗糙,深灰棕色,具縱橫皺紋,並有橫向灰色皮孔,栓皮常呈鱗片狀剝落。內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平坦,有細緻的縱向紋理,質堅韌,折斷面裂片狀。樹皮呈板片狀,栓皮較厚,外表面龜裂狀,內表面較粗糙。氣微,味苦澀。以片大而整齊、黃褐色者為佳。

土槿皮二、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的絲片狀,寬約0.3㎝,其他與藥材性狀類似。

土槿皮形態特徵

金錢松,又名金松(杭州),水樹(浙江湖州)。喬木,高達40m,胸徑達1.5m;樹幹通直,樹皮粗糙,灰褐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片狀塊片;枝平展,樹冠寬塔形;一年生長枝淡紅褐色或淡紅黃色,無毛,有光澤,二、三年生枝淡黃灰色或淡褐灰色,稀淡紫褐色,老枝及短枝呈灰色、暗灰色或淡褐灰色;矩狀短枝生長極慢,有密集成環節狀的葉枕。葉條形,柔軟,鐮狀或直,上部稍寬,長2~5.5cm,寬1.5~4mm(幼樹及萌生枝之葉長達7cm,寬5mm),先端鋭尖或尖,上面綠色,中脈微明顯,下面藍綠色,中脈明顯,每邊有5~14條氣孔線,氣孔帶較中脈帶為寬或近於等寬;長枝之葉輻射伸展,短枝之葉簇狀密生,平展成圓盤形,秋後葉呈金黃色。雄球花黃色,圓柱狀,下垂,長5~8mm,梗長4~7mm;雌球花紫紅色,直立,橢圓形,長約1.3cm,有短梗。球果卵圓形或倒卵圓形,長6~7.5cm,徑4~5cm,成熟前綠色或淡黃綠色,熟時淡紅褐色,有短梗;中部的種鱗卵狀披針形,長2.8~3.5cm,基部寬約1.7cm,兩側耳狀,先端鈍有凹缺,腹面種翅痕之間有縱脊凸起,脊上密生短柔毛,鱗背光滑無毛;苞鱗長約種鱗的1/4~1/3,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齒;種子卵圓形,白色,長約6mm,種翅三角狀披針形,淡黃色或淡褐黃色,上面有光澤,連同種子幾乎與種鱗等長。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土槿皮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500m地帶散生於針葉樹、闊葉樹林中,喜於温暖、多雨、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山區。

土槿皮分佈區域

我國江蘇南部(宜興)、浙江、安徽南部、福建北部、江西、湖南、湖北利川至四川萬縣交界地區

土槿皮相關論述

1、汪連仕《採藥書》:“治一切血,殺蟲療癬,合蘆薈、香油調搽。”
《藥材資料彙編》:“治癬疥。”
[1-4] 
參考資料
  • 1.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 :科學出版社,2013年
  • 2.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3.    王國強主編.《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
  • 4.    冉先德主編.《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